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3:哥倫布大交換創造的新世界》:有很多事情,或許要幾百年後,我們才能知道為什麼。

 

讀者:蔡依橙

 

 

 

 

書名 1493 是怎麼回事

 

書名 1493,是基於歐美人從小讀歷史,熟記的 1492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延伸而來的,意思就是,1492 年之後,世界有那些改變。

 

作者 Charles C. Mann 查爾斯·曼恩之前也寫過一本 1491,意思就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真實的美洲是什麼樣子的。我在部落格上也分享過一些自己的心得。

 

 

這兩本都蠻有意思的,閱讀的過程,能拓展很多知識,也促進許多思考。其實 1493 這本,衛城在 2013 年就出版過,這次重新整理再出,光是從兩次的書名,就能看出時代的改變。

 

 

或許八年前的臺灣書市,「世界史」是比較夯的詞,感覺很有國際觀。而 2021 年美中貿易戰後的世界,大家對於殖民、貿易、物種比較敏感,而哥倫布大交換,也開始成為普遍被接受的名詞。

 

關於這篇心得文的標題,我自己又取了一個中文書名,是從英文原書名直接翻譯過來,也是我認為最能把握本書精髓的文字。因為我不需要為銷量負責,所以比出版社編輯更自由,可以任性自己訂,哈哈。

 

 

一個書名 各自表述

 

以上不同版本的中文書名,「一個書名,各自表述」,也呼應書裡的其中一個主軸:「同樣的歷史人物,在不同的族群,會因為不同的目的,而做出不同的論述,並留下不同的面向。」

 

第一章「兩座紀念碑」,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第一個是哥倫布,其高度爭議性我們大概知道,而另一個作者舉的例子,則是位於離我們還算近的馬尼拉市中心公園,一座沒什麼人注意到的「雷加斯皮與烏爾達內塔」紀念碑。紀念碑的視覺形象不見得與歷史事實相符,而只是反映現在的有權力者想強調的價值,而紀念碑的建立更是高度政治性的,是為政治服務,而非為歷史服務。

 

作者的確對亞洲有蠻深入的了解,書末也提到鄭成功,在臺灣被蔣氏王朝強調其「反清復明」以和其「反攻大陸」論述呼應,在中國,則被中共拿來支持「臺灣為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虛假論述。

 

有意思的是,鄭成功打南京失敗後,安居臺灣,下詔「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基業。……承天府安平鎮,本藩暫建都於此,文武各官及總鎮大小將領家眷暫住於此。隨人多少圈地,永為世業。」也是因此,連橫的《臺灣通史》才把東寧國編入建國紀。(這段感謝 Edward Ko 學長分享)

 

 

現在回頭看,這跟兩蔣明知道反攻中國無望,只好在臺灣住下來,從 1950 年 3 月起,實質上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國家的台灣現況,真有非常多相似之處。

 

只是鄭家王朝的國名比較清楚,就是「東寧」,而我們現在這個國家的名字,還在演進中,常見的有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臺灣)、中華臺北、中華民國臺灣。

 

都是同一個政治實體,但不同的名字,就重視了不同的論述主題,也投射了不同的想像。這種複雜的折射,正是讀歷史最迷人的地方。

 

 

書的內容與個人評價

 

書本身蠻精彩的,尤其作者會從菜園、歌謠這種小地方,去帶出廣大的物種交換世界史。而作者最後用 60 頁的篇幅(逃亡者的森林)講美洲逃亡奴隸建立的眾多部落,以及終章回到菲律賓作結,也呈現了他深刻的人文關懷,我個人很喜歡。

 

這本書的缺點:跨距過大且零碎,可能源自於其先天侷限。

 

根據作者自述,他很喜歡 1972 年克羅斯比所寫的《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一書,自己後續也做了很多閱讀,認識克羅斯比本人後,也持續催促他根據近幾十年的新研究,寫個新版。而克羅斯比沒這個打算,被煩很久後,回他一句「你怎麼不自己寫」,於是作者查爾斯·曼恩就真的自己寫一本。

 

所以,《1493》這本書,是在哥倫布大交換的原創作品之上,所做的更新,這些更新不能重複原作的內容,但又要有個前後連貫的架構,這導致了閱讀過程,難免會覺得跨距過大且零碎。

 

不過,知識的獲取本就有「系統性拓展生長」(讀教科書),與「大量碎片自行組合」(讀考古題與共筆)兩種形式,我在大學理解這件事情後,對於這兩種知識取得過程變得都能接受。

 

比較困擾的,其實是閱讀時的周邊搜尋過程,因為作者真的做了太多的中南美洲田野調查,他講的很多村落,用 Google Maps 不一定找得到。

 

像是本書寫得很棒的結尾,提到布拉拉考,這個在菲律賓,西班牙巴斯克人雷加斯皮第一次看見明帝國時代的海上商人,也就是亞洲人、歐洲人、非洲人第一次交會的地方,那個未完成的度假村 Telma’s Paradise (p. 481),就沒辦法直接找到,只能用低解析度的衛星圖,根據作者文字與圖片的細節,自行移動、對照、搜尋,而且到底我找到的這地方是否正確,也無法確認。

 

 

 

 

 

閱讀 vs 人生與教養

 

這幾年讀書的心境開始轉變,因為自己的預期生命已經過了一半,進入下半場(臺灣人平均壽命約 80 年)。除了自己的發展之外,更有興趣的,是我的孩子們所要面臨的世界。他們所在的世界,是怎麼變成這樣的,未來又會往怎樣的方向走去。

 

而《1493》這本書,告訴我們,有太多的歷史進程,在那個當下,即使哥倫布本人、雷加斯皮本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努力代表了什麼意義,所作的事情會造成什麼影響。他們關心的,只是在自己有限的視野中,以及所在意的人生價值觀中,所作的決定。

 

是經過了幾百年後,藉由科學、考古、跨領域研究大量累積,我們才知道,原來這樣的物種大交換,促成了愛爾蘭種馬鈴薯,也促成了之後的愛爾蘭大飢荒,促成了美洲今日的人口基因樣貌,也促成了美國北部與南部不同的產業發展與種族觀點。

 

全球化帶來的外來事物與衝擊真的那麼不好嗎?如果沒有外來種,臺灣不會有原生於墨西哥的番薯,也不會有在長江流域附近被馴化的稻米。但外來種,也造成了嚴重的危機,如:小花蔓澤蘭、福壽螺、紅火蟻、介殼蟲等。

 

在歷史的洪流中,對錯不是顯而易見的,但為了每天的生活,為了自己和下一代,努力解決著每個眼前問題的人們,並在這個過程中把各種外來物內化成自己一部分的人們,代表的正是智人這個物種最珍貴的價值。

 

我常跟孩子說,其實我們認為很典型的許多日本食物,歷史其實不久,也非日本起源。例如來自西班牙卡斯蒂亞王國的長崎蛋糕 Castella,例如日本戰敗後從美國大量引進的美牛造成的平價牛丼連鎖,例如從赤貧狀態的鐵板與麵粉開始興起的文字燒,精緻化成大阪燒、廣島燒,甚至鐵板燒。

 

歷史有太多的機遇和偶然,我們在短短數十年的生命中不見得能看懂。所以,努力過好每一天,盡力去閱讀、認識、思考、實踐,創造你認為最好的自己、最好的人生,這樣就行了。

 

我自己,也在這個閱讀過程中轉變,從聯考時代講求效率與正確答案的舊物種,希望能轉化成更適合多元時代,更快速進化,並更具有包容性的新物種。

 

 

相關連結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1493, 哥倫布, 哥倫布大交換, 教養, 殖民, 滅絕, 物種, 衛城。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