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合心智》:你的孩子有那些獨特才華,以及他日後可能有怎樣的成功?

 

讀者:蔡依橙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

 

這本書是「多元智能 (Multiple Intelligences)」的理論發明人霍華德·加德納的回憶錄。

 

多元智能概念,在 1983 年推出的時候非常轟動,因為他對抗的是 IQ 霸權。在多元智能概念被完整提出之前,IQ 因為可以測量,可以把人分出高下,又搭上種族歧視與文化評價的列車,席捲全球,但也造成了很多的問題。

 

不過,多元智能也有自己的侷限,像是提出時,作者是列出七種,但隔了一陣子,又覺得有第八種。

 

  • 語文(Verbal/Linguistic)
  • 數理邏輯(Logical/Mathematical)
  • 空間(Visual/Spatial)
  • 肢體動覺(Bodily/Kinesthetic)
  • 音樂(Musical/Rhythmic)
  • 人際(Inter-personal/Social)
  • 內省(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 自然(Naturalist,加德納在1999年補充)

 

也就是說,即使加德納本人很努力的規範列進「智能」的標準,但事實上還是有點主觀。像是一部分學者認為,電腦與網路時代,應該加入數位智能 digital intelligence,但加德納卻是持續反對,因為他認為 digital intelligence 的特性,在其他的智能都有涵蓋了。

 

而多元智能本身,也因為沒有像 IQ 一樣的簡單量化方式,在實務上,比較像是一種多元認可孩子資質的分類與定性概念,量化與評估細節則尚無共識。例如:我們知道一些孩子比較會內省,但我們要怎麼去量化這個內省呢?我們知道一些孩子的肢體動覺很好,但他究竟是比較適合短跑、籃球還是舞蹈呢?

 

而傳統的 IQ 測試,加德納認為,主要就是前兩項「語文」與「數理邏輯」智能。這也反映在今天公立國中資優班的考試,分為數理資優、語文資優與一般資優(混合數理和語文)的現況。

 

 

 

 

統合心智這本書

 

不過,加德納的這本回憶錄,並不是在緬懷多元智能,事實上可能還是相反的。他嘗試告訴大家,多元智能只是他人生眾多興趣的其中之一,他或許創造並說出了這個概念,但自己並沒有打算深化或完善他,而他自己也因為對量化與實驗研究的抗拒,後來更轉向關於倫理與傑出方面的研究。

 

如果這本書有個核心主旨,就是作者想要告訴大家,他的專長不是「多元智能 (Multiple Intelligences)」,而是「統合心智 (Synthesizing Mind)」,也就是跨領域、廣泛的涉獵後,提出歸納。這種歸納,可以是寫教科書(一般性統合),或者是看出事情沒被說清楚的部分,由他來提出一個新概念跟新的認識架構(原創性統合)。

 

但可能覺得多元智能實在不適合再加項目了,畢竟繼續加上去可能會減損多元智能的可信度, 所以這個統合知識並創造的能力,他就不再稱之為 intelligence,而是用更廣泛的 mind。

 

然後,為了讓大家了解,為什麼他擅長這個,以及為自己的學術生涯選擇做辯護,他把從小的成長經驗、學習經歷做了他自己角度的回顧,並說明在學界的經歷,以及各種關鍵選擇的原因。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家長角度

 

乍看之下,這本書似乎比較適合教育界、教育心理學界、心理學界的人去讀。但實際讀了之後,我覺得對於家長,以及在學術界發展的人,都能觸動很多的思考,也有很多啟發。

 

以家長角度來說,整本書讀完後,我嘗試回頭問一個問題:加德納小時候顯現出的才能跟特色,能不能讓人預測到他後來適合做什麼工作,會在哪個領域成功?

 

我發現是不行的,他小時候,就是個聰明且音樂不錯的孩子。他的猶太家庭背景,也認為他應該會是個醫師或律師,但他的熱情並不在這裡,因緣際會選擇了學術之路,在經濟上也辛苦了好幾年。

 

走了學術之路後,他卻也與當時的專業分科趨勢以及逐漸興起的量化研究格格不入,最終是以提出多元智能概念的「暢銷書」成名,也因此回頭給哈佛壓力,升上終身教授。

 

他的成功不管是事前或者事後,其實都很難預測,過程中有太多當下的判斷,以及時代的機緣跟偶然。

 

這對我們做家長的也很有寬慰效果。人的一生就幾十年,但偏偏世界的進展過於快速,每一個十年都是巨大變化。加德納發展的二戰後時期是這樣,我們成長的冷戰後時期更是這樣,世界從黑色的市內電話,變成呼叫器與公用電話,然後進展到手機,現在變成全網連結的智慧型手機。

 

我們連自己的未來生活會是甚麼樣子都無法預測,憑什麼去幫孩子決定他應該讀什麼科系、做什麼行業?

 

別說加德納的父母不知道,連加德納本人在進大學的那一年,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會變成這樣。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學術界角度

 

在加德納的學術歷程中,我們也可看見世界的改變。從他起步的年代,質性研究並整理出新概念,是可以成功的。但接下來的專業分科,以及量化研究,加德納明顯跟不太上,而只能留在概念性的領域。

 

他本人也知道,並在書中多次提到,他不擅長也不喜歡實驗室量化研究,認為那個太標準化也太簡化了。(但正是這些標準化與簡化,讓討論與重現成為可能,知識能夠在確定的基礎上前進。)

 

如果加德納生活在今天,他可能沒辦法成為哈佛的終身教授,如果他在台灣發展,可能升到副教授可以,但在教授這關,尤其是教職自審的學校,或許會在口試時被批評得一無是處:怎麼全部是主觀的理論整理?你的主要論述怎麼都是 narrative review 文章,還有不經同儕審閱的暢銷書出版?你有數字或研究可以證明自己的分類是正確的嗎?

 

當然,因為加德納的領導、人際、整合能力不錯,或許他也會整合出一個能讓自己通過教授審查的人脈圈。

 

加德納如果真的生活在今天,更適合他的謀生工作,可能是「暢銷書作者」。比較學術一點的,就像《人類大歷史》的哈拉瑞。比較自由一點的,就像《異數》或《引爆趨勢》的葛拉威爾。

 

幾十年間,學術界的變化也是相當巨大。加德納自己重新來一次都不見得適合當教授,更何況他的兒子。而如果我們因為自己的經歷,認定自己的孩子應該走醫師、工程師或律師,錯的機會,應該也不小。

 

如果加德納這本書能對學術界的從業者有什麼啟發的話,應該是:認識自己的強項,努力去發揮吧。即使你很擅長的領域不是主流,即使你喜歡的領域無法被現有框架定義,但如果你不做自己最擅長又有熱情的事情,就沒辦法脫穎而出。

 

就像這本書,雖然形式是回憶錄,但他也很努力的在跳脫別人對回憶錄的認識框架。這使得閱讀的體驗變得獨特,雖然難以被歸類,但過程卻是有趣的。這點的確和葛拉威爾與哈拉瑞類似:你不太容易猜到他想講什麼,這就開啟了樂趣。而實際閱讀後,過程是輕鬆但有啟發的。

 

 

教養,也該有一樣的抵抗特質。

 

加德納的一生,一直在抗拒別人對他的規範與限制。音樂天分好,但拒絕成為專業演奏家;適合學術研究,但卻拒絕正在成為主流的實驗量化路線;也能寫論文,但卻更積極用書本呈現想法;被認為是多元智能的開創者,卻拒絕針對這個框架去深化。

 

但加德納最終成功了,活出了一個獨特且有意思的人生,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決定都是自己做的,而且最終都因灌注了熱情,而留下有趣的成果。

 

教養,也該是一樣的。

 

孩子的獨特,怎麼可能用幾個科目的分數、幾個量表的評估,就認為我們能完整評估了呢?人是那麼的獨特,獨特到今日科學對意識與智力的理解都相當有限。各種考試、量表、評估,都只是圍繞著大象身邊的各種瞎子,各自摸到他們所能摸到的一個角落,做出一些描述、打出一些分數。

 

但我們的孩子,是那隻獨特的大象。

 

 

相關連結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加德納, 哈佛, 多元智能, 孩子, 學術, 教授, 教養, 暢銷書, 統合心智。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