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穀》:能稻米歸稻米,政治歸政治嗎?不行。

 

讀者:蔡依橙

 

 

 

 

穀物為何稱霸全球?

 

這本書我很喜歡,全書充滿了許多對既有思考的挑戰,雖然書寫方式比較學術,但如果習慣這種寫法並能閱讀的話,收穫會相當多。

 

本書從一個問題開始,也就是能提供人類熱量的作物那麼多種,像是馬鈴薯、扁豆、花生等等,但人類的農業社會與早期國家,為什麼幾乎都匯聚到稻米與小麥這類的穀物?

 

根據新近的研究推論,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只有穀物能夠做為徵稅基礎,可分割、可估算、可儲存、可運輸,且同時收成,收稅官省事得多。(160 頁)

 

其他的作物沒辦法同時具備這些特性,例如馬鈴薯,成熟也很快,但之後還能放在原處儲存一到兩年,在需要的時候才被挖出來,如果收稅官或軍隊前來掠奪,還必須一顆一顆去挖,徵集效率、運送效益、熱量價值都不如穀物,還更容易腐敗。

 

穀物「長在地表以上」,可同步成熟,看一眼就能估算可以壓榨多少 收多少稅,在早期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很快地統治階層會發現,限制(或稱鼓勵) 人民只能種穀物,在奴役、榨取、掠奪上,都方便許多。

 

 

早期國家的形成,延續至今天的我們。

 

從穀物出發,本書也質疑了很多對早期國家的想像。

 

例如,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並不是如今日的一片乾地,在當年的氣候條件,是片巨大的濕地!

 

又例如,東西方都有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衝突,農耕文明的階級明確,其本質就是統治階層利用穀物壓榨一般民眾,並使之「固定在土地上」,容易奴役與管理,才能供應統治階層奢華的生活與宏偉的建築。

 

遊牧文明持續移動,營養與健康狀況較好,體態較佳,對他們來說,農耕文明就是很好的掠奪對象。

 

因此,遊牧文明往往對農耕文明造成很大的壓力,最後都是農耕文明統治者,更大程度壓榨底層農業人民,繳錢給遊牧文明換取和平。而農耕文明通常會用另一套自我感覺良好的洗腦說法,寫在史書上,並持續在文字上醜化「北方的野蠻人」。

 

像是漢帝國給匈奴、宋帝國對遼的歲幣,經常被包裝成「貢賜」或「追求和平」;對於這些「異族」,史書留下的都是負面形象:像動物一樣無禮、蠻橫、不受控制。

 

花錢消災之外,農耕文明經常以「築牆」,來隔絕遊牧文明的侵擾,但同時,也是要避免大量邊境的農民出走,尋求遊牧文明的庇護。

 

因為遊牧民「一般來說,營養狀況更好,壽命也比大型農業國家人民的更長。中國始終不斷有人逃入北部草原的地域,而且他們毫不猶豫地讚揚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優越性。同樣也有很多希臘人和羅馬人加入匈人和其他歐亞大陸中部民族的行列,而且他們生活不但過得更好,並比在祖國時獲得更好的待遇」(268 頁)。

 

中國的萬里長城,以及現今的網路長城、金融管制,隔絕的,是境外勢力對統治階層的威脅,但也是統治階層避免人民大量外逃的柵欄。

 

中文說「士農工商」,「商」排最後,且整個文字體系中,抑商、反商的詞彙很多,對農民的歌頌不少,這是因為農民好管理、好徵稅、好壓榨、好綁定在土地上,但商人流動性太大,資產多樣化且複雜,課稅非常困難。統治階層希望形塑一種「農為貴」的社會氛圍,才有助於管理與控制。

 

 

考古學英雄時期

 

書中也提到,我們去博物館看到的那些雄偉建築、華麗雕刻,看似文明鼎盛的遺跡,但實際上當時的民眾被壓榨得可能更凶,且社會不平等更厲害。相反的,許多根本沒留下遺跡的文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更平等,生活也更健康富足。

 

之所以我們會認為吳哥窟、兵馬俑、雅典神廟等偉大,只是因為他們徵集了大量的人力,用不會腐朽的困難材料來凝結當時的華麗。但這些文明幾乎都會崩潰,主要的原因跟人畜密集造成的傳染病、過度壓榨導致人口移出、統治階層無力應對大地生產力的衰竭等有關。

 

那些被認為生活在鄉野間,沒有文字保留的野蠻文明,或許過得更好。因為「文字」一開始,就是為了管理、控制、徵稅、記錄掠奪品而生。被拿來講故事、說道理,是徵稅記錄之後很久,才出現的應用。

 

我們常感嘆,曾經華麗的古文明「崩潰」了,不過,這可能是統治階層的看法,對生活在當時的一般人,崩潰或許是「解放」。

 

用這個角度來看中國,那些令人驚嘆的大機場、快速建成的高鐵、瞬間蓋成的高樓大廈群、大國崛起的論述、70 週年的首都閱兵,對照貴州連續五年只能吃白飯,導致嚴重營養不良的吳花燕女大學生,究竟是華麗盛世,還是窮苦地獄,或許我們都能重新思考。

 

 

相關連結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反穀, 國家, 小麥, 政治, 水稻, 糧食。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