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口》:你真的認識 1980 年代的臺灣嗎?試試這個。

 

讀者:蔡依橙

 

 

 

 

這本小說《焰口》很不錯,對我來說,補足了那些小時候,大人口中隱隱約約提到的臺灣社會黑暗面。

 

為什麼在 1980 年代,講到刑警的時候,大人流露的眼神,並不是「正義的化身」,而是一種複雜而深沉,避而不談的苦澀。更別說黑道,是連談都不喜歡談。

 

為什麼今天臺灣說到砂石,就是大生意、水很深、別亂講話的領域。

 

那些即使在私下親朋好友泡茶的場合,大人們也不說的,是怎樣的臺灣。

 

臺灣有部分的選民,一直很懷念臺灣錢淹腳目的年代,認為那時候,治安良好、雞犬相聞、人人守望相助、股市一片大好、警察是人民保母、黑道有情有義。

 

真的是這樣嗎?還是他們的記憶扭曲了。

 

跑社會線、警政線十多年的專業記者,用虛構的角色、說出相當逼真細膩的情節,讓現在的臺灣人,認識過去那個所謂的「美好年代」。

 

很多時候,歷史感要從小說裡頭找才有。

 

以作者想寫的 1980 年代來說,太多的警察跟黑道,現在還在世,或至少他們的勢力依然存在,直接寫故事,要不是被滅口,就是被告到翻過去。

 

用了假名、虛構故事,連縣市長、議員都經過性別與資歷變造,但體驗卻更為真實。

 

事件或許不全是真的,但感覺是真的。閱讀的時候,很能讓讀者體會那個年代的獨特氛圍與脈動。

 

是的,那是一個狂飆的年代,但特別屬於一群敢於超越法律,將生命與道德感豁出去的狂人,不管他的職業,是黑道、是警察、是政治人物、是酒店工作者,要有這樣的特質,時代才屬於你。

 

作者在序裡也提到,這樣的警政紀律敗壞,大致終結於周人蔘案與白曉燕案。小說的書寫,或許是他想為那個時代留下些什麼,也為狂飆氛圍中那一點點僅存的真心、善良、堅持,致敬。

 

雖然,跟時代的巨大漩渦相比,那真的只有一點點。

 

 

相關連結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1980, 八零年代, 刑警, 林慶祥, 焰口, 老大, 角頭, 警察, 議員, 議長, 黑道。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