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Big data 回顧人生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日期:2013 年 7 月 13 日

 

 

tn_SnapShot

 

這是 MIT 的 immersion 計畫,您可以上網,給他 Google 授權,他會將你「所有的 gmail」內容,做分析,視覺化給你。

 

這是我十年來,與 290+ 人,來往 45000+ 封電子郵件的關聯分析,互動式圖表,還能分時間、分對象去看。

 

閱讀的過程中,回顧每一年,我跟不同的朋友,一起完成的不同事情。有些人,一直在你身邊,有些人,在你需要的時候總會出現。很豐富的十年。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在〈用 Big data 回顧人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渦輪本體選擇

 

作者:蔡依橙 (sillyduck@TAPC)

日期:2013年7月1日

 

 01

 

 

2013 年修訂序

 

十年前寫的文章,修訂一下後重刊。長篇論述就這兩篇了,另一篇在這。其他的改裝文章,零星散在 TAPC 的討論區,圖片連結也逐漸失效了,就讓那些過去,逐漸過去吧。

 

 

◎緒論

 

在改裝雜誌中,不管拉馬力或是跑零四,標題中對車子的介紹最常見的就是車種跟搭載的渦輪(NA則是車種跟重點改裝),這表示當我們要對一台渦輪車做個最簡單的介紹,除了引擎本身以外,就是要去認識他的渦輪。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charger, lag, turbo, 大小, 本體, 渦輪, 選擇, 風量 | 3 則迴響

渦輪增壓工作原理

 

作者:蔡依橙

日期:2013 年 6 月 30 日

 

 

03

 

 

2013 年修訂序

 

這是 2004 年,我玩改車的時候,在 TAPC: Tierra and Protégé Club 所發表的文章。十年後,回頭看,其實我的整理功力不輸 First Choice 的曾健華大師啊!後來,離開改車界,這些寫作的能量,就轉移到醫學研究寫作上,又是另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看到自己的年輕熱情,很感動,於是順手改了一下,重貼到部落格來。

 

向年輕的自己,致敬。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原理, 增壓, 壓力, 工作, 引擎, 改裝, 改車, 氣壓, 渦輪, 燃燒, 風量 | 在〈渦輪增壓工作原理〉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夢到我是個牛排師父

 

作者:蔡依橙 (I-Chen Tsai, MD)

日期:2013 年 6 月 12 日

 

 tn_IMAG2006_1_1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Photo via I-Chen Tsai, MD)

 

 

我睡午覺夢到的……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在〈夢到我是個牛排師父〉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智慧局修法封網事件 相關資訊整理 (6/3 快訊:智慧局已停止推動)

 

日期:2013 年 6 月 3 日

 

更新:

 

6/3 傍晚,智慧局召開臨時記者會,停止以行政權直接封網的修法方向。

 

我曾在 facebook 開過玩笑,如果停止修法,我將尊重「智慧財產局」的意見,稱呼他們「智慧局」而非「智財局」(音同制裁)。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在〈智慧局修法封網事件 相關資訊整理 (6/3 快訊:智慧局已停止推動)〉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來,別怕!讓公正的政府幫你決定,什麼可以看、什麼不能看。

 

作者:蔡依橙 (I-Chen Tsai, MD 部落格主人)

日期:2013 年 5 月 23 日

 

 

01Blocked

(Photo via Harald Groven, CC license)

 

 

問:啥?這是怎麼回事?

 

答:比較中立的報導是大紀元這篇:電影搶先看?智慧局擬擋境外侵權網站

寫作立場親政府的,是這篇:境外侵權影音網 恐遭封鎖。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在〈來,別怕!讓公正的政府幫你決定,什麼可以看、什麼不能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我的 facebook 朋友關係分析 (via friend wheel)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資訊視覺化分析文章:「一日完銷」報名時間分析「七日完銷」報名時間分析

完稿日:2013/4/2

 

 

FriendWheel

 

 

我的朋友關係練(2013/4/2),兩區高度相關的朋友群:

 

  1. 紫色圈多是「現役醫療人員」,高度相關,多是關心時事與醫療未來的醫護工作者,也有研究人員與醫護人員家屬,還有許多校友同學。
  2. 綠色圈多是「醫護學生」,彼此高度相關,但跟其他族群關連就不大,僅與上述略有重疊。顯示「醫療界」中,世代有很明顯的切分,而小弟剛好兩邊朋友都有。
  3. 其他關係少的,是「嚴格保護個人隱私者」、「外國朋友」、「低調者」、「專門來訂閱我新聞的ID」、「詐騙專用殭屍ID」……等。
  4. 朋友幾千人有個好處,這個圈自動保護個資了,名字都看不清楚。
  5. 我想找資訊圈、網路圈、其他行業的朋友,但因為可辨識名字太少,看不到在哪。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在〈我的 facebook 朋友關係分析 (via friend wheel)〉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年輕世代 優勢何在」核心團隊二三事:蔡瑋琳醫師、陳佩倫醫師、廖婉君小姐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tn_01GoodOne_1

 

策劃一個這麼大的研討會,大大小小的事情非常多,我記性不好,若沒朋友幫忙,鐵定不行。

 

這次研討會能有不錯的成績,一方面是我們從「那些年」(感謝 勳哥 及其團隊)與「臨床作業再聚焦」累積而來的策展經驗,一方面則是 瑋琳、佩倫、婉君 構成的金三角,幾乎把所有事情都做掉,讓我這個策展人只剩 做網頁 跟 網路宣傳 兩件事。

 

這三位靈魂人物,我認識好一陣子了,寫一些有關他們的事情給各位笑一笑 參考。

 

 

02_2013.02.23-147 圖、蔡瑋琳醫師,右手邊黑頭髮這位。

 

 

蔡瑋琳 醫師

 

  1. 瑋琳與我,是台中榮總放射線部同一屆的兩位住院醫師。他是公費,一個名額,一個人來應徵,上了。我是自費,六個人來考,只收一個,祖上積德,還好我考上了。
  2. 瑋琳與我,同一年當總醫師,個性不同,默契絕佳,是少數總醫師當完,還是好朋友的。
  3. 瑋琳的個性低調,現實感強,不過買股票還是虧損這我就不懂了。跟我這種整天有夢想,到處講的人完全不同,不過我買股票也都虧損,可能因此才變成好朋友吧
  4. 當初我準備離開榮總時,決定後第一個跟他說,他只考慮了一天,就說要一起出來闖闖。
  5. 場外的事情非常繁雜,瑋琳對每個時間點都做了精準的人力與事務規劃,我剪其中「一個小時」的筆記給各位參考。成功,不是偶然。

 

 03wl

圖、瑋琳的場外細節 rundown。

 04_2013.02.23-404

圖、陳佩倫醫師,右手邊長頭髮這位。

 

 

陳佩倫 醫師

 

  1. 佩倫比我小幾屆,是典型醫療過勞的受害者。剛進榮總時,輕聲細語、知書達禮,但因為同一屆的另一位住院醫師,覺得工作壓力大,情況不對,腳底抹油先溜了。佩倫一個女生,被綁在醫院,值了「一整年」的總醫師班,看著佩倫逐漸開始出現各種過勞症狀,也不知道怎麼幫她。
  2. 這是佩倫對我說的:「我很感謝你跟瑋琳學長,在我當總醫師,case 太多的時候,你會很熱情的說:哇,單子這麼多,那這幾個 angio 我們來幫忙做掉好了。」但實際上我已經忘記了,我講話一直這麼戲劇化嗎?
  3. 佩倫在「那些年」研討會,是個單純的參加者,攝影師還有拍到。我想她也沒想到,過幾個月,就變成兩個大型研討會的主要策劃人吧……。
  4. 場內的各種細節,佩倫全部都有 rundown,什麼時候燈全亮、什麼時候留小燈、什麼時候留台上投射燈,前方五個螢幕分別要顯示什麼資訊、放哪裡的訊號,全部都有。成功,不是偶然。
  5. 佩倫單身未婚,才貌雙全的女醫師不多了,現在還有機會,各位加油!

 

 05_light

圖、佩倫的燈光與螢幕控制 rundown。

 

 

06_2013.02.23-32 圖、廖婉君小姐,右手邊女生這位。

 

 

廖婉君 小姐

 

  1. 這次研討會名牌是婉君設計的。各位的姓名與單位貼紙,是她一張一張列印、一張一張貼上去的。各位的電子郵件通知,是她一封一封寫上報到編號,寄出的。
  2. 這次報到能這麼順暢,是婉君設計的流程成功所致,通知各位報到編號、把「每個人都不一樣」的資料放在信封、將「每個人都一樣」的大體積禮品放在提袋。這使得人力可以精簡,速度也達到最快。成功,不是偶然。
  3. 活動網站上面的橫幅(banner),本來我的設計蠻糟,也是她的建議才變成現在這個蠻好看的狀態。回想起來,我到底在幹嘛啊?
  4. 這是我太太。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在〈「年輕世代 優勢何在」核心團隊二三事:蔡瑋琳醫師、陳佩倫醫師、廖婉君小姐〉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ASCI 2010 Best Young Presenter Award 回顧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完稿日:2013/2/16

 

 

tn_00WinnerCertificate

 

2010年的 ASCI (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舉辦了一個很有趣的比賽,叫做 Best Young Presenter Award,從所有投稿的 Scientific Presentation 中,海選出韓國、日本、台灣、中國共五位,40 歲以下的國家代表,接連上台報告自己的研究,最後由科學委員會中德高望重的五位評審,綜合給分,評選出最後的冠軍得主。

 

這三年來,於各地演講的過程中,很多長輩對於小弟履歷表中的這個獎項很有興趣,於是趁週末,把當時的一些照片與想法做個記錄,給更多醫學同行參考。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教學文章 | 1 則迴響

小孩是個錢坑 之 那些長輩不會告訴你的事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完稿日:2013/2/14

 

「小孩是個錢坑」

 

這是今年我最深刻的體會,榮登「那些長輩不會告訴你的事」榜首,他們只會叫你快點生,但後續保養合約可要自己處理……。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小孩, 教育, 長輩 | 在〈小孩是個錢坑 之 那些長輩不會告訴你的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