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與它們的產地》:系統性分析,我們的消費生活,對地球產生了怎樣的危害。

 

讀者:蔡依橙

 

 

 

 

先看看促成本書的爆紅影片吧。如果你對影片中的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論述有興趣的話,這本書很適合你。

 

 

 

 

影片的主要版本,至今點閱已超過 500 萬次。如果您可以靠著英文聽力與字幕理解的話,The Story of Stuff Project 還有一系列的影片可看。

 

最早,這部影片是在 2007 年上線的,爆紅之後,出版社邀請作者,把這系列影片的內容,以書的形式呈現,並根據科學數據與實證論文重新確認每個步驟。

 

時報在 2010 年就已經出版過,至今中文版銷售破萬,於是在 2018 年的現在,換個封面,換個書名,再版發行,把這本環保暢銷書,重新介紹給像我這種這幾年才開始讀書的 新一代的讀者們。

 

 

系統角度思考的環保書

 

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他嘗試用更宏觀、更系統的角度去介紹「消費主義世界對環境與人類的傷害」。

 

例如介紹一支手機,他不會只說手機被丟棄後,製造的電子垃圾,與不當掩埋方法,破壞了環境。而是會從手機內所需要的稀有貴金屬開採、生產製造過程的低劣勞動條件、銷售配送的碳足跡、拜物消費對人類心靈的侵蝕,以及丟除廢棄時那些非常不理想的環節,一一介紹。

 

這樣的介紹方法,能讓更多理性思考的讀者,加入重視環保的行列。

 

再版設計也很有意思,全書體現了許多環保細節,包括內文排版較為緊密,在不造成讀者閱讀壓力的狀況下,排進最多的字,邊界比一般的書小,但閱讀體驗並沒有被妥協。

 

封面樸素,沒有膠膜,也沒有書腰。整本書拿起來的感覺,就像是放進果汁機加水打,幾分鐘就能還原成紙漿的樣子。環保書,用環保的方式做,感覺不錯。

 

原書名「東西的故事」,在中文語境容易被誤會為「東西方文明」衝突的故事,類似《西方憑什麼》或《決戰熱蘭遮》,改成「垃圾與它們的產地」,更有時代感,也更具像化,是個不錯的巧思。

 

 

閱讀過程的一些思考

 

先聲明,我不是積極的環保人士,但也有自己的環保堅持,像是同樣能達到我對安全移動的要求,能買國產車,就先不選進口車,把製造工作機會留在台灣,減少空海運整車運送的碳足跡。能選擇的時候,我就在店裡內用,而非外帶,減少免洗餐具造成的垃圾體積。我跟小孩看完的書,現在也會送到二手網路書店販售,增進物質循環,讓知識轉手到下一個有緣人手上。

 

 

但相對地,帶小孩長大的過程中,我還是沒辦法不用紙尿布,沒辦法不用「遲早會變成電子廢棄物」的滑鼠、手機與電腦,沒辦法在台中只靠公眾運輸系統生活,即使樂高是萬惡塑膠做的,為了讓孩子學會動手跟規劃,還是買了幾組。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最大的體悟,就是「從系統的角度看,每件事情都有他的平衡」。

 

事實上,作者的確「系統性」地探討了環保,但如果思考到,「環保」其實是為了「人類更好的生存」,而進一步系統性思考「生存」這件事情的話,事情可能會更複雜些。

 

尤其一個台灣讀者,所需要思考的立場,可能與一個美國讀者,會有很大的不同。以下舉幾個例子。

 

 

美國的軍事花費 vs 環保

 

例如,作者在第 212 頁提到,美國的軍事預算,一年為 6070 億美金,不建立這麼誇張的武力,省下的錢,可以做健保、教育、乾淨能源與大眾運輸,為什麼美國人要花這麼多錢,去維護許多根本一點都不環保的戰鬥機與軍艦,然後在世界各地維持如海外飛地一樣的美軍基地呢?

 

作者或許不知道,人類過去的歷史,當每個國家都只顧好自己的時候,是戰爭最頻繁且最殘酷的年代。一次世界大戰人類沒學到教訓,於是又有了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才終於願意擔起世界秩序維護者的角色。藉由冷戰的對抗需要,德國與日本人才從戰後灰燼,進步到今日的經濟與生活大國。美國建立起「比第二名加到第十名總和都還強」的海軍,才確立了今日世界的和平與商貿。

 

單極化的世界,比多極化世界,更少戰爭,人類的生活更幸福。這是《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回顧歷史後,所得到的重要結論之一。

 

如果為了「環保」裁撤軍事預算,美國不再擔任單極秩序維護者,而放任世界進入多極狀態,讓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數千萬戰爭死亡與傷殘之外,各地將留下更多的水雷地雷,甚至流氓國家的生化武器殘留,這樣真的達到「環保」目的了嗎?

 

 

 

 

以一個台灣讀者的角度來說,若美國不再維持沖繩美軍基地、關島美軍基地,印太司令部也不再巡航台灣海峽,作為一個台灣人,你覺得我們比較可能得到更好更環保的生活,還是將進入「留島不留人」,「女性與孩童變奴隸,男人全部被處決」的悲慘結局呢?

 

我想說的是,環境保護是個很棒的主題,但環境保護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活得更好,讓我們的下一代活得更好。如果環境保護推到了極致,卻反倒讓我們跟下一代沒有未來,這真的是我們要的環保嗎?

 

 

台灣產業 vs 環保

 

書中提到,現代人換手機不是因為舊的不能用,而是因為新的更好,這種浪費,非常不環保。還能用的大量手機就這樣成為電子垃圾。

 

考量到本書在 2010 年寫成,他當時甚至還沒看到 iPhone 4 / 4s / 5 / 5s / 5c / 6 / 6+ / 6s / 6s+ / SE / 7 / 7+ / 8 / 8+ / X / XS / XS Max / XR 的全盛時期,這還只有 iPhone 喔,如果加上 Android 從旗艦到中低階的機海,平板、筆電、螢幕、電腦等 3C 產品,作者大概可以多寫一本:《還能用就被丟掉的手機,與它們的產地》。

 

我也同意過去十年間,這個科技進步的過程,讓所有負擔得起的人們,平白創造了大量的電子垃圾。甚至也造成了親子疏離、交通事故、學習障礙等問題。

 

 

 

 

但問題是,台灣的產業升級,最主要的就是這個領域:佔台股市值 20% 的台積電,做的是手機最核心的晶片;電子類股,佔台股 65% 交易量

 

你的家人中,一定有人從事的工作,跟電子類股有關,可能是手機的販賣、維修、包膜,可能是在科學園區做研發或製造,可能每天的工作,都需要使用高階電腦做運算或製圖,需要用手機拍照跟團隊 LINE 保持聯繫,需要用平板跟客戶做介紹。

 

是的,我們都該更有環保意識,手機還能用就不要急著買新的。但在此同時,我們可能也必須承認,整個台灣的電子產業,是靠著世界各地人們的虛榮心、換機潮、比較心態,才讓台積電有辦法雇用大量傑出的工程師與作業員,持續創造新產品,讓蘋果買單。

 

讓人類生活更好的「修正式資本主義」社會,用的是人類貪婪的本性去驅動商業,包括資本家想賺更多錢的貪婪,勞動者想要獲得更高薪工作的貪婪,民眾想買更多更新更有面子的貪婪,一起造就更多的財富,有了工作機會有了錢,再把資源投到社會福利與安全網建構,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因為人人都富起來,又有了社會安全網,許多不人道的事情,才能逐漸消失。

 

 

被浪漫化的農村 vs 環保

 

作者常提到,農村的自給自足,是更好的生存模式,生產足夠活下去的物資,做低度的交易,用社區力量讓一群人共存。

 

我猜,作者雖然是美國女性,但大概不知道一個亞洲女性活在農村,是怎樣的感受。我的媽媽,以及我的兩個阿嬤都深切地知道。

 

以台灣來說,我阿嬤時代的農村,的確自給自足,但因為你能從土地萃取的資源不多,生活實際上非常貧窮,在這樣的環境中,機會與連結很有限,倫理規範令人窒息。女性沒有受教育的機會,而且不能上桌吃飯,得要負擔最多體力勞動的男人吃完後,才能吃。

 

男性也沒好到哪裡去,早期農村家庭的資源,通常只能讓「一個」會讀書的兒子到城市發展,其他人都必須在農村幫忙。

 

對這個「會讀書」被選中的男性來說,真正是「壓力山大」,你一定得做出成績,才能讓放棄自己發展機會的兄弟姊妹爸爸媽媽感到驕傲,如果沒做到,光是耳語跟嘲諷,都能讓人走上絕路。

 

農村的機會很少,你沒辦法去加油站工作,沒有便利商店可應徵,沒什麼新房子要蓋,想去做粗工砌磚頭,也沒機會。

 

到了我媽媽的年代,住在鹿谷的農村裡,光出來讀小學就要自己提燈籠走山路一個小時,還要提鞋子踩石頭過溪「三次」。即使頭腦不差,考試成績甚好,長輩還是覺得女人不需要受高等教育,大學偷偷去考,考上了也不能讀,幾經折衝,才妥協給念五專。

 

我媽媽小時候的農村生活,非常環保,對生態衝擊極低,但她「一點都不想」回到那樣的生活。

 

亞洲的農村,沒有那麼浪漫。

 

 

重新檢視「進步」的定義

 

本書也提到,人類不應該用 GDP 作為「進步」的衡量,而應該改用 Happy Planet Index。這樣的論述,常見於採取反省態度的許多評論中。

 

但問題是,Happy Planet Index 沒被廣泛運用,是有原因的。因為他測量的是「地球的快樂」,而不是「人類的快樂」

 

就像是我媽媽小時候長大的農村,Happy Planet Index 鐵定超高,但能選擇的話,她卻一點都不想回到那樣的人生。

 

另一個常被提出的,是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幸福總值),以國民幸福感做指標,代替經濟指標。

 

但問題是,這個由不丹國王提出的概念性名詞,已經被認為是掩蓋其國內種族清洗、侵犯人權的漂亮話術,澳洲難民機構經過多年的調查後,以譏諷的語氣評論,不丹國王提出的 GNH,其全名應該是 Gross National Hypocrisy(國家偽善總值)。而不丹人民,實際上也沒有那麼快樂。

 

 

即使我們去除資訊管制與極權國家的特例,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還是有根本性的問題:「快樂是相對的、動態的,不管你生活在衛生多麼糟糕,環境如何惡劣的時代,人都有能力適應。」

 

就像我最近在讀 1700 年復辟時期的古英國,那年代,嬰兒出生後的死亡率為 21%(今天的台灣約 0.3%),能順利活過 15 歲的機率只約一半,生活中的暴力、搶劫、決鬥也很常見。但各種流傳到今天的日記會發現,其實那時代的人們,也都有自己的快樂。

 

 

也就是說,人類是個相對的動物。遭逢巨大的痛苦,如子女、父母、伴侶過世,三個月後就會恢復;長期待在貧窮裡,也不見得那麼不快樂。人,會習慣的。

 

「快樂」,實在不是一個好的「進步」指標。

 

 

系統性認識「消費的代價」

 

請別誤會,以上的心得分享,並不是在否定本書,而是在肯定本書的系統性思考。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一起從「不是這個,就是那個」或「環保好,環保不好」的二分法思維,轉換到「凡事應有度」(意思是:什麼事情都應該用程度去衡量)的動態系統思維。

 

智慧型手機的製造過程,的確不好,但考量到他為台灣帶來的產業升級與工作機會,提升了無數家庭的生活品質,或許其實還是有存在意義。

 

但這不代表我應該為了顯得更有面子,就在每年新機發表的時候,把自己手上還能用的前一代產品換掉,只為了拿出來時,能享受眾人欣羨的眼神。

 

這世界的事情,往往是動態且互相影響的。如果你也想要讓自己開始熟悉系統性思考,這本書能有效補充在「環保」領域,你所需要的各種系統性知識,為你自己人生的每個抉擇,加入環保的參數,做出更優質的決定。

 

 

相關連結

 

  • 《垃圾與它們的產地:為什麼99%的東西半年後都被丟棄?》
  • 由此連結購買,你沒損失,4% 購書介紹費捐贈公益計畫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story of stuff, 垃圾, 影片, 手機, 東西的故事, 環保, 美軍, 農村, 電子。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