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上市》:汪浩新書介紹,以及我的主持筆記。

 

讀者:蔡依橙

 

 

 

 

因為做為八旗文化富察總編的讀者,以及汪浩大哥《年代向錢看》的讀者,這次受兩位邀請,擔任新書發表會的主持人,除了讀完這本書之外,也思考了怎麼做好主持工作,協助把這本書介紹給來到現場的朋友們。

 

我個人認為,要理解這本書,得先理解汪浩本人的經歷,以及他最近幾年著作的內容。活動的前 20 分鐘,先從這邊切入。

 

 

汪浩簡介

 

汪浩,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前往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讀了國際關係的博士,其博士論文的內容,後來修改出版,書名為《冷戰中的兩面派:英國的臺灣政策》。

 

這本書,主要介紹英國政治菁英,對於遠東問題的看法並不一致,同情臺灣島上居民與蔣政權緊張關係,認為恐怖統治需要處理的有;而認為遠東很麻煩,中共如果渡海佔領臺灣,事情就能解決的,也有。也是因此,在實際政策上,就顯得非常搖擺兩面。

 

這個博士論文主題,顯示汪浩大哥本人,對於中國、中華民國、臺灣,以及英美角度,是從年輕時候就有興趣。但他的求學過程與年輕時的生活經驗,則是以中國和英國為主。

 

之後,在倫敦跟香港從事金融工作,退休後選擇定居台北,至今五年。由於退休後還是想做些自己的興趣,於是到國史館閱讀解密後公開的檔案,形成自己的想法後,出版成書。

 

不管是工作的內容、地點,也都與中國近代史有關,香港的金融,是整個中國開始與世界接軌,藉由這個英國建立的門戶,走向世界的獨特機運。

 

 

前方高能預警

 

汪浩大哥的系列論述,你不管偏藍或偏綠,可能都不會很喜歡。

 

但是,會花自己的周末時間,特別「實體」來到誠品園道店的朋友,應該都是相信,一個更為自由成熟的臺灣,是能廣納各種不同意見、思辨並讓自己的論述更完整的。我們可以先放下自己的情緒,聽聽這本書的立場跟說法。

 

 

誰造成了臺灣的實質獨立?

 

最近,李前總統過世,多數輿論都有共識,他對臺灣民主化有其貢獻,尤其在鬆動中國國民黨(某個因為政治正確而不能說出名字的族群)權貴階層宰制臺灣人民的結構上,貢獻特別大,也因此造成了中華民國臺灣化。

 

汪浩之前的作品《意外的國父》,就是在說,其實中華民國臺灣化,是三個人連續做下來的,包括蔣中正、蔣經國、李登輝,只是比例不同。

 

在蔣中正,他的各種決策跟行為導致了後來的臺灣實質獨立,但他本人在世的時候可能不見得意識到;而蔣經國,雖然也不見得預想得到今日臺灣的民主活力,但他晚年擴大臺灣人參與中央政府,並親手拉拔了幾個臺籍政治菁英,也實際造成了今天的臺灣。

 

 

為什麼說「借殼上市」呢?

 

在《意外的國父》相關演講與讀者互動的過程中,汪浩發現,臺灣讀者在這三個人之中,對於蔣中正的評價是最兩極化的,而且互不相容,幾乎不像是講同一個人。言談中,也有很多常見的明顯錯誤觀念,有可能是被蔣政府的官方宣傳所誤導(例如:退出聯合國是因為漢賊不兩立、中央銀行有大量護國黃金等),讓他決定特別在蔣介石這個主題上,再寫一本書。

 

最後的成品,就是今天的新書《借殼上市》。

 

(劇透:書中提到,其實蔣介石已經接受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方案,委曲求全待在聯合國,但中共方的攻勢太強,中華民國已經確定會被驅逐,很丟臉,所以乾脆自己走,對內宣傳漢賊不兩立比較不丟臉。而蔣介石搬來臺灣的黃金,光是軍費就已經花掉大部分,事實上存量並不多。)

 

書的核心概念是,蔣介石帶來臺灣的中華民國,並不是 1912 年建國的那個,因為在 1949 年之前,擔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介石,與他的中國國民黨,兵敗如山倒,派系鬥爭超級嚴重,在各方壓力要求下,蔣介石於 1949 年 1 月下野,意思就是因為反對他的人太多,「因故不能視事」,自行辭職。之後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行使職務。

 

接下來,蔣介石經過幾次再撤退,集結潰敗兵力到了臺灣,李宗仁則把軍政權力交給行政院長閻錫山後,經由香港流亡美國。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這時的代總統,要不是副總統李宗仁,就該是行政院長閻錫山,但蔣介石憑藉著手上的軍隊與對將領們的控制,自行在臺灣「復行視事」,也就是自己宣布他又是中華民國的總統了。

 

在汪浩大哥的觀點,這個就是軍事政變,是沒有統治合法性的。

 

在 1950 年 3 月,蔣介石「借」了一個自己曾被迫放棄且已實質被剿滅的中華民國「殼」,讓他自己的政治力量,結合臺灣這個地方,重新在國際社會「上市」。逐漸形成了今天的中華民國臺灣。

 

 

書本構成

 

為了讓書更好讀,全書是以 20 個問題開展的,然後使用各種史料,整合回答。裡頭的問題都是臺灣常見的疑惑釐清,像是:

 

  • 蔣介石為何接受「臺灣地位未定」?
  • 與美國「共同防禦」,就是「共同管理」嗎?
  • 第二次臺海危機時,蔣介石為何要堅守金馬?
  • 蔣介石為何不否決外蒙古入聯?
  • 中華民國為什麼被迫退出聯合國?
  • 蔣介石真的在乎釣魚臺嗎?

 

 

提問對談

 

主持人,得讓會場氣氛活絡有趣,得讓來賓們能問問題,也要準備隨時接手串場。一期一會,現場的有趣互動已難重現,為了讓沒辦法來的朋友也能稍微感受,以下是我所準備的問題,以及汪浩大哥回覆的簡短紀錄。

 

問:汪浩大哥的書,找來寫序的人,往往都會持不同意見,甚至直接跟書中論點做反駁,作為作者,對這件事情是怎麼想的。

 

汪浩認為,同樣的檔案,每個人的看法的確會有所不同。寫序的學者們有的也會提前打招呼,說他們可能會反駁書中論點喔,汪浩則是全數歡迎,認為有越多討論越好,越熱鬧也會有越多人關注。

 

問:書中最後一章,標題是,蔣介石是不是「中華民國臺灣」意外的國父嗎?這章文字不少,但卻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讓做為讀者的我,覺得實在太迴避了 XD 請汪浩大哥在詳細說明前,先用「是/不是」回答,給一個清楚的答案,不要再閃躲了 XD

 

哈哈,結果汪浩大哥還是不願意用「是/不是」開頭,認為這個問題不是一個 Yes/No 問句,現場非常有趣。

 

但他的確說了,今天我們可能很難把現況與高壓統治的蔣政權連結起來,甚至蔣介石本人可能也沒有意識到後來的後果會是這樣,但今天中華民國臺灣的實質獨立現況,與當年蔣介石的許多決策跟行為,是相關的。

 

做為稱職的主持人,我幫現場觀眾聽完,總結一下,認為這段話,汪浩大哥的意思應該是「就算你不喜歡,就算蔣介石自己不知道,但他的確『是』中華民國臺灣意外的國父。」

 

我可以理解作者因為這個議題的敏感性,不願意從自己的口中直接說出是或不是。所以我也說「沒關係,這是我總結的,你可以不認。就當是現場聽眾的個人認知。」XD

 

問:書中大幅度引用蔣介石日記,但日記做為歷史文獻的可信度,汪浩大哥是怎麼看的?畢竟日記可能會選擇性記錄,會預設有人可能會看,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或合理化的過程。

 

汪浩大哥說,的確,日記的判讀需要許多史料交叉比對,本書也援引了非常多其他角度的資訊。但純就日記來說,蔣介石的日記是近代史資料中少有的,參考價值不低,相對來說,蔣經國的就不太可信。

 

問:寫了一本關於蔣介石的書後,如果汪浩大哥有機會擔任「中正紀念堂處理委員會主委」,你傾向於怎麼處理中正紀念堂?維持現狀,還是做使用調整,還是拆除,還是公投?這是個蠻有趣的假設議題,也將反映出汪浩大哥對臺灣社會與過去歷史的互動看法。

 

汪浩認為,他會支持轉型,改為「臺灣近代史博物館」,放進許多展覽,讓臺灣人更全面性地認識蔣政權時代的臺灣與世界互動。至於雕像以及建築,可以由歷史與文化界的人去思考,要怎麼調整。

 

這很有意思,同樣的建築,的確可以根據「現在我們怎麼看待過去」,而重新設計處理。

 

 

 

 

就像日本重建大阪城時,並不是單純重建白色的德川大阪城,而是在重建之後,特別把天守閣做成(早已被德川拆除的)豐臣秀吉黑色式樣。這是因為豐臣秀吉並非貴族出身,而是從平民爬到全日本第一的最高統治者位置,這樣「人人都有機會」的概念,正是現代日本,所想要強調的。

 

或許,現代臺灣的「中正紀念堂」,也該有另一個更適合全民的樣貌。

 

 

後記

 

活動當天,來到現場的朋友相當多,很高興現場氣氛不錯,也完成了八旗富察老闆以及作者汪浩大哥的託付,任務完成。

 

以上,是把這次準備主持的內容,整理起來,做個記錄。暑假快結束了,我也將回到工作,繼續準備自己的課程內容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在疫情肆虐全球的時候,待在安全的臺灣,與各位相聚暢談。

 

 

相關連結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國際新聞, 閱讀筆記。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借殼上市》:汪浩新書介紹,以及我的主持筆記。 有 1 則回應

  1. Conan Yang 說道:

    借了的殼有成功上市嗎?──談汪浩新著《借殼上市》
    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20/08/31/083101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