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校進度跟不上,考試成績不理想,該怎麼辦?

 

作者:蔡依橙

 

 

 

 

在小孩教養筆記專頁上,有網友詢問,我們家孩子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如機器人日文數學,都發展得不錯,課業部分不知道怎麼處理?

 

在國民教育階段,真的從小到大各科都不用家長擔心的人,應該是極少數。自然強的可能國文跟不上,語言強的常常數學就不行,更別說有時候,明明很強的科目,但進到新的章節就完全無法吸收。

 

我嘗試過蠻多種作法,包括跟老師談、找補習班、一對一家教、線上資源等。目前算是找到一個最適合我們家小孩的模式,也運行好幾年了。以下把這些常見的問題做整理,提供我們的想法跟做法供參考,不見得適合每個孩子,但如果有一部分讀者的狀況適用,也能解決問題,這樣就太好了。

 

 

問:我小孩某某科的成績不好,我該怎麼辦?

 

要跟孩子一起探究,為什麼成績不好。

 

請小朋友把那些考得不好的考卷拿來我們一起看。記得這時候不要批評他們,因為我們都成年好久了,國中題目對我們當然相對簡單。我們看考卷的目的,是陪他們分析,這些分數究竟是怎麼丟掉的。這個過程重點在於觀察與分類,不是責備。以下是常見的失分原因。

 

粗心。這是國中時期孩子一定會犯的錯,如果是沒看清楚題目,解法就是請他們在讀題目的時候,必須用筆去畫,因為這樣能有效減低讀題速度,並逼自己跟著筆的速度看完。另外常見的粗心是計算錯誤,小男生尤其會因為算式太潦草,位數沒對齊而錯。這個需要時間,但相對好解決。因為孩子自己也不喜歡因為這樣而丟掉分數。

 

陷阱題,像是那些在問的時候問一個單位,但到最後,卻忽然要求小孩答另外一個單位的那種。這要帶他讀題,而且教他讀完的時候,要把可能的陷阱圈起來,習慣最後寫下答案時,看一下那些自己圈起來的地方。

 

最棘手的,就是根本不知道如何解題,不能理解,也沒有足夠的工具。這種狀況最麻煩,因為一來重大考試題目不會特別用陷阱去讓小孩失分,而是真正考能力與理解;二來這裡基礎不穩,未來進度向前的時候,低分會持續到畢業,很糟。

 

最後一種是我們一定要協助的,我稱這個叫做「知識洞」,你這邊有洞了,要補起來,不然之後就算在上面蓋大樓,一個基礎錯誤,還是會全錯。

 

 

問:那麼,知識洞怎麼補?常常我們發現孩子根本沒學會時,學校已經教到下一個章節了,我雖然略懂,但卻不會教,也沒有時間教。

 

我們嘗試過補習,但補習畢竟還是多人班級,一樣有自己的進度向前。如果孩子已經懂的,一樣要聽一次;孩子不懂的,全班講完都結束了,也不好意思舉手要求老師就為自己再講一次,畢竟其他同學沒有這樣的需求。

 

而孩子會學不好,除了知識本身可能有難度外,學生跟老師的頻率也有關係,即使是大家都說好的老師,有時跟孩子就是不合。有句俗語說:「孩子不可能從他討厭的人身上學習。」用我自己跟孩子的經驗來看,這句話是對的。

 

我們也嘗試過一對一家教,或者線上家教。不過因為孩子國高中的時間少,每周一次的家教,有可能問題多到處理不完,也有可能這禮拜沒有問題,時間有時延長、有時取消,對老師不好意思,於是我們現在把一對一教學,保留給孩子強的部份。但補洞,則是用翰林雲端學院。

 

 

問:翰林雲端學院?是線上課程嗎?那不就是把學校的內容再講一次而已?跟學校或補習班有什麼不一樣?

 

是的,翰林雲端學院是線上課程。相當於是把整個學期的課程,變成一段一段的影片,然後在每個章節之後,有隨堂小考,幾個章節後,也有月考、段考、期末考這種比較大範圍的考試可以選擇。

 

雖然內容可能類似學校或補習班教學,但有個根本的不同,就是東西放在網路上,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去看。

 

已經會的可以跳過,不熟的可以看兩次,沒聽清楚的可以重複聽,平常可以用 2.0 倍速,遇到困難主題再切回 1.0 倍速,甚至按下暫停鍵,稍微想一想。而且在自己家聽,自己習慣的環境最舒適,沒有前面的人擋住,學習的節奏完全在自己手上。

 

曾經有一陣子,我們有補習也有翰林雲端學院,我問孩子,下學期如果只能選一個的話,你要選哪個?他們都說:「除非是很有趣的老師或同學,不然純為了學習,當然是影片啊,實體課程又不能加速,也不能暫停慢慢想清楚。」

 

 

問:可是,線上課程就需要給小孩電腦,他回家後整晚看著螢幕,說實在的,躲在房間裡,是在上課考試,還是在看 YouTube、Netflix,我們也不知道,這樣好嗎?

 

如果你想知道孩子的進度,翰林雲端學院有 LINE 帳號連動,你可以查詢孩子讀了什麼、考了什麼、多少分。蠻詳細的。

 

 

 

 

不過,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些喘息的時間。就像我們上班工作,累的時候也會想要滑一下手機看看 Facebook 或 LINE 上朋友在說什麼。以前沒有網路的年代,人們也會離開座位去閒逛喝飲料,沉澱一下思緒。

 

這個問題的解法或許不是監控,而是「信任」跟「把人生交給他自己」。

 

我們要跟小朋友說清楚,他今天為什麼要讀這些書?這些知識的用途是什麼,跟他自己未來人生的關係?讓他知道這都是在為自己打拼。我們今天花錢訂閱了這些教學跟服務,是為了補足自己的弱項。讓自己各科都能夠推進到可接受的狀態。

 

孩子如果知道是在為自己的人生打拼,而不是我的爸爸媽媽強迫我要看這些課程,那他的動機就會截然不同。在看這些影片的時候,在寫這些題目的時候,在考試有錯誤的題目需要去重新檢討的時候,他都會用一種完全不一樣的角度去吸收、思考、觀察。

 

我們都知道,內在動機永遠比外在動機要來得持久且強大,孩子總有一天要離家,他們會自己在大學裡生活,自己在社會裡打拼,我們不可能照顧他們一輩子。學會為自己努力、尋找資源、善用資源,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問:長時間看螢幕會近視吧?你們家小孩沒有近視嗎?

 

我們家的小孩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近視,這有幾個原因。

 

首先是我們在買筆記型電腦的時候,都是選擇 14 吋以上的筆電,隔著鍵盤,眼睛離螢幕的距離還算遠。近視是跟「近距離」「長時間」用眼有關係。實際上,手寫作業以及長時間讀書,眼睛與紙的距離更近,可能才是孩子近視的主因。

 

其次,我們的小孩在稍微有點近視傾向的時候,就照醫生建議,點長效散瞳劑,到目前為止五年了,每次眼科回診,都沒有近視。

 

 

 

 

問:翰林雲端學院的老師好嗎?

 

我認真的問過小孩,真的每個老師他們都喜歡嗎?他們說,超過一半的老師都蠻有特色,很有趣。有些老師也許稍微比較嚴肅一點,但也不到令人討厭的程度,跟他學知識是沒有問題的。

 

我後來仔細想過這個問題,認為這有幾個原因。

 

首先是翰林是做升學教材很久的老廠商,他們挑老師的時候,業內消息一定是掌握很清楚的。其次,敢接下這種任務的老師也有一定的自信,想想,當你今天要把自己的教學錄下來,而且放在網路上,任何人只要有幾千元就可以看,也能對你指指點點的時候,還敢出來做錄影教學的老師,應該都是千錘百鍊的高手。

 

我曾查過,這些老師有的有自己的補習班,或者長年在補習班上課,除了專業知識沒問題、考試方向熟悉之外,他們也都很清楚該怎麼跟國中生說話,知識要怎麼傳遞,孩子才聽得進去。

 

如果你還是不確定的話,每個科目都有提供試看影片,這個對於孩子選擇要不要訂閱有很大的幫忙。

 

我們當大人當久了,並不知道國中生到底在意些什麼,但是小孩直接去看這些教學影片的時候,他會告訴你,他想不想看這老師上課。

 

想訂,就代表這個老師的上課模式有某些東西,他是喜歡的。因為孩子的詞彙量跟人生歷練不夠,他們看完試看影片,不會說「這個老師說話非常有條理,竟然能夠把複雜知識整理得這麼清楚」,或者「他真不容易,能把嚴肅的主題用有趣的方法說出來」。孩子沒辦法這樣分析,但他們都感覺得到自己喜不喜歡這個人。

 

 

問:我看價格好像並沒有很便宜,就這樣子刷卡下去,好嗎?

 

每個人對於貴或便宜,可能會有不同的評估標準,我提供我的評估標準給你參考。

 

有人可能認為,不過就是一些線上的影片跟考試,憑什麼收幾千元?但對於我們要解決小朋友的課業問題來說,去補習班費用也是一筆,而且還要來回接送,更別說大堂課就是會有自己的進度,沒辦法針對自己小孩的「知識洞」來加強。除非一對一家教,才有可能這樣個人化。這幾個選項中,翰林雲端學院是相對負擔較少的。

 

線上課程,可以照自己的進度去挑選補強的內容。比較不熟的,還可以看第二次、第三次。講義跟影片的搭配很不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學會自學的能力,自己辨認問題、定義問題、解決問題、追蹤後續。

 

所以目前我們是把一對一家教的資源,投資在他們最強的領域上,譬如說我兒子的數學,以及我女兒的日文。但如果是學科補強的話,就都是用翰林雲端學院。

 

這種教學資源,如果有善用、功課有進步的話,其實都不貴。如果你是擔心,這些課程刷卡了以後,孩子沒有時間看,那這個問題可能是孩子的上課、補習跟作業時間排太滿,是時間分配的問題,或許要跟孩子談,那些對他幫助不大,應該取消掉,空出時間來處理更重要的「知識洞」。

 

我當初是先訂閱一科試試看,想說萬一失敗,也就是幾千元一次的損失而已。但後來就變成訂兩科、訂三科、訂全科,現在女兒讀高中,也都一次訂全科全學年。

 

 

 

 

問:如果使用翰林雲端學院,我做家長的,該做什麼輔導?

 

協助建立筆電環境、註冊帳號、耳機跟滑鼠這些硬體,這是一定要的。

 

開始租用翰林雲端學院之後,我每天晚上都會跟小朋友討論,請他們回顧整天的學習狀況,並寫在家庭專用的聯絡簿,包括他的翰林雲端學院頁數,以及考試的分數。

 

 

 

 

在這個一天總結時光,我們會詢問他是否喜歡老師,目前的學習有沒有困難,如果考得不好,例如說 65 分好了,我也會問他,那你有把剩下的 35 分都搞懂了嗎?失分的原因有沒有分析出來呢?懂了之後,有沒有再考一次看看。

 

這個過程一開始孩子不太習慣,但你持續地說五次、十次、五十次、一百次,孩子就會知道,重點不是我考得差,而是我有沒有把丟掉的分數分析好,剩下的 35 分我下次要怎麼拿,看了詳解懂了之後,再考一次能不能 100?

 

我自己的經驗是,每個孩子在國高中期間,都至少會有幾次嚴重的低分挫折,像是剛上國一的全科、高一全科、數學、自然、社會換主題的時候。但你陪他這樣分析,漸漸地就會發現,低分洞越來越快被補起來。

 

孩子不只補了知識洞,還知道日後他的人生如果有各種能力洞的時候,自己該怎麼處理。

 

因為翰林雲端學院的成績,只有自己知道,不像競爭激烈的學校,可能要全班排名、全校排名,可能隔壁同學會來明查暗訪,孩子也能更專注在改進與努力,不用被羞愧感或同儕壓力影響。

 

 

問:我看翰林雲端學院裡面好像有遊戲?什麼集點換獎品之類的,那個好嗎?

 

那個很好。國高中的小孩都很喜歡遊戲化的學習,翰林雲端學院裡面會根據小朋友看影片跟考試的次數,去給與經驗值,最後可以累積到 6 級水晶球,抽一個實體獎品。

 

那是他們的重要樂趣之一,小禮物像是便利商店奶茶券、各種電子票券,比較特別一點的,拿過手機支架(孩子糾正我說,那是「夏日時光氣囊支架」😂),或甚至蠻有情調的 3D 月球燈。這些東西價格不高,但對小朋友來說,他長時間的努力,有一點點的累積,最後有機會抽到一個從異世界寄來的實體獎品。那種正向肯定是很不錯的,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不容易疲倦或感到虛無。

 

他們兩個到現在,還是會為了開 6 級水晶球而感到興奮。這次兒子抽到桌遊一盒!

 

 

 

 

問:就你們的使用經驗,翰林雲端學院有什麼缺點嗎?

 

翰林雲端學院畢竟是要面對全臺灣所有的國高中的學生,所以他在教學上會以「大部份的孩子如果認真學習,都能夠理解」的範圍去做設計。如果要跟一些菁英名校的補充學習教材相比,會發現在這上面比較沒有超級難題。

 

我說的難題,像是在國中理化的補充,孩子不懂,問我,我也不懂,上網查才發現其實是大學化學系範圍的東西。

 

我對國英數社自的基礎要求,是合理。孩子並不需要用奧林匹亞或菁英資優班等級去要求。把握核心能力,能考到還不錯的級分,就相當不錯了。這也是比較符合目前升學考試難度與分發制度的策略:盡量每科都平均,而不要有的超強,但有的超爛。

 

如果還要再說另外一個缺點的話,就是我覺得他們的獎品機制似乎真的太隨機了,沒有配獎。我的兩個孩子,兒子常常抽到好東西,像是剛才說的月球燈、手機支架、桌遊都是他抽到的。但女兒總是抽到他用不到的電子票券,還有虛擬 e 幣、寶石這種小獎。或許資訊系統設定時,稍微配個獎,也可以考慮看看?

 

 

問:你剛才說,有些科目你會選擇一對一家教,這部分可以再說明一下嗎?

 

一對一家教,我是針對小朋友最強的領域,讓他們超越課業的範圍一直往前進。像是數學,我兒子現在小六下學期,但他跟老師在算的部分分式題目,他解不出來的,我也解不出來。而他解得出來的題目,很多我已經不會解了。(奇怪,我真的念過高中嗎?那些怎麼全忘光了)

 

而我女兒的語言興趣很高,目前是用一對一的線上家教,針對日檢 N1 考試在加強,等日檢 N1 這關考過後,他也會為自己再選擇下個一對一家教的學科,他說有可能會選吉他,或者韓語,就看到時候他選哪一個,我們就陪他找資源。

 

 

問:你選擇一對一家教時,會考慮哪些因素?

 

台語有句話,叫做「先生緣、主人福」。雖然這句話是在說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係,遇到好醫生,是病人的福氣。但我認為在老師這領域也適用,畢竟日治時期「先生」二字,指的就是醫師或老師。

 

也如同我們剛才說的,孩子不會從他不喜歡的老師身上學到東西。所以在選一對一家教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小孩跟這個老師是否合拍。

 

付費試上一堂課,最重要的觀察,就是孩子下課後想不想繼續上,想的話就付一期的費用,通常是幾個月。但第一堂不用評估孩子有沒有學到東西,只要看孩子下課時的心情就行。因為學習需要時間,可以等一整期幾個月之後,再評估學習成效。

 

 

問:你們用了翰林雲端學院之後,學校成績大概如何呢?

 

因為我們的目標是補洞,用大範圍的多次模擬考比較能有效評估。

 

姐姐國中時期模擬考,大概就是在班上第 5 到第 6 名附近(班上約 30 人),各科能力平均,沒有特別弱的。雖然不是頂尖,但跟剛開始接觸生物、理化、國文那種挫折比起來,這樣的結果對我們來說已經很好。知識洞有補起來,或許沒有剛鋪的柏油那麼平,但當作每天上學走的路,也很可以。

 

我兒子則是看著姊姊用,說要開一個自己的帳號,他目前小六,但這幾年他已經把國中三年的內容學完,目前在照自己的步調做總複習。

 

 

 

 

問:所以如果孩子某個學科不好,我們想要協助他回到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水準的話,你有什麼建議?

 

首先要跟孩子一起共同決策,先盤點小朋友到底剩下多少時間可用。先把一些效益不好的活動或課程停掉,然後從各種實體跟線上的可能選擇中去嘗試。

 

尊重他的直覺跟喜好,然後支持他,持續追蹤後續。

 

不用急,而是把這樣的狀況,視作帶著他練習成為自己人生主人的過程,怎麼看到知識洞、怎麼尋找資源、怎麼試著補、怎麼評估自己補得好不好。

 

如果他今天靠著優質的線上課程跟評量,就能補上知識洞,日後缺任何能力,網路搜尋一下,自己安排時間學習,也一樣能搞定。

 

這是我們在孩子離家前,能送給他,最棒的能力,也將是一輩子受用的能力。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問答, 數學, 疫情, 科目, 線上教學, 翰林雲端學院, 課業, 電腦。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