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世界中,有點尷尬卻又值得深思的議題:《獨裁的異議》讀後感。

 

讀者:蔡依橙

 

 

 

 

尷尬卻依然需要面對的議題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對於事情的看法,會隨著閱讀與思考的深度,開始微妙的轉變。對於臺灣人來說,一些很尷尬的議題,不適合公開大聲疾呼,但默默地都需要自己補課。

 

比較基礎的,像是對日本時代的看法。那的確是殖民,但殖民卻也帶來了現代性,也就是所謂殖民現代性的問題。

 

 

如:日本時代

 

這個問題,思考過霧社事件的人應該都曾經面對過,為什麼最現代化的模範部落,竟然發生這麼大規模的流血反叛?因為現代性雖然好,但認同跟尊嚴卻不能被抹滅。花岡一郎與花岡二郎(沒有血緣關係,是日本人特意培養的原住民模範),正是因為這樣的兩難困境而選擇自殺。

 

花岡一郎選擇日式的切腹,花岡二郎選擇賽德克族傳統上吊,也反映了他們在人生最後一刻,對於自己的認同。

 

殖民現代性就已經夠複雜了,後來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因為同樣殖民,但卻沒帶來什麼現代性,相比之下,竟然又讓日本時代的殖民現代性矛盾天平,往現代性偏移更多,使得今天的臺灣,有著對日本相當友善的氛圍。之所以同樣被殖民過的韓國跟台灣,韓國仇日、臺灣親日,其中一個重要差異來源,正是中國國民黨。

 

更進一步說,現在臺灣的整體國際風向是親美親日,畢竟在中國的威脅下,我們的生存利益是跟美國日本綑綁在一起的。但如果有一天,中國的威脅沒了,日本跟美國究竟是怎樣的國家呢?這點細說下去,有點尷尬,複雜的議題也不適合現在的網路氛圍,我們就先不在這邊提了。

 

 

又如:民主與獨裁

 

之所以講這麼多,是因為,另外一個有點尷尬又無法逃避的問題,是民主與獨裁的問題。

 

由於台灣目前身處的國際局勢,我們需要自由民主世界的支持,也深度嵌入自由民主陣營。不過,略懂歐美政治思想的朋友一定知道,其實「民主」這個詞,在英語世界並不全然是正向意義,他參雜了一些苦澀的過去,也就是希臘雅典時代的暴民政治。

 

歐美政治論述中,對於純然的民主是不信任的,甚至我們以為的民主燈塔美國,其根本核心也並非民主,而是自由,在體制上,則為共和。所以,才會有參議院與眾議院的設置,而參議院的英文 Senate,其實就是羅馬國號 SPQR 的 S。

 

SPQR 全稱 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意思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注意,元老院在人民之前,元老院也擁有更強的權力。而羅馬,正是以共和為基調,並調和民主與獨裁,實現了長時間的帝國狀態。

 

 

關於《獨裁的異議》

 

這本《獨裁的異議》,是由日本的希臘羅馬史專家所寫,主要想要說明,其實人類這種生物,實驗過純然的民主,但結果都不太好,像是希臘時代如雅典等城邦的問題。而更為穩定的,其實是共和,但羅馬之所以強大,並不只是因為共和,而是他們採取了一個彈性的制度,以共和為基底,但調和獨裁的效率,以及民主對一般大眾的保護效果。

 

我認為在講希臘與羅馬的部分,很值得讀。但最後的現代論述部份,作者就講得發散了些,比較可惜。

 

 

臺灣的狀況

 

臺灣是個很獨特的存在,我們雖然擁有民主的制度,但這套美國帶來的好衣服,我們雖然穿上了,還是有些不合身的地方逐漸在修改,像是公投制度、罷免制度、憲法問題等。整體狀況的確在變好,但衣服邊穿邊修改,總是偶爾會彆扭一下。

 

共和在台灣並不是太可行,主要的問題是當年的國民大會並非臺灣的代表人,而臺灣的菁英階層或地方勢力,又因黨國利出一孔的殖民系統千絲萬縷,如果成立參議院,這個參議院肯定不會很臺灣。這或許也是當初憲改過程,臺灣沒有成立參議院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臺灣的共和,是以一種更為幽微複雜不明說的狀態實現,包括財團、政治勢力、政黨、地方勢力,在選舉、商業、影響力等領域動態角逐。

 

而獨裁,很尷尬的,其實在臺灣的接受度不低,由於戰後的二二八、白色恐怖、蔣家天下,以及國立編譯館的中華帝國洗腦,這個社會的確對於獨裁的容忍度頗高。

 

我們目前,也走出了一條,以民主為基調,調和共和與獨裁的臺灣之路。雖然沒有一模一樣的前例可循,但自己打造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生存之路,也是很不錯的!

 

 

相關連結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八旗, 共和, 希臘, 民主, 獨裁, 獨裁的異議, 羅馬。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