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俄羅斯五十年》:優秀記者、獨特筆法,陪你走過史上最大的共產帝國。

 

讀者:蔡依橙

 

 

 

 

優秀的微觀報導

 

這是一本不從宏觀的政治經濟社會層面論述,而是基於實地探訪,著重細微氛圍描繪的「俄羅斯書」,剛好從不同角度,補足我對俄羅斯的認識。

 

本書由波蘭駐外記者瑞斯札德.卡普欽斯基(Ryszard Kapuściński),親自走訪蘇聯歷史上的各個重要地點。時間跨度很大,從德蘇瓜分波蘭的 1939 年起,一直到蘇聯 1991 年解體。

 

英文版首先在 1992 年出版,之後多寫一章,在 1998 再次發行。中文版則是在 2008 年由波橋協會(Polish Compatriot Movement)贊助,馬可孛羅出版。我買到的,是 2014 年的初版五刷。

 

書能賣這麼久,是有其道理的,在 Goodreads 上,本書獲得 4.34 超高分,實際去讀,就像是參加一個由資深記者所帶的旅行團,觀察那些從莫斯科到馬加丹,從克里姆林宮到集中營,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爭議領土,到新西伯利亞的點點滴滴,並感受其中的無奈、衝突、心死、暴力。只不過,我們不需要受寒、不需要提心吊膽,更不用冒生命危險。

 

 

 

 

看舊書,有獨特的樂趣。例如:政教合一的歷代沙皇政權,花了 45 年蓋起來的世界最大的東正教教堂「救世主基督禮拜堂(Cathedral of Christ the Saviour)」,光是圓頂覆蓋的銅片,就有 176 噸重!在 1931 年,被史達林選作「蘇維埃宮殿」的建造地,特別選這裡,目的是毀掉基督信仰,以對人民代表會議(蘇維埃的原意)的信仰代之,只是,剛好史達林自己是人民代表的最高代表,絕對不是個人崇拜唷,啾咪。 四個月內,將超大的建築體與華麗的內裝全部拆毀。後來因為二戰爆發,蘇維埃宮一直沒能建成,赫魯雪夫時期,把原址闢做露天溫水游泳池

 

我上網去,想看看這個溫水游泳池長怎樣,才發現書本出版的 1992 年之後,俄國人迅速地募到款項,2000 年就已經把「救世主基督禮拜堂」重建完成。以為會看到游泳池,卻找到已經重建好的禮拜堂,是很有趣的經驗!

 

 

大時代還沒過去,一部分還在我們身邊。

 

作為一個台灣人,看這本書後,才深刻感受到,那個大時代還沒結束。

 

例如:史達林時代的極權時代,權力高度集中,自然他本人也需要更嚴密的保護,所有到他身邊的人與消息,都經過過濾,從他的意志,傳達到整個歐亞帝國,也經過多層的失真傳遞,最終成果,就是無效率與殘暴,必然導致各種腐敗與悲劇,30 年的經濟成長,是用閒置資源重新配置換來的,實質創新產出並不多

 

但是,現在台灣隔壁,還有一個國家,正在繼續權力高度集中的過程,嘗試用新的科技與新的手段,再挑戰一次極權大帝國經營。歷史,這次真的會不一樣嗎?還是,我們將目睹歷史重演?

 

又例如:第 102 頁,作者寫到「除了這裡,世上還有那個國家統治角色的個性特徵、狂熱和恐怖,會在國家的歷史、過程、上升與下降上留下那麼深刻的烙印?因此,俄羅斯本身和世界各地才會那麼專注在歷代沙皇及總書記的情緒、消沈和任性上,大家多麼倚重這個啊!」

 

翻看現在的新聞,也才發現,普丁時代,雖然換了個名字,叫做「總統」,但本質變化不大。請參考:「俄人:民主不適合我們,我們需要「沙皇」。

 

再例如:第 212 頁提到,俄羅斯軍隊的老兵虐待新兵,是種混合階級與殘忍的腐蝕文化,新兵熬不過去的,就「自殺」、「意外死亡」、「完全沒有畫面」;熬過去的,便繼續複製各種心靈與肢體上的虐待,在更新的新兵來臨時,擊潰他的自尊,打傷他的腎臟。俄國有大量的受害者母親,成立各種社團與聯盟,帶著孩子生前與死後的照片,遊行上街。

 

不覺得,跟洪仲丘事件如出一轍嗎?所謂的黃埔軍魂,最初,正是孫中山請蘇聯顧問協助建立的,後來便是所謂的蔣軍、中華民國國軍。

 

 

有觀察,更有深度思考。

 

那些關於極權、廣袤土地、造假文化、殘忍與暴力的故事,作者講得很好,而且有很深的思考,除了同理與同情,還有對現實的高度理解。

 

在一次飛機旅程中,他鄰座恰好是「莫斯科民主主義者」,第 127 頁的這章很精彩。作為一個外人,他清楚知道,「莫斯科民主主義者」想讓帝國民主化的目標,是不可能達成的。

 

為什麼呢?因為「帝國的苛刻與獨裁,與民主的彈性和容忍,在本質上存在難以克服的衝突。」而且蘇聯人如果想以「民主」號召,所有境內小國與少數民族,都會拿著一樣的「民主」旗號,要求獨立。如此一來,極權就更能以國族論述,動用暴力鎮壓,再次集中權力。

 

歐美偏左媒體,過去一直認為,只要中國繼續與世界在經濟上互動,總有一天,中產階級的崛起,與龐大複雜的經濟體系,會讓中國漸漸往民主化走。直到前陣子習帝修憲登基,才忽然驚覺 We got China wrong.。(這段來自林禹喬醫師的觀察與私下分享)

 

中國對待少數民族的方法,不就跟蘇聯對待少數民族的策略,一模一樣?遷移、壓制、清洗、鎮壓、邊緣化。所以,中華帝國,有機會民主嗎?

 

對照之下,出生在惡鄰居俄羅斯旁邊的波蘭人卡普欽斯基,頭腦就非常清楚。而且,他在 25 年前,就已經寫成書了。

 

 

帝國?黨與人民的領導,哪來的帝?

 

本書書名稱做「帝國」,其實很有趣?共產,不就是人民民主專政嗎?怎麼會叫做帝國?沙皇都倒了,沒有帝啊!

 

這種字面與事實的背離,正是整個共產蘇聯時期的特色。雖然口號是為了全體無產階級,但實際上權力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雖然說要打倒政教合一的沙皇與基督信仰,但最後換上的卻是個人崇拜。在俄羅斯,不管是總書記還是總統,換了一個名詞,本質依然是沙皇。

 

除此之外,英文書名 Imperium,也很有意思。

 

Imperium 這個字,與我們熟悉的 Empire,中文都翻做「帝國」,但 Empire 比較強調不同區域、不同文化的人民與國家,臣服在同一個帝王或政治體制之下。而 Imperium 比較強調的,是那種「至高無上的宰制權力」。

 

在這點來說,本書想講的,正是相對於 Imperium 這樣的至高權力之下,一般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感受了什麼。

 

 

總結

 

整體來說,本書情緒與氛圍的掌握都很不錯,細節描寫令人身歷其境,有時候,你甚至會忘了,原來自己在讀的,是幾十年以前的事情。過去與現在的魔幻交錯,正是讀老書的獨特體驗。

 

 

相關連結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中華, 亞美尼亞, 俄羅斯, 修憲, 史達林, 帝國, 廉價勞工, 清洗, 習近平, 聖彼得堡, 莫斯科, 蘇聯, 西伯利亞, 遷移, 集中營, 馬加丹。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