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看國際新聞】疫情對 Airbnb 房東們的影響

 

 

 

 

之前流行的「共享經濟」,在疫情時期,開始有了明顯的問題,這個報導說的是 Airbnb。

 

‘A Bargain With the Devil’—Bill Comes Due for Overextended Airbnb Hosts / WSJ

 

像是 Uber 這類的服務,一開始都是以「協助活化閒置資產」為號召,打著「共享經濟」美麗的招牌,但事實上,後來大多數都會走向職業化,變成全職零工經濟。

 

像是 Uber 之前跟政府對抗時,所出的廣告,請因為要開 Uber,貸款買了新車,並當作全家經濟來源的人,出來請求消費者的同情,一起對抗政府法律。

 

Airbnb 也類似,據統計,1/3 的業主真的只有一間房,1/3 則是 2-24 間, 1/3 擁有 25 間以上。這是業主的部分,如果以出租標的數來看的話,會發現其實租到一間房的業主機率是低的,多數都是連鎖經營的企業,這也符合我們實際租房的經驗。

 

目前的困境,就是疫情來襲後,Airbnb 給消費者全額退款,但許多經營業者幾乎撐不下去,撐不下去的有幾種人:

 

  1. 在共享經濟正夯時,貸款買房擴張,換取 Airbnb 收入的人。一開始收入還房貸還有剩,覺得是很穩定且划算的現金流,但現在完全沒有客人,貸款還不出來,幾乎要面臨法拍。
  2. 在共享經濟正夯時,甚至有人去租房,裝潢後,放上 Airbnb 來租,這種的毛利更緊。現金流卡住,只能放棄違約金,全數清出。

 

Airbnb 在被大規模抗議後,考慮補助給業主,取消訂單的 1/4 價格,但這個也是杯水車薪,因為很多可能只租一天、一週,跟他們的成本相比,幫助非常有限。

 

當然,也有很多批評者認為:是你們自己要買房作這種生意的,怪誰?

 

這也沒錯。但也是因此,大家開始發現,這種「共享經濟」其實是「零工經濟」,他們沒有任何的保障。

 

政府沒辦法像是要求雇主,要給員工防疫基本薪資。在政府紓困的時候,也因為不是典型的雇傭,很難有正確的管道跟方法去發錢給他們,亂發的話很容易發錯。

 

Airbnb 的屋主們,只是零工經濟裡頭,比較上流的一群人。

 

Airbnb 如此,事實上 Uber 與 UberEATS 也如此,雖然最近 UberEATS 因為外送火紅,所以感覺好像不錯,但這群外送員是沒有定價權的,各種獎金說降就降,各種保險也要自己想辦法。

 

當然,這些工作本來設計的時候就不是「全職工作」,所以相關的保障跟福利,以及法令的保護,跟一份全職工作也不同。

 

如果說這些故事能給我們啟示的話,就是時代是一直在改變的,在一片熱潮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忽略風險。

 

我們不應該因為風險而裹足不前,但相關的風險控制,必須自己承擔,退場機制、停損機制、B 計畫,都要想過。

 

把零工經濟當全職作,本質上比較類似創業。

 

你決定的,就請自己承擔,自己研究法令、自己研究風險、自己控制損失、自己決定何時退場清算。

 

了不起就是清空部位,只要人還健康,一切都能重來。

 

這概念,就是「有限公司」的概念。一個人在體系中的內部創業。

 

 

網友討論 / 閱讀筆記

 

 

本篇發表於 國際新聞 並標籤為 airbnb, uber, UberEATS, 保障, 全職, 共享經濟, 創業, 福利, 紓困, 雇傭。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