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幾個重點
最近正在看這本,1986 年左右,台灣有多接近原子彈研發成功?大概是 1-2 年後可以做出原子彈,但郝柏村下令縮短到 3-6 個月,因此美國才出手的。
張憲義本人受國民黨教育,他本人的政治理念參考參考就好,但有些值得思考。
郝柏村在張憲義叛逃前,是權力非常集中的軍事強人,到了美國與台灣政壇,都蠻擔心他會政變的程度,還好後來美國與李登輝成功的卸下他的軍事職位。
張憲義認為,日本福島核災後,安倍短時間就重啟核能,與日本需要保留核能研究能力有關,因為發電核能跟炸彈核能,技術上的差異並沒有想像中的遠。
(對照廣島一堆「非核」「核兵器滅絕」訴求,是不是覺得有點諷刺。這就是攻勢現實主義的核心:大國必須生存,生存必須競爭,競爭必須發展武力,否則經濟與外交都是虛的。)
他做的簡單比喻,是「核武器級」的原料,炸彈爆炸成功率可以到 80-90%,而且反應完全,就像廣島長崎一樣,十年即可重建。
但「核能發電」級的原料經過處理,也可以做原子彈,只是爆炸成功率 50%,能量像一般炸彈一樣,不過未完全反應的鈽很恐怖,會使一整座城市被污染,長久無法重建。這就是北韓等流氓國家發展的 dirty bomb。
實際意義上來說,dirty bomb 比設計良好的原子彈更糟糕。
張憲義反對在台北附近設立核電廠,他認為台灣無法承受核災,乾脆跟中國合併,取得和平。(就說他的政治思想聽聽就好 XD)但如果台灣打算成為國際上一個小 player,維持核能武器研發能力是有必要的。
加入討論
讀後心得
這本《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看完了,什麼感想呢?
這麼說吧,羅蘭巴特提出「作者之死」的概念,認為一個作品的意義,其實是這個作品與世界的關係,並在讀者端融合完成。
作者說什麼、作者是誰、作者想什麼,其實並不重要,也不應該因此侷限作品的詮釋。
「作者之死」很恰如其分的反映了本書的困境。你可以把這種困境,叫做「真相之死」或「事發核心人物之死」。
不是詛咒張憲義怎樣,而是想表達與「作者之死」一樣的概念:「他不管說什麼,對這件事情的時代意義都已經不重要了。」
怎麼說呢?
張憲義的離開,對時代造成的轉變是巨大的,包括郝柏村大權旁落、李登輝在美國的支持下取得政權、台灣核武研發停止。
「張憲義離開」這個「作品」,其意義,是這個行為與世界的關係。這一切都已經發生了,也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後果。
數十年後的今天,張憲義再說些什麼,也沒有用。什麼都不會改變。
另外,在本書重複的語句,明顯的情緒與辯白中,你也能感受到,有許多事情,是被閃爍帶過的,而張憲義自己的政治看法、趨勢看法,也有其不一致之處。
正確閱讀這本書的角度,是把這本訪談視作一個新的作品,張憲義想要表達什麼?這些內容反映了怎樣的心理狀態?他希望這個世界記住什麼?
許多的時代公案,我們總會想:「如果誰誰誰在,能問他一下就好了。」但事實上,就算誰誰誰還在,就算誰誰誰暢所欲言,他所說的事情,對所謂真相的釐清,很可能是沒有幫助的。
這正是人類社會一個很困難的主題,《羅生門》講的就是這個。
年輕時,覺得《羅生門》就是「真相只有一個,你們每個人都在鬼扯」,但是,「真相只有一個」是小孩在信的。
《羅生門》真正想說的,是「每個人都跟你說他說的是實話,你有全部的資訊,但還是不會知道真相是什麼。」
或許,「真相已死」,事件帶來的效應,才是真實的存在。
加入討論
軍人天職是效忠最高統帥蔣經國.我們已完成蔣公和蔣總統交付的任務,「有能力,但絕不製作核子武器。」張憲義在訪問紀錄新書 -‘叛’郝柏村的國.
您好,看您的資料,似乎是張憲義博士本人,如果是的話,很感謝您親自前來留言!
關於讓台灣避免軍事強人的崛起,這部分在書中的確多次的提到。就歷史的結果來說,當我們看到今天的台灣,與今天的郝柏村,這樣的方向與結果,現在回頭看,對台灣的確是好的。
謝謝您的補充說明!
昨日剛閱畢此書,有些感想:
1.縱使張氏未不假赴美,台灣仍難以違逆美國指導下的核政策。以當時台美懸殊政軍實力,美方要檢查各項設施何難之有?誰敢攔阻?
2.郝柏村在李前總統初登大位之際,頗有延續強人政治的作為而美國早有察覺,否則憑李當時實力豈能以文人部長交換其辭去軍職,又接著辭去閣揆大位…皆可看見美國運作痕跡。
3.個人同情作者任職核研所副座後期所受的官場霸凌,此恐為離台赴美的重大推力之-。
4.張君如果以他和CIA的信任,告知美方研發進度即可,美方自有行動準則,何必採不假離去之大動作?此舉恐有職場報復意味,此乃人之常情。
5.經國先生固然主張"有此能力但不製作"(頁72),如重要設備已被美國取走,怎能謂之"有能力"(如在對岸威脅武統之際6個月內製成核彈)自保?此為“增進台灣權益”(頁76)之舉?吾莫敢以為。
6.故事主人翁離台作為,不在於有無提供具體資料予美方皆有違保密規則,這是台灣法律“紅線”,雖無奈但也必須接受。而張氏接受美方安排新職及家庭安頓,開啟人生另一旅程,此即得到若干對價彌補,至於台灣的罪刑論斷,除了接受,還能如何?
7.小結:凡世事有失必有得;義與利,公與私,小我大我之間常常天人交戰,甚難取捨。此事件或可視為台美利益之拉鋸,美國恃其實力大獲全勝,而張君彼時身份,恰為美國運籌棋子,震撼出場登上歷史舞臺,瞬然又消失於臺面下,直到今日受訪辯白,始喚醒國人記憶。兩國角力,實力懸殊…台灣人已經賣力演出,何必再論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