讀者:蔡依橙
美國最近把跟台灣關係密切的「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對印度、印度洋、南海做出更確定的承諾。剛好前陣子也看到殷琦談印度的專訪,喚起我之前應 Asia Pacific Arthroplasty Society 邀請,到印度新德里演講的經驗,於是讀了這本。
我的新德里印象
從離開機場後,給我的衝擊就很大,一直到離開後,我都還是一直在無語的狀態,因為真的太 Incredible India 了。以下幾張照片分享。
這是國家級行政區,有很多大使館的地方,道路非常大條,環境壯闊乾淨。就是世界大國的樣子。
某個新德里的古蹟,印度人也去的地方,服裝、圖案、顏色,就跟電影或照片看到的一樣。
新德里即使已經是首都,但道路並不是全部都有完整柏油鋪面的,很多地方都是土,車子過去會揚塵的那種。而道路兩旁看到的首都圈民眾,常常就是像這樣,住在以帆布為頂的小屋,人跟動物住在一起,人瘦瘦的,動物也瘦瘦的。
最讓我震驚的,是隨處可見,從小就會乞討的孩子。很抱歉沒能拍好,有點晃到。這是飯店出去常經過的一處高架橋下的路口。
畫面中央的三個孩子,白天就到安全島這邊來玩,累了直接躺在土上睡覺,最左邊的那個孩子大概才 4 歲,只穿上衣,沒有褲子,方便他隨時可以在地上大小便。右邊的兩個哥哥姐姐,在塞車或紅綠燈時,會走到路中央,一台一台輕敲玻璃窗乞討。
當地人說,你只要車窗搖下來,給了一個孩子錢,這附近所有孩子都會立刻察覺到,蜂擁而上,有時候汽車駕駛沒看到小孩衝出來,很危險。
他們之所以會在這邊,是因為爸媽要工作,沒什麼人可以照顧他們,家裡也不好玩,這樣上街乞討,多少有點收入,所以就這樣了。
我不敢說這是「印度」印象,因為我只去了「新德里」,活動範圍也只在機場、演講廳與飯店周邊,但光是這樣,就讓我多了一塊「不知道怎麼去思考的經驗」,也讓我覺得「好像該讀點書,認識一下印度才好」。
中文書名的細節
本書作者為 Thomas R. Trautmann 湯馬士‧特洛曼,為美國密西根大學歷史系前主任,並為榮譽教授。他長年在密西根大學開設「印度文明導論」的大班課程,但一直覺得所用的參考書籍,多數都太學術太專業太多細節又太厚,需要一個簡短一點的版本,所以自己寫了一本心目中理想的版本,簡短些。
英文書名,其實是 India: Brief History of A Civilization,配合作者的說明,直譯應為「印度:一個文明的簡要歷史」。不過,中文卻翻做「印度:南亞文化的霸權」,估計是考量到台灣書市的中華情節,也就是相對於「中國:東亞文化的霸權」的概念,比較容易讓人理解。
不過,如果真讀完此書,會發現其實印度的文化並不「霸權」,除了印度內部各地文化均不相同,彼此互相影響之外,更受阿拉伯、波斯、穆斯林、中亞的滲透。即使「印度文化」對東南亞造成很大的影響,作者用的形容詞是「半影區」,頗為精確,也就是說,柬埔寨、泰國、緬甸等地,雖受印度影響,但都結合在地文化,創造出各自的特色。是一個「印度文化自助餐」的概念 XD
印度的多樣性
這就是本書給我最大的體會:更認識了印度的多樣性,並貫串了之前讀的中亞、波斯與遊牧民族的書,也認識到,今天的大國印度,以及周邊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不丹等,都只是歐美殖民後,新興民族國家概念的瞬間凝結,回顧過去,這塊大陸上的故事,不是用今天的國界,或任何簡單的論述可以貫串的。
「印度文明」,從來不是「一體」,也不曾是「霸權」。
所謂的「中國」或「中華文化」也是一樣。只是現今的中國與中華民國,在製造過去歷史的想像上,比較「用心」,市井小民如我,不多讀點書多思考,還真難從那洗腦論述中跳脫。甚至連出版社訂中文書名,都認為要順著這脈絡,市場接受度才會高,讀者才會秒懂。
這真的是「課本」
這本真的是課本,而且很硬,在 Goodreads 上只拿到 3.51 分,負評說得有其道理,「Extremely boring and dry.」大概就是把整個印度歷史與文明研究的結論,通通整理成一本書,雖字字珠璣,句句重點,但卻很難讓沒有基礎的人理解。
相對地,這本書在學術界內的評價甚高,看 Goodreads 上的正評,以及中譯本的推薦語和推薦序,就能知道。所以,重點是:如果你想讀的話,應該怎麼去讀。
首先,這本不是你能用慵懶姿勢閱讀的書,你需要在書桌前,就「研究姿勢」,開好電腦與 Google,隨時備戰。像個要修課,將與老師搏鬥 18 週的新生心態,一字一句的看過,並持續的用網路資源補足背景知識。
每一字每一句老師會這麼寫,都有其原因與道理,「只是你還不知道為什麼而已」,以此書為本,閱讀完所有相關的搜尋結果並理解後,大概就可以有自信說,我修過「印度文明導論」的課了。
密西根大學,是 QS 世界大學排名,在歷史領域排行第 16 的名校,就像之前讀《創意工廠 MIT》,提到在頂尖學府讀書的描述,歷史界的世界名校,修課強度高一點,也是很合理的。
我的確花了不少晚上,正襟危坐的一字一句 K 完,但因為我沒花到一學期的時間,紮實程度應該頗糟,真去考試的話,應該會拿個 D 或 F 吧!哈!
即使如此,還是有學到點東西。
佛教為何創始於印度,卻離開印度。
除了前面的「印度文明並非一體也非霸權」,另一個我的重要體會,是讓我理解了:佛教為什麼會從印度發生,但最後卻無法在印度生根?
印度的傳統宗教與社會關係,是起源於(印度大陸西北部)印度河流域的「吠陀」,規範了種姓高下、儀式行為與人際關係。但隨著吠陀觀念傳到恆河流域(印度大陸東北部),農耕比例漸高、人口密度漸增時,這些複雜嚴謹的規範,對恆河流域的人造成了痛苦,於是因應人心需求,出現了三個「棄世宗教」:順世論(本書寫為正命論)、佛教與耆那教。
順世論是「嚴格的社會規範好煩啊,我們縱情感官享樂吧!」耆那教是「好厭世,我們自我了斷吧!」佛教則是介於之間的中道流派,「一點煩、一點厭世、感官享樂不好、自我了斷也不好。」
但「吠陀」畢竟是市場老大,也提供了種姓制度與穩定社會的功能,被棄世宗教們挑戰之後,自己也變得更適應、更開放、更多元,逐漸演變成今日的「印度教」,成為最適合印度的本土信仰,強勢回歸。當年挑戰吠陀的各種棄世宗教,多數都消失變小,只剩佛教持續的往生活一樣很苦的 東亞散播。
「印度大陸原居民的本土宗教與亞利安人的吠陀宗教的集合體,受到婆羅門教與反吠陀的思潮後印度諸宗教的影響。印度教的起源相當複雜。基本上,印度教承襲了舊婆羅門教的系統,並且融合了沙門運動後印度新興宗教如佛教、耆那教等諸多宗教的元素。」(維基百科 印度教 條目)
整體印象
本書強在整體性與學術正確性,並在 300 頁左右涵蓋地理、歷史、文明、宗教、社會、周邊影響、近代史,所能得到的,或許不是一些精彩有趣的故事軼聞,卻是更宏觀的全景思考。
想體驗世界名校的「印度文明導論」課嗎?試試這個!
相關連結
- 《印度:南亞文化的霸權》
- 由此連結購買,你沒損失,4% 購書介紹費捐贈公益計畫。
專頁筆記
- 對台灣來說,「太平洋」改「印太」最重要的就是,南海與南海頂點的台灣,重要性被確認,雖然只是象徵性改名。
- 三個流派:正命論、耆那教與佛教。這三個流派全是棄世者,都嘗試尋找輪迴跟解脫,以及減輕痛苦的方法。正命論比較是「人生短暫想做就去做吧,感官享樂無罪喔」,耆那教則是傾向自我毀滅,佛教則是這兩者之間的中道。宗教的發明與興起,都有其文化跟時代背景的。
- 很有趣,全世界分佈最廣泛的印歐語系 Indo-European,是以印度為字首的!
- 歐洲人以為火雞是土耳其來的,所以稱為 Turkey,土耳其人以為火雞是印度來的,所以稱為 Hindi……XD 但當時的火雞是北非來的,跟後來美國的火雞也不一樣。
- 維基百科中文版本可能很有問題,與英文內容相去甚遠 Orz
- 阿育王的後期治國方針是基於佛教的精神,通過和平的方式實現國家的統一。他的這種政策並不是空想主義的,具有相當的現實性。
- 我並不清楚大乘傳統的社會傾向是在什麼政經背景下形成的,但在網路上常會看到大乘信仰者用菩薩理念來攻擊上座部傳統的「個人與自私」傾向。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