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關於蔡依橙
彙整
近期文章
- ChatGPT 怎麼幫你寫論文?最新趨勢介紹
- 臨床論文退稿主因:Data-Driven Writing
- ChatGPT 和 Perplexity 該用哪個?寫研究論文的話。
- 選對時間點,讓統合分析更有說服力!
- AI 持續在進化,使用者也要跟著進化!
- Preliminary study 投稿一直被退?你可能忽略了這三個關鍵!
- PGY 沒老師、沒資源,要怎麼在學術界活下來?
- 問:整理了一篇論文,高分期刊都退稿,說我的研究新穎性足夠,但個案數太少。該往低分期刊投嗎?會不會沒人看見,沒辦法發揮影響力?
- Lancet 讀者投書爭議有感 / 用 AI 該注意的事
- 問:新增 subgroup 分析與找到遺漏資料,有機會發表 updated meta-analysis 嗎?
2017 / 7 / 1
《教育扭轉未來》:值得每個父母逐行逐字讀過的一本書
讀者:蔡依橙
這本書有魔力。我的朋友,就有人看了這本書後,決定給小孩開始自學,破釜沈舟的決定。Goodreads 得到 4.15 高分!
很令人震撼的一本書。
半年前被震撼後,我覺得這樣搖搖晃晃不行,所以很快的從震撼,轉為思考「該如何行動」,這半年,我一直在找相對正確,且在風險與未來間,最適合我們家的一條路。
台灣翻譯,一樣喜歡用比較聳動的書名,像是本書副標題為「當文憑成為騙局,21 世紀孩子必備的 4 大生存力」。不過,這次出版社下的標,倒沒有偏離本書內容太多。
書中清楚告訴你,(美國的)教育,不管是國民教育或高等教育,出了什麼問題。書中清楚告訴你,出社會後需要的技能,根本在學校學不到、學不好,那為什麼我們不直接去學這些技能,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去應對變化過快的這個社會呢?
本書講得都很簡潔明白,非常不錯。
問題是,解法都只講到方向,並沒有明確的、被驗證的、低風險的成功方式。
為什麼?因為當整個社會都在錯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即使你可能獲得溢價報酬,但過程絕對是高風險的。
當這個社會的意義之網,就是全部的人走著這樣的路,你明知道這不對,但你走其他的路時,一來參考的資訊少,二來相信你這張意義之網的人,也少。
在意義之網之間的跳躍,當然具有風險,因為你首先要離開本來的網,跳躍的過程可能失手,目標的意義之網可能也不如預期。更別說,你可能必須自己織出一部分的意義之網,才能有個穩當的論述。
所以,這並不是本書的缺點,而是「世界本來就是這樣運轉的」。認清現況、擬定策略、堅持向前的人,失敗的,時代恥笑他、忘記他;成功的,我們說他有遠見。
不管如何,在這之前,先把現況看清楚,絕對沒錯的。
書簡短、有力、真切、實在,值得閱讀,也值得深思。
相關連結
看看大家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