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你,真的認識美國嗎?

 

讀者:蔡依橙

 

 

 

 

閱讀這本書的背景

 

因為準備剛過去的這場演講「台灣如何蛻變為海洋亞洲國家:跳出歐美/中華史觀,尋找自己的歷史新座標?」花了不少時間。

 

畢竟我不是歷史本科,就是個業餘讀者,只是很早就訂了全套的八旗「興亡的世界史」,而八旗老闆富察希望我聊聊對整套書的一些個人想法,於是訂了這個題目。一開始我覺得,在選舉期間講這麼直白的主題,還有點擔心。但想了一陣子,既然我自己最近的歷史觀念的確是如此,不如就當成個挑戰,試試看吧。

 

準備過程花了蠻多時間。我構思了大概半年,在最近一個月,盡快把還沒讀過的幾本,都全部略讀過,想抓到整套書的感覺,並在一邊觀察台灣政治現況時,做一個比較好的交互融合,希望讓每個人都能聽得懂,且有收穫。

 

最後,看來演講結果是不錯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原來的演講連結,我更新了一些現場的討論整理、照片,以及感想。

 

 

 

 

這本書,正是我在準備過程中,決定從略讀轉精讀的一本。而我先寫些閱讀的背景,也是特別向這本書的寫作風格致敬:「從生活講到歷史,輕鬆中帶入重要概念。」

 

 

興亡的世界史 這樣寫也可以?

 

誠如在演講當天所說,「興亡的世界史」的策展是有架構的,但他並不企圖去涵蓋所有人類的歷史,而是針對一些「很有意思的視角」,去做歷史普及的介紹,並給當代讀者一些啟發。這些視角,往往是近年研究的結果,或作者本人獨到的研究成績。

 

例如說,這本講美國,請不要期待他能把整個美國史都講清楚,那不是這套書的目的(事實上我也認為那不是一個務實的目標),而是選擇一個特定的主題加以介紹:「究竟美國是怎麼從那種什麼都只信任自己,不信任集權聯邦政府,連槍都要自己買的庶民文化,變成今天全世界最強海軍與空軍的軍事大國?」

 

在這點來看,八旗的台灣中文版,比日文原版多了精確的副標題:「庶民文化的精神與戰爭世紀的轉變」,是很用心的策展。

 

更特別的是,這本書的作者的專長是文化,而非歷史,所以行文走筆非常好懂,甚至好懂到我都替他擔心,「你這樣寫會被歷史學者罵說不專業吧!」看作者在後記中,自謙「才疏學淺」「思慮不周」「可能招來政治學與歷史學界的批評」,就知道應該真的遇到許多並不友善的評論。

 

簡單說,這本書很好讀,但放在一套歷史書中,會顯得比較「特殊」,而這也說明了講談社在策展這一套書的時候,刻意保留給作者們很大的空間,達成「多元」與「跨學科」的豐富性,這正好也是閱讀這套書的樂趣。

 

拿到新書的時候,你永遠不知道這個作者、這個主題,將會帶來怎樣的衝擊,那種不固定風格,無法完全預測的感覺,也很「世界史」。

 

 

你真的認識美國嗎?多一個日本角度,更清晰。

 

作為一個日本學者,本書作者看美國的角度蠻特殊的。

 

台灣由於過去蔣政權是受美國扶持的,社會總有「來來來 來台大 去去去 去美國」的價值階梯,認為美國什麼事情都是好的。如果你也隱約這樣認為,這本書蠻可以協助你用一種聽得下去,但卻截然不同的觀點重新去看美國。

 

像是作者生井英考認為:雷根總統其實是個草包,會把自己演過的戲跟真實的國際政治搞混,而選出他來的美國選民更是草包到莫名其妙,但也因此,雷根的確稱職代表了當時的美國。(高雄市民表示:) 或者,萊特兄弟的神話近年逐步消退,而作者清楚的介紹了為何萊特兄弟的名聲不是很好,以及在這個故事中我們能看到的,美國最原初的庶民精神。

 

跟台灣比較有關的,則是麥克阿瑟將軍為什麼在二戰期間格格不入,他的價值跟行為,為什麼比較接近一戰風格。以及美國為何決定動用原子彈,這個決定事實上和美國空軍獨立過程有關,因為地毯轟炸的視覺震撼力,在大眾媒體有相當強的傳播力,對空軍取得權力有幫助。

 

如果你對以上的美國名詞都略懂略懂,但卻好奇到底作者是用怎樣的脈絡跟交互關係去把這些點串起來,而且串成你沒聽過的故事,那這本很適合你。

 

如果你對美國的軍事現況還有補習的需要,那我比較推薦你另一本八旗出版的書,《基地帝國》。

 

又,如果你看了這本書,覺得作者那種「不是那麼喜歡美國,但又瞭解美國,然後作為學者又要聲稱自己反戰」的複雜態度有興趣,建議直接直球對決,看看《大東亞戰爭肯定論》。

 

想瞭解台灣的今天為什麼是這樣,未來又該往哪裡走,美國、日本、中國(ROC+PRC)都是我們必須去瞭解的,尤其在他們各自的立場,是怎麼看事情,瞭解了這點,我們才能務實地找到台灣未來之路,並藉由每個機會,強化自己。

 

 

相關連結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八旗, 庶民文化, 戰爭, 空中帝國, 美國, 美國的二十世紀, 興亡的世界史, 蔡依橙。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