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字的人》:紙本書出版的未來,在哪裡?

 

讀者:蔡依橙

 

 

 

 

這本是我看到顏擇雅社長(雅言出版社創辦人),在 Facebook 推薦的,就憑一句話,我連書本介紹都沒看,就直接買回來。

 

《馴字的人》是我近年讀過,講台灣出版過去、現在、未來最好的一本書。(顏擇雅)

 

拿到書後,一讀就愛不釋手,先跳著讀幾篇我有興趣的,然後隨身帶上台北,在開課後的晚上,逐字逐句地毯式讀完。

 

常看我讀書筆記的朋友就知道,我讀的幾乎都是 non-fiction,所以,當我翻開此書,發現他所介紹的主題,是文學、環保、繪本時,有點嚇一跳。「我連這些書都沒讀過,就要去看人家的編輯過程耶!」(這樣真的行嗎?XD)

 

不過,意外的有趣探險,也讓我打開了新的視野,尤其關於台灣出版界的困境,以及熱情從業人員的素質與堅持。

 

說說幾個讓我震撼的數字。(科學人的臭習慣 XD)

 

 

十年單店總銷量,最高 168 本。

 

本書內容,是根據獨立書店「小小書房」,過去十年的書籍銷售量,挑出賣最好的前十本,回顧每一本書的生產過程。其中,第一名的是《一根稻草的革命》,十年共 168 本,第十名則是《地球使用者的樸門設計手冊》,十年共 98 本。

 

這數字很令我驚訝,一間實體書店,經營十年,賣最好的就 168 本,而且看接下來幾名的分佈,也是冪次長尾分佈,簡單作個算數就知道,單獨靠賣書,不太可能維持營運。課程、活動、其他企劃加一加,才有可能。

 

這數字為什麼會嚇到我?

 

在我的部落格,有「你沒損失、可做公益」的 4% 購書回饋金捐贈公益的計畫,至今捐出 39455 元,回推計算,網友們約共買了將近 100 萬的書。(這不包括先存在「下次再買」清單中,之後再買的朋友。)

 

因後台查詢不易,一次只能查一個月,我印象中,每次介紹書,之後從連結購買的,最多也才 70 本,接著就是 20-50 本這個等級,多數其實都在 10 多本而已。本覺得都沒破百,沒什麼意思,很妄自菲薄。

 

看到知名獨立書店要十年總銷量前 9 名才能破百,我真的為自己搞不清楚行情而感到不好意思,也很尊敬他們在這麼艱困的環境,還能堅持理想,繼續經營。

 

 

連鎖書店進書量,暢銷書 300-500 本。

 

書末,特別訪問大雁文化董事長蘇拾平,其中提到,Costco 這樣的量販店也會進書,當然量販店的書,品項不多,都請經銷商挑暢銷好賣的。選中的書,一次進 300-500 本,「比整個金石堂進得還多」。(第 314 頁)

 

這句「比整個金石堂進得還多」,讓我有被雷打到的感覺。

 

那個曾經到處都有的金石堂,那個現在努力辦會員、給喝咖啡、裝潢也很方便現代、請了不少工作人員的金石堂,那個文具跟禮品區越來越大,想辦法活下去的金石堂,那個現在總共有 42 家店的金石堂,即使是暢銷書,總量都可能在 300-500 本而已。

 

簡單估計一下每本書能賺多少錢,乘上 500,就知道這本書鋪東鋪西、移來移去、上架下架,就算全賣完,收益對上全台灣連鎖的規模,也有點辛苦。

 

有人可能會說,但書局不是只賣這本啊,還有其他暢銷書,還有其他冷門書,那些在架上的,也多少會貢獻收益。

 

但本書也提到,網路書城才真正是長尾市場,品項接近無限,上架成本極低,甚至還能下訂後才進書寄送。要找一本冷門書,消費者會到書局找,還是上網搜尋?

 

價格敏感族群,有可能在書局看,拿手機拍個封面,然後上網買;相反的,你要找到在網路上看到書,會特別走去書局買的人,相對不容易。更別說,實體店面的租金、人事成本,對上便宜許多的網路空間費用,以及 24 小時全年無休的營業優勢,我都不忍心再比較下去了。

 

 

為什麼「書」市場會變成這樣?

 

這是個所有人都在找答案的大哉問,但我認為這個答案應該是反過來說的:「為什麼過去書會那麼好賣?」

 

會不會其實書的市場份額就是這樣,只是過去在一個特定的時空中,書產業因為掌握了科技時間差,獲得近乎壟斷的地位?

 

人類的學習,本就有聽覺、文字、圖像、動畫、實作等面向,靠著「文字閱讀」就能吸收知識並馳騁想像的人,佔少數。

 

以我來說,就是偏實作與圖像的類型(所以喜歡打電動跟看漫畫),即使經歷過嚴酷的升學鍛鍊,出社會後還硬逼自己建立讀書習慣,說真的,讀書還是常會睡著,跟一些愛書朋友,讀書越讀會越 high,截然不同。

 

(這也是為什麼我選放射科的原因,因為在實習的時候就發現,我對圖像式、操作式、分析式的思考比較在行。這也延續到新思惟的課程風格,重視視覺、互動實作、分析式的內容。)

 

過去,就說我們國小國中的年代好了,電視有空間限制,且三台被控制,又是單向傳遞,不是你想學什麼就有什麼,網路根本沒出現,出現後也不普及,想拓展視野,只有到書局去走走逛逛,翻書買書。

 

網路出現後,文字開始可以在網路上傳遞,優質文字漸多,隨著頻寬增加,圖片逐漸變多,現在連影片也多了。

 

因此,小學時候,想初步認識「以色列」,就只能到書局去找書翻書,才有機會拓展視野,平價書多為純文字,少見黑白圖片,一有彩圖,那可是珍寶。書店不只是賣書的,他還是每個社區鄉鎮的知識站,讓人有機會看到世界!(然後就人人都看了《瀛寰搜奇》這種書 Orz)

 

出社會後,有了網路與維基百科,想認識以色列,就上去查,大量文字、彩圖、超連結,全部免費且立即可得。

 

現在是全民上網的寬頻時代,想認識「以色列」,直接上 YouTube 搜尋關鍵字,兩倍速觀看羅胖講猶太復國主義為什麼會成功袁騰飛講以色列的重要戰役,或天下實際去以色列拍給我們看的生活、教育與科技現場,都更為直接。影片在一個小時內,就能傳達以色列人的精神、堅持、強悍、長相、城市樣貌、自治區的隔離牆,用再多的文字,都很難達成一樣的效果。

 

書本還是有其特殊價值,在於高品質的分眾深度資訊,其根基,是過去建立起來的全球書本產業系統。

 

就以《西方憑什麼》這樣的深度好書來說,作者 Ian Morris 想整理他的想法與概念,比起做影片,寫書比較快,出版容易,能涵蓋的資料多,論述更深。

 

又有顏澤雅社長這樣的文字熱情者,在說著不同語言的國家,積極選書、找團隊翻譯、重新編輯整理過。全世界建立起來的書本消費族群很容易回饋從作者、出版、代理、翻譯、製作到物流的完整體系。作者不需要為了顧及銷量與成本,而在深度上有明顯妥協。

 

相對地,你很難期待會有人去做一部影片,跟你傳遞《西方憑什麼》一書這樣的深度概念與知識。做點簡介或許可以,但要做整本書的知識量,就不可能了。真做出來,商業上也無法回本。

 

 

本書哪裡好

 

這本書,拓展了我對台灣出版現況的瞭解,更讓我認識到,即使環境困難,依然有人認真經營著獨立書店、認真地看待每一本書、認真地看重文字的力量。你可以很容易地從本書的封面、手感、企劃、實踐、校對、訪問內容等等細節,深刻感受到熱情與專業。

 

如果這 10 本書您剛好又有讀過,一定更有共鳴。我只約略看過第三名的《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但因為當時年紀輕,加上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文學疏離症,說真的,我沒讀懂。

 

一本不熟悉領域的書,在認真的企劃、採訪、編輯下,能刺激我這麼多的思考,這書當然值得。

 

而且,我是在看完後,才知道,原來這本書定價 580 元,比多數的書都高上不少。值不值得?當然值得。但如果放在書堆裡,比封面、比價格、比內容,會脫穎而出嗎?可能很難。

 

書的未來在哪裡?在這裡。編輯團隊已經身教給我們看了。

 

用熱情與專業,做出質感;為讀者創造思考與知識價值;用社群推薦與信任關係,避開價格紅海,避開注意力競爭的紅海。

 

我想,不只是「寒冬未盡的出版業」如此,所有成熟且過飽和的產業,都該是如此,像是醫療業

 

 

相關連結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出版業, 寒冬, 小小書房, 書市, 書本市場, 獨立書店, 紙本書, 編輯, 衰退, 閱讀, 顏擇雅, 馴字的人。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