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原著小說與改編影集相比,如何?(無雷)

 

讀者:蔡依橙

 

 

 

 

被改編影集震撼到了之後,我把原著小說也讀完了。我個人認為這是個很不錯的創作系列,原著小說與改編影集,都做到了他們該做的事,各有各的好看,也各自觸發不同的思考。

 

最難能可貴的,是小說與影集幾乎可以視作完全不同的創作,但卻又有相同的角色和近似的初始設定。尤其影集選角時很用心,挑選的主角們,完全就是小說人物走出來的樣子!

 

 

我對原著小說的看法

 

小說最令人讚嘆的是,吳曉樂寫這本書的時候只有 25 歲,但他對整個教育體制、台灣家庭、性別角色的洞察,真的是很精準。而且並不會用控訴或憤怒的角度去處理,更多的是同理與反思,尤其後來影集常被批評為「指責媽媽」之作,但原著小說事實上對「傳統媽媽」有很多的同理。

 

是的,很多問題的根源,還是在媽媽,但他搶先替這些媽媽解釋了他們的過去,他們所面臨的困境,甚至在一些媽媽用自己的努力,嘗試去停止一切的悲劇複製時,吳曉樂會在第一時間給這些女性鼓勵!

 

吳曉樂很清楚知道一個家教老師的角色在哪,極限在哪,從來不會站上自己不擁有也不該站上的道德高度,去說三道四,反倒時時刻刻在複雜的動態關係中,尋找最合適的定位。

 

如果你覺得影集太猛,我蠻建議可以讀讀小說的。更真實,更溫和,因為情緒不如影集那麼猛爆,也更發人深省。

 

 

我對改編影集的看法

 

 

 

 

我認為改編影集的切入角度與最後成果,都很值得鼓掌。

 

光是預告,連小孩的聲音都沒有,只有大字幕和配樂,就能在 Facebook 上造成大量家長暴走,不覺得很了不起嗎?XD

 

 

 

 

事實上,改編影集除了角色設定類似之外,整個故事的發展跟規劃,完全不同,幾乎可以說是「再創作」,有驚悚、壓力、科幻,甚至還有未來與反烏托邦,頗為炫技,而我個人覺得「炫」得也很不錯。尤其反烏托邦那集,我一邊看一邊想,要把整個畫面弄成白色科技感,但又要在有限預算下執行,不能什麼都去訂做,不容易吧!「這個豪宅應該是淡水海納川」「這個道具應該是 IKEA 買的」看戲的我,很忙 XD

 

這樣的「再創作」,我覺得是很好的,因為小說跟影集,是不同的媒體,也會接觸不同的人,即使想表達「一樣的事情」,也需要「不一樣的規劃」。

 

例如,公視光是預告,找一些小朋友來無聲念出「心靈雞湯大師」紀伯倫的《論孩子》,把影片放上 Facebook,就讓大量父母憤怒至極。但其實紀伯倫 1923 年就寫成此書,假托先知阿穆斯塔法的名,說出這些話。1970 年開始就有中文版。更別說,吳曉樂的書,就是用這篇《論孩子》開始的。

 

這表示,公視將要接觸的,是一群全新的觀眾,他們沒讀過紀伯倫,也沒讀過吳曉樂,甚至可能也是不常讀書並據以思考時代劇變下自己與孩子定位的人。不同的 target audience,自然該有不同的策略。

 

以娛樂、懸疑、情節、視覺、聽覺、時代感包裝,加上更強更直接的價值衝擊,自然必須配合架空的故事設定,否則可能讓人完全無法承受。讓人能以「拜託,孔雀怎麼可能會說話」,來緩解,或遁逃一下。

 

但即使故事這麼奇幻,你我都知道,這些情節,與真實人生,如此相似。

 

總之,影集我很喜歡,小說我也很喜歡。

 

小說因影集而被更多人看見,讓更多人願意去正視並深思這個議題。影集也因小說,讓被搖晃得不要不要的觀眾們,有了更溫和且深入的延伸閱讀。

 

 

相關連結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先知, 公共電視, 原著小說, 吳曉樂, 家教, 影集, 母子, 紀伯倫, 老師, 親子。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