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就像終身幼兒園》:Scratch 創造者,提出令人深思的教育洞見。

 

讀者:蔡依橙

 

 

 

 

令我意外的一本教育書

 

本來這本我沒抱什麼期待的,看介紹,猜想可能又是強調程式設計、MIT 光環、Scratch 學習、STEAM 概念的一本書。實際讀了之後,發現裡頭有不少非常重要的概念。

 

我想,親子天下在行銷設定的時候應該也很苦惱,太過強調作者的科技與程式因素,容易浮濫,但順著原書名 Lifelong Kindergarten,卻不容易讓傳統父母有興趣,「我小孩升學功課都搞不定了,你跟我說要像幼兒園那樣玩?」 目前的狀況是個折衷,以副標題的「X 人才」、「4P 新教育」幫忙搶分,在喜歡追捧 學習新名詞的台灣,是個不錯的策略。

 

總之,這本書有很深且很值得思考的核心概念,但因為作者人很 nice,都是正向表列,所以要讀出其韻味並不容易,更進一步,要應用在台灣的教育體制與現況上,也不容易。(作者提到,其實這樣的想法在美國實踐也不是很容易。)讀者需要自備很強的反省、思考與執行能力,才能讓這些閱讀產生實際行動。

 

 

核心概念:playpen vs playground

 

要理解作者的教育理念核心,可以從 Scratch 開始討論。

 

Scratch 並不只是「程式教育」這樣的實用範圍,看過其 Explore 介面的人應該就能感受到,這個系統很難被定義,因為他可以做遊戲、動畫、美術創作、音樂創作、故事創作,甚至各種教學!算是結合了程式設計、PowerPoint、After Effects、GarageBand 等軟體的一些功能,非常容易入門,但又不那麼專業完整。

 

 

 

 

經由作者本人的說明,我才知道,Scratch 的核心,是想讓小孩們「非常容易開始做」,而且「什麼都可以做」,也就是書中所謂的「低地板」與「高天花板」。他們想做的,不只是數位 playpen(遊樂圍欄,如下圖),而是真正的數位 playground(遊樂場)。

 

 

 

 

Playpen vs Playground 舉例釐清

 

同樣是樂高,如果孩子是照說明書,做出跟盒子封面一樣的蝙蝠俠主題,這個就是 playpen,在既有的規範下,有明確對錯地,去跟隨、去學習、去做出很酷炫的東西。但如果孩子是玩原始組件,從無到有,自己蓋出心裡想要的東西,可能是比較醜的城堡、不合力學原理的海盜船,或根本轉不起來的摩天輪,即使不合邏輯、即使大人看不懂、即使請他說明也說不清楚,但這是 playground,是由他自己內心出發,並自行解決問題的學習。

 

以遊戲來說,多數遊戲,像是 5v5 MOBA 的《傳說對決》我們家玩的《Mobile Legends》,以及吃雞(《絕地求生》)等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都是 playpen。而 Minecraft 的創造模式,就是最典型的 playground 遊戲,一片大地,什麼都沒有,你可以做魔戒的精靈城、恐龍大戰金剛,也可以做出一顆硬碟!

 

進一步以 5v5 MOBA 來說,設計遊戲角色、技能、造型與地圖修訂的人,就是在 playground,因為他們能夠「設計、實驗、創造、探索」。但玩遊戲的我們,只能在既定的規則中,與科技互動,並「被」給予獎勵。

 

再舉程式學習為例,像 Code Combat 一樣的網站,設計者做好每個關卡,讓孩子依序學會語法、參數、循環、變量等,並有詳細的評分機制,依序引導孩子並給予成就感,這是 playpen。但像 Scratch 一樣,提供各種工具,隨便你從一張白紙開始做,沒有明確的規範與引導,甚至連積點或成就系統都刻意抑制(為了強化內在動機),這是 playground。

 

Playpen 對學習者來說,比較容易上手,成人容易指導,容易達到教學的目的,確實做出一點成品,學會明確的技能,更重要地,老師容易評價、給分、舉辦競賽。現有的教育體系,標準化測驗、升學機制、分數考核,都屬於這個系統。

 

Playground 則不一樣,從一張白紙開始,容易感到無助、不知道要做什麼,小孩需要有自己的想法,真去作了之後感到不足,才進一步學習各種技術。指導者如果經驗與能力不夠,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協助孩子。經驗與能力強的指導者,又容易產生過度介入,回到 playpen 的狀況。

 

這兩種模式都可以和科技互動,但只有 playground 會保留大量的「設計、實驗、創造、探索」性質。而且讓小孩真正習慣從無到有,去創造一件作品,回應他自己所定義的需求。

 

 

本書內容

 

瞭解了以上核心差異,整本書就是在跟你分享 playground 的方方面面。

 

注意,作者並不貶抑 playpen,畢竟很多設計得好的 playpen 都是學習利器,能快速地達成目的,不管是知識學習、程式學習、獲得成就感或休閒娛樂。但 playground 模式在這個世界長期的被主流教育體系忽視,很可惜。

 

作者的態度大概是:「Playground 模式也不錯啦,試試看喔,給小朋友一點點空間也行!而且教育不是非此即彼的,瞭解各種模式,很容易在自己的小孩身上,找到獨特的第三條路喔。」

 

書本內容則是跟大家分享,playground 式的學習法,該怎麼去設計(4P: projects, passion, peers, play),可以創造怎樣的人才(從分數總拿 A 的 A 型人才,變成能解決問題的 X 型人才)。並很務實的提供許多例子,以及學童訪問,說明這真的可行。

 

對於導入時的問題,包括:好的指導者難尋甚至也不好訓練、很難與既有教育體系的客觀給分做連結、小孩的學習可能緩慢而不如填鴨教育、資源投入後的績效評估困難,作者都毫不避諱。可惜的是,這部分的討論比較分散,讀者需要自行東拼西湊,在腦中組合並思考,你才能逐漸的看到「在台灣的我們該怎麼去解決這問題」的解答。

 

特別建議閱讀 177-180 頁,關於如何跳脫二分法,去協助指導者建立新模式。而好的指導者,應該能自由轉換於「催化劑、顧問、連結者、合作者」四種角色。這也正是新思惟的課程特色,我非常有共鳴。

 

 

回顧我自己的人生經驗

 

回頭思考我自己的人生經驗,聯考升學制度下的我們,所受的幾乎都是 playpen 的教育,清楚的學習進度、高度設計過的學習教材、嚴謹的評分系統。

 

只有小學時代,幸運地在當年光華國小資優班的環境下,有些「在老師輔導下的團體自發專案」,但說實在的,當年編的刊物,現在回頭看,真的是慘不忍睹。老師能忍住不干預,並協助我們把這些醜醜的東西處理成一份作品,真是了不起。

 

原來真正重要的,不是作品本身好不好,而是讓孩子知道「你想寫什麼、畫什麼都可以」,而且「這些東西我們會印出來,你真的可以做點事情,你是自己的主人,也是未來世界的主人。」

 

國小短暫的自由之後,就跟大家一樣,在超群、多目標、點線面、無敵、最高水準等參考書中度過,即使不喜歡不認同卻也能背得滾瓜爛熟的三民主義,還有大學階段的共同筆記與考古題,排山倒海而來。

 

這一切的 playpen 學習,讓我成為一個「人家可以考慮給我工作的人」,但說實在的,因為大學常補考,成績不理想,小男生講話又不是那麼圓滑,面試也連續失敗,應徵住院醫師工作時,結果很不理想。最後是因為實習剛好在中榮,當時的胸腔放射科李覃主任看這個年輕人好像真的對影像有強烈興趣,才在口試分數上,給了我機會。

 

總之,在 playpen 的世界,我或許還能生存,但絕非第一等人,許多挫折清楚地告訴我這殘酷的事實。

 

開始工作,不再需要跟著軌道學習之後,後來的「多切面電腦斷層臨床應用與學術研究發展」,還有我們創辦「新思惟國際」,都是 playground 式的,從無到有的創造新模式。

 

以醫學研究來說,當時,既有的電腦斷層技術,不能有效的掃描新生兒不能有效的掃描超快速的心跳不能抓住確定的顯影劑流動時間不能評估金屬植入物,所以我看著這一堆待解決的問題,主動閱讀放射物理學、電腦斷層原理、血液動力學、先天性心臟病教科書,並閱讀機器操作手冊,自行熟悉電腦斷層機器上的所有參數,藉由「設計、實驗、創造、探索」的過程,將上述問題一一解決,並做國際等級的發表

 

而這一切走在人類知識前沿空白區的努力,後來就成了我的博士論文:「以多切面電腦斷層推進心血管疾病診斷疆界」,這個題目到現在我還是蠻喜歡的,尤其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其實那種在無人知識地帶,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原來可以用 playground 這麼正面的詞彙描述 XD

 

因為走過了一次解決問題的「X 型人」經驗,後來我又走得更遠,創業做「新思惟」,解決我所看到的「醫療專業人士生涯發展瓶頸」、「高品質繼續教育匱乏」、「不夠尊重學習者的時間」、「有能力的人缺乏好策展,教育效果有限」等問題。

 

五年過去,新思惟校友的成績越來越好,不管是簡報研究個人品牌,都成為這些領域的標竿課程。模仿者們由於不懂我們出發的 playground 本質,只用 playpen 模式,快速學到文案與表象,初期學員上課後,回饋並不理想,自然招生漸差,經營困難且財務無法平衡,只好退出。五年後,「新思惟」依然在這裡,校友的好口碑,持續吸引更多新朋友!

 

這過程我也體認到,從 playground 來的設計,start from nothing,也 starting from scratch,原來如此珍貴。

 

但是,在一個都由 playpen 學習模式長大的孩子構成的社會,對於 playground 式的創新,包容度並不如想像中的高。從一開始創立,到後來有點成績後,新思惟所承受的酸民攻擊,各位應該也都看過。

 

所以,就算你知道 playground 模式真的對孩子很重要,你該怎麼去引導孩子呢?你該怎麼提供環境,並讓小孩未來依然能與被 playpen 模式宰制的社會能協作溝通呢?你打算怎麼讓孩子準備好,承受這社會對創新事物的不友善,甚至毀謗與攻擊呢?

 

這的確是個非常大的問題,甚至牽涉到我們自己對社會的整體認知。這不只是我們的思考功課,更是必須立刻落實的實踐功課。這是一個沒有東西可以模仿,必須靠自己想出辦法的 playground 問題!

 

這個 playground 問題,雖不急迫,但非常重要

 

 

相關連結

 

  • 《學習就像終身幼兒園:打造X人才,培養創意思考者的4P新教育》
  • 由此連結購買,你沒損失,4% 購書介紹費捐贈公益計畫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playground, playpen, scratch, 作品, 創作, 創意, 孩子, 學習, 專案, 幼兒園, 思考, 教養, 自由, 藝術。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