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熱蘭遮》:我們該怎麼跟孩子講鄭成功?

 

讀者:蔡依橙

 

 

 

 

讓人看不懂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在我們這一代,是以民族英雄的角色出現的。但神奇的是,中華民國說他是民族英雄、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定他為民族英雄,連日本人,也說他是民族英雄,天啊,國姓爺您還真吃得開。可見鄭成功的故事一定有相當多的面向,可供完全敵對的各種政權,自由提取,做政治使用。

 

中華民國愛他,因為他與中國國民黨一樣,有著從中國被迫轉移到台灣,力圖中興的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愛他,因為他正是明朝政權的延伸,跨海驅逐外國勢力(荷蘭人),收復台灣,在目前的中國論述中,台灣就是被美帝這個外國勢力帶壞的。日本愛他,因為他有一半的日本血統(媽媽),受過日本教育,是個增進台灣人認同日本的好圖騰,統治好用。

 

 

 

小五社會課講歷史:國民教育困境

 

小學五年級社會課,從荷蘭講到鄭氏家族,再講到施琅攻台。女兒看著大量的專有名詞,覺得很難,背不起來,屢寫屢錯,很挫折,於是找我求援。

 

要特別說的是,我們過去多次台南旅遊,托寶可夢熱點的福,不管是延平郡王祠、安平古堡(熱蘭遮城)、赤崁樓(普羅民遮城)、四草大眾廟的荷蘭人塚、台江內海的今昔變遷,都去過,也都說給孩子聽過。所以鄭成功、荷蘭人、熱蘭遮城,對她並不陌生,但為什麼還是遇到困難呢?

 

這就是國民教育的極限。

 

 

國民歷史教育的優點與困境

 

一來,對每個國家來說,國民教育是政治的延伸,是低成本普及歷史教育的首選,正因為錢是國家出的,不管是日本、中國、中華民國,一定必須先採取一個意識形態。這意識形態就會使得下筆前必須篩選,最終的故事必須暗示一個價值。導致史實遭到第一層的選擇。

 

當政權選擇支持鄭成功代表的忠肝義膽與光復台灣立場時,你就沒辦法客觀說明鄭成功的殘暴個性,才是導致施琅叛逃的原因;也必須醜化鄭芝龍,忽略鄭芝龍其實被招安後本有機會過得不錯,是因為鄭成功長期率眾抗清,使他爸爸失去招安價值而死。

 

事實上,鄭成功或可說「忠」(他對明朝的認同並不是沒有動搖過),但鐵定不「孝」,畢竟他害死了自己的爸爸。

 

二來,國民教育是給孩子學的,海盜時代兩軍交戰的斬首、活體解剖、釘十字架、割去手腳五官、圍城戰造成的人道危機,都不能講。

 

這導致整個鄭成功趕走荷蘭人的戰役,就只能剩下「從鹿耳門水道滑進去奇襲」能講,後續九個月的兩軍補給戰、彼此犯下的錯、間諜鬥智,以及鄭成功快速吸收荷蘭建築工事優點,建築新月堡拿下烏特勒支堡關鍵要地,讓揆一(Frederick Coyett,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台灣長官)發現防守無望,決定投降,這些都沒辦法提。

 

 

如果你想給孩子更生動的完整補充

 

一個去政治化的鄭成功故事,該怎麼說?當然是根據「史實」來說,根據「人性」來說。這本《決戰熱蘭遮》,就是很棒的素材。

 

《決戰熱蘭遮》曾在 2012 年由時報文化出版過,最近因為作者歐陽泰的《火藥時代》上市,《決戰熱蘭遮》一起再版,湊成套書,換上一個我個人更喜歡的漂亮封面。

 

 

 

 

這本《決戰熱蘭遮》真的好,歐陽泰收集了許多台灣、中國與荷蘭的珍貴史料,尤其荷蘭東印度公司保存的各式文件與會議記錄,交叉比對,再旁及過去各派學者的論點,選擇他認為最合理的解釋(有爭議的他還會明白跟你說),重建當年這場讓荷蘭東印度公司丟失最大殖民地的戰役。

 

而且最酷的是,他是用「故事」的形式來寫,不是課本式的重點條列,不是吊書袋的學術語言。所以,你可以清楚看到每一個人栩栩如生的個性,他們的開心、他們個性的弱點、他們陷入絕境的反應。

 

 

對台灣的意義

 

上次出版的 2012 年,是中國國民黨執政的年代。這次 2017 再出,台灣已經啟動轉型正義,重新仔細地審視過去,戰後「中華民國在台灣」的黨國體制、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之外,事實上,整個社會也隱約開始重新思考「我們到底是誰?」

 

「我們到底是誰?」很難有簡單快速的答案。戰後主流的民族認同路線,已經過時,我們也從世界各地的故事知道,單一的民族認同,往往造成嚴重的歧視、壓迫,甚至戰爭。土地認同也很麻煩,有些人住這裡,但只是要用台灣的健保與言論自由,行為卻是一再地傷害台灣、貶低台灣人。國家認同更無奈,到底我們要認同的,是那個國家?

 

 

不管最後我們要形成什麼認同,先不帶政治色彩,重新認識台灣曾經發生過的事,是非常重要的。

 

本書厚達 460 頁,但實際讀起來並不辛苦,故事跨越日本長崎、福建沿海、反攻南京、澎湖中轉、進攻安平、雅加達求援,信手拈來,講大視野氣度恢弘,講裡頭的每一個人的遭遇與決定,也絲絲入扣!

 

 

很有趣的幾個細節

 

以下分享一些細節,讓大家一起感受,專業史學者,用史料說故事,到底可以說到多有趣!

 

  • 在台灣的論述中,往往認為鄭芝龍不如鄭成功,但事實上,鄭芝龍白手起家的能力超強,而且他更不拘於政治意識形態,合縱連橫的能力非常強大,真正是「專業海盜」。
  • 目前的史料認為,鄭芝龍長相俊美帥氣,「有可能」是雙性戀者,他愛男生的部分,與早年從荷蘭通事(翻譯)順利轉職為知名海盜,有些關係。他兒子鄭成功,不只遺傳了美男基因,還多了「混血兒」加分!
  • 鄭成功為什麼選擇支持明朝,過去都說是因為他七歲就被爸爸帶到中國受教育,所以根深蒂固的認為自己是明朝人。不過,他的老師,知名大儒錢謙益,卻是最早降清的知識份子。這「教育說」有點講不通。作者根據史料推論,有可能是在清朝攻進鄭家基地時,他的媽媽田川松被軍隊輪番凌辱,死狀悽慘,且消息傳到鄭成功耳朵。這個更為個人且更為情緒化的原因,似乎比較說得通。
  • 熱蘭遮城的「文藝復興城堡」設計,尤其稜堡,是讓鄭成功久攻不下的核心原因。當時荷蘭的船,順風比不過唐船,但卻可以逆風航行,通報巴達維亞總部(今雅加達)!
  • 鄭成功雖然打贏,但卻是慘勝,他所損失的兵員,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 6 到 15 倍
  • 在圍城消耗戰的過程中,雙方對存糧的估計都很精準,即使那時代對「熱量」沒概念,但作者找到的資訊,發現跟現代的營養學都是符合的,像是:一石米換算是多少熱量,可以養活多少人多少天,鄭成功因之做出先屯墾再攻城的決策;食糧吃緊實施配給時,用現代知識精算,都稍微低於成人一天需要量 2000 卡,也是因此,可以以輕微的飢餓狀態,最大化糧食效益。
  • 這場戰役的重要史學意義,在於他清晰的說明了「西方科技在 17 世紀」並沒有決定性的優勢,中國的軍事科技進展也非常靈活迅速。之所以歐洲人能到亞洲「侵門踏戶」,可能只是因為亞洲人「選擇讓他們在這裡,而不趕走他們」而已。

 

 

相關連結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台南, 台江內海, 國民教育, 安平, 安平古堡, 小五, 小學五年級, 府城, 文藝復興城堡, 時報, 時報文化, 歐陽泰, 歷史, 決戰熱蘭遮, 沙洲, 熱蘭遮城, 社會, 稜堡, 西方憑什麼, 鄭成功, 鄭芝龍。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