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the 法》:終於,我們有本容易吸收的,給臺灣大人與孩子們一起讀的法律入門書。

 

讀者:蔡依橙

 

 

 

 

我自己讀完這本後,很喜歡,拿給國二的女兒看,她翻沒幾頁就說好看,昨天晚上幾乎都在讀。一邊讀案例,也發現網路上有影片版本,是由視網膜主持,同樣的插畫家,所畫的內容。

 

 

 

 

不過,他很快的發現,網路上的影片只有 8 個案例,書上的 9 和 10 兩個案例是沒有的。於是他認真的把書裡的兩個案例接著讀完,然後再回頭把前 8 個案例,書上的補充也讀完了。

 

我問她,你覺得這本好看,為什麼?

 

她說:「因為裡頭都是她本來就想進一步知道的事情。」例如:因為自我防衛而不小心把歹徒殺了,為什麼不是無罪?這類的爭議案例。

 

 

 

 

而書本比影片又多了什麼呢?她想了一下,說:「像是違法取得的證據就不能用,書裡有進一步說,其實是要看情節輕重跟公共利益,並不是全部都直接不能用。」

 

我聽了蠻欣慰的,孩子真的有學到。而且國中的女兒已經開始理解,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有許多灰色地帶,必須用比例原則去仔細判定。

 

這就是新時代孩子的學習吧,在插畫、影片、文字中交錯,他們自然會獲得整體的概念,這也顯示出製作團隊在跨媒體呈現上,針對不同的媒材,作個別規劃,卻仍有整體架構的用心。

 

 

這本書是誰做的?講什麼?

 

這本書,是公共電視、法律白話文運動與時報出版共同合作的結晶,精選 10 個真實案例,隱去當事人名字,用白話文描述過程與判決,並做法律角度的說明,配上很有風格的插畫,使用鮮豔誇張的顏色,讓青少年都能讀。

 

這是個很棒的嘗試,也是臺灣正在進步的一個徵象。過去數十年,臺灣一直在進行民主化的過程,軍隊國家化,就是把本來聽命於一人、聽命於一黨的軍隊,還權於民,讓國軍,成為全民的國軍。

 

探討黃國章服役過程受虐致死案的《少了一個之後-孤軍》,最終鍥而不捨的黃媽媽陳碧娥,在多年的努力後,海軍司令黃曙光,在事件 23 年後,公開代表海軍,向家屬致歉。

 

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事情,國民黨軍隊因為擁有武力,就擁有權力,槍桿子裡出政權,一上基隆港就沿路殺。但現在的中華民國國軍,在多次政黨輪替後,把自己定位成家園的守護者,經費來自人民,兵力也來自人民,如果讓把兒子託付給軍方的媽媽失望了,自然應該道歉。

 

 

而這本《What the 法》,就是法律體系開始走入人民的過程之一,法律將從宰制人民的工具,變成屬於人民彼此互助的共同契約,許多有志之士,一起親切且耐心地說明,讓更多人親近、更多人閱讀、更多人思考:這是屬於我們的法律系統,我們一起來了解他。如果有不好的地方,我們覺得不對,也可以一起來改變他。

 

例如,第 140 頁處就提到,以 19 歲的人來說,刑法滿 18 歲就要為自己負完全責任,卻在民法裡被剝奪了自行簽約的權力,也不能投總統票,這太奇怪了?於是,臺灣也逐漸朝著 18 歲完全成年,並享有完整公民權的角度在修改中。

 

 

閱讀中看見的細節

 

這本書在很多細節,都能看見作者群的用心。

 

  • 精選的 10 個案例,都很有討論價值,甚至好幾個都是社會輿論討論熱點。
  • 案例中,青少年會有興趣,也有需要的議題不少,例如兩情相悅與性侵的關係、國中生可不可以告學校、遇到恐怖情人有哪些資源可以保護自己、親密關係影片被公開該怎麼辦?
  • 插畫風格,雖然小朋友都會笑著說很醜,但其實他們都會去細看,像是我兒子很快就發現了封面上的皮卡丘元素。整體來說,很有風格,也親切好懂,鮮豔的顏色更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
  • 雖然用的都是真實案例,但相關事主都用化名,避免對當事人的二次傷害。
  • 介紹案例、輿論思考、法官判決、思考理據、相關延伸,架構非常完整。

 

 

 

 

很高興臺灣有這樣的書

 

在臺灣這樣翻譯書仍是市場主流的環境,認真做一本給孩子們看的「本土書」,是不容易的,就像我在推薦《超級工程 MIT》時所說的:

 

很高興等到了這一天,我們不再只能仰望外國,依賴翻譯。而能仔細的看見我們居住且深愛的土地,那些用心做出世界級成績的人們,以及他們的作品。

 

這次我也想說,

 

很高興等到了這一天,在政治民主化之後,臺灣有一群有心的人們,帶著所有人一起認識,這個屬於我們自己的法律體系。這是我們一起在這個島上生活,所共同依賴的架構。法律不只保障有權有勢的人,他還保障在這塊土地上,像你我一樣的,所有的臺灣人。

 

 

相關連結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what the 法, 公共電視, 孩子, 小孩, 時報出版, 法律, 法律白話文運動, 視網膜。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