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恨意殺人法》:認識「無差別殺人」議題時,很適合的思考與閱讀起點。

 

作者:蔡依橙

 

 

 

 

我很喜歡這本小說。

 

「無差別殺人事件」,是個今日台灣社會,需要認真去探討的主題。但偏偏,這又是個很難討論的領域,裡頭混雜了情緒與政治正確之外,議題本身,就橫跨了社會學、精神醫學、傳播媒體、檢警系統、法律(記得廢死議題嗎?)、政治(民怨與民意)等。在每次有相關案件時,我們都能看到大量的評論,但礙於篇幅,幾乎沒有能綜觀全局的論述,因為,這個議題太大,也太難,不是一兩千字可以說完的。

 

作者舟動或許有感於此,決定用二十萬字,架構一個故事,寫成小說,讓我們跟著他的文字,一起穿梭在台灣的大街小巷,體驗事件相關人物的情緒,認識每個必須考慮到的面向,把「無差別殺人」這個議題的方方面面,帶大家「感受」過一次。小說家不說教,小說家直接讓你「感受」。

 

這個企劃並不容易,因為無差別殺人議題,有以下特色:

 

  1. 「似乎」富裕且先進的國家比較多,像是美國、日本、德國、挪威、台灣,但這可能有偏誤,或許其他國家不是沒有,而是一直在發生,只因為媒體管制、維穩需求或人命不值錢,所以沒有被報導。即使當地記者有報,可能也因為反差不夠,沒有爆點,而沒有在全世界擴散開來。
  2. 「似乎」與社會階層的分化有關,尤其家庭功能失調,多重困境疊加在行兇者身上,一旦遇到關鍵觸發點,在文明社會中,就變成駭人聽聞的悲劇。
  3. 「似乎」跟遺傳基因、精神疾病、藥物濫用、支持薄弱……等都有些關連,但也都不確定,於是,分析與討論,一不小心就污名化或歧視了弱勢族群。事實是,即使用系統跟結構的概念來做多因素分析,事後講,都能頭頭是道,但事前,依然無法預測。

 

所以,作者舟動光是「敢」碰這個主題就很不容易,最終產出的作品更是相當不錯。整本小說的架構很清晰,而且故事推進,總能令讀者欲罷不能,前面那些讓你隱隱察覺有異的細節,後面一定令你恍然大悟。多組角色的故事線,彼此交纏而不混亂,有效讓讀者感受到,我們以為跟自己無關的遙遠事件,實際上可能離你相當近。不用到「六度理論」,只要一通電話,一個前來拜訪的不速之客,一個隱約的印象,每個人都可能瞬間捲進事件核心。

 

介紹新書不爆雷,是基本道德,精彩的故事就留給各位自己讀了。您可以在讀完全書之後,回來檢驗,作者是不是在無形中,已經讓你實際感受到以下要點:

 

  1. 「無差別殺人」是個很難討論且可能沒有答案的議題,他卻能用「確定」的故事與結局,傳遞那種「不確定性」。而且,前面我們討論的三個「似乎」,小說都提到了。
  2. 用高雄的城市場景,像是西子灣的鹹味海風、整修中的城市光廊,讓讀者確實進入「這是身邊之事」的氛圍。所描寫的角色,他們在生命中所掙扎的,也都那麼真實,不管是在工作與家人間辛苦平衡、憤怒情緒與理性思維的拔河,均歷歷在目。
  3. 最悲哀的,是對人生充滿憤怒的弱者,連這困境該要責怪誰,都說不出來,只好把怒氣發洩在身邊舉目可見的其他弱者,弱弱相殘,沒有止盡。
  4. 全書九成以上的篇幅,持續堆疊出各種「一定有道理但怎麼就是猜不到」的謎團,即使分析系統跟結構,也想不出確定的答案是什麼,給讀者的感受,就像全體社會面臨「無差別殺人」案件時,「想抓住什麼但卻又抓不住」的複雜情緒。而作者在終章,依然能快速把這一切串起來,公布答案的同時,又有了幾次的情節轉折,緊湊且精彩。

 

我很享受閱讀的過程,一開始還有點擔心作者處理這樣的困難議題,會不會野心太大,不小心搞砸了,但最後證明是我多慮。結構恰到好處之外,各種專業用詞與田野調查也作了很大的努力,讓我們看到那些平常看不到的世界。

 

台灣讀者,擁有這樣屬於台灣社會的小說,讓我們都能更完整、更立體、更深入地思考事情的複雜面向,是很棒的。

 

 

相關連結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