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傑出的文字,讓人身歷其境,感受 350 年前的英國。

 

讀者:蔡依橙

 

 

 

 

很有趣的閱讀體驗

 

讀 Ian Mortimer 的書,是很有趣的體驗。

 

本書作者 Ian Mortimer,專長英國史,也是英國的暢銷作家,他有個特異功能,就是把歷史文獻跟研究讀通了以後,用生花妙筆描述當時的世界,讓你「身歷其境」。

 

是真的「身歷其境」喔,講歷史,不是國王、貴族與政治的,而是講生活的方方面面:街道的崎嶇不平、下雨後積水卡住馬車的泥土路、市集的氣味、生活的實況,或者偶爾也寫些那個年代常見的暴力與殘忍,像是公開處火刑時,圍觀者的心情、周邊攤販的聚集、受刑者的感受、慘叫與氣味。

 

實際上,就真如其英文原書名所示,「復辟時期:給時空旅行者的指引,1660-1700。」

 

至於復辟時期的實際意義,以及那個時候的時代感受,就留給各位自行閱讀啦。

 

 

 

 

想認識另一個島國

 

之所以最近開始讀英國,是因為我想認識另一個島國。

 

世界上有兩個重要的島國,孤懸在歐亞大陸的兩端,像是鍋子的兩個握把一樣。一個是西邊的英國,一個則是東邊的日本。日本前陣子讀過不少,想說也該開始讀讀看英國。

 

現在的台灣孩子,從國小開始就讀「英文」,但實際上卻是「美語」,好萊塢、美劇、漢堡文化,也都是美國文化。這陣子讀了書才知道,英國文化其實以更細微的方式,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

 

 

如果你每天習慣喝咖啡或紅茶,或者所吃的肉排上灑了些胡椒,這些都是大航海時代,因為跨境貿易興起後,在「倫敦上流社會」開始的生活,漸漸擴散到庶民階級,以及海外殖民地的知識階層,然後成為全球化的生活習慣。讀這本書,會告訴我們更多,今天理所當然的事,他過去的樣貌,是什麼。

 

 

西餐附刀叉,不是理所當然。

 

像是今天我們已經很習慣,去西餐廳吃飯,桌上附有刀叉與餐巾,但其實復辟時期剛開始的時候,不是這樣的,去餐廳或別人家裡吃飯,都要自備餐具!不只是粗鄙野人這樣做而已,即使你跟達官貴人吃飯,也是一樣。

 

而通常,你要帶的就是一隻自己的刀。這個刀,負責幫你把肉「叉」到自己盤子裡,然後用手壓住,用刀子切,接著送到自己嘴巴。餐廳或飯局主人,只準備餐巾,讓你擦手,以及吃完飯後,用來擦刀子。(跟今天我們自備環保筷有沒有 87 分像 XD)

 

這時候還沒有叉子喔,因為叉子是義大利人的發明,早期還沒傳進英國。復辟晚期的時候,歐陸與英國文化交流漸增,英國人發現,這個兩叉的叉子不錯,叉肉方便多了,但送到嘴巴的時候,容易戳出傷口,於是演化成三叉、四叉。到了四叉,覺得差不多達到一個方便與安全的平衡,就這樣固定了下來。

 

然後,餐廳開始固定提供刀叉,隨著沒帶自己刀叉的人漸多,提供餐具的責任就轉移到了餐廳與宴會主人身上。

 

 

敬酒為何說 toast?

 

我一直很困惑,宴會祝酒,為什麼叫做 toast,明明只有酒,又沒有吐司?為什麼 toast 呢?

 

原來過去還真的有吐司!XD

 

那是一種當年叫做賓治酒 punch 的東西,用碗裝的,當年英國人真的在裡頭放吐司!現在這個字還流傳到今日英文,成為 fruit punch,大概是水果雞尾酒的意思,只是我們現在不放吐司了。如果你想體驗古英國上流社交,或許可以試著放幾片進去。

 

全書中我覺得最精彩的,是描述古倫敦生活狀況,以及倫敦大火及之後的重建。說明了老城區、新城區、高級住宅區的形成與空間互動,配合今日的 Google 街景虛擬旅遊一下,很有意思。

 

 

復辟時期的醫療趣事

 

因為我做醫療,對裡頭與醫學相關的事情特別有興趣。

 

復辟時期,人們流行抽菸,而且相信抽菸對身體有益,男女老少都在抽,上流社會尤其!像是精英貴族名校「伊頓公學」,全校都規定要抽菸,不抽的還會被老師打!XD

 

內科醫師當年地位非常高,看診費又貴,所以不是每個城市都有,也不是每個人都看得起。負責切東切西的外科醫師,地位低且便宜,成為每個鄉鎮的好朋友,法令也逐漸放寬,讓他們能作內科醫師的診斷給藥,與藥師的調劑。正是這群外科醫師,成為英系醫療中,general practitioner (GP) 的起源!

 

當時,已經有膀胱結石手術。天啊!沒有麻醉跟消毒概念的年代,做膀胱結石手術?而且當時作法跟今日截然不同,是從會陰,也就是陰囊(或陰道)之後,肛門之前的這個區域,開一個大洞進去,找到膀胱並打開,然後用手進去,直接把結石撈出來!

 

對我們這種已經習慣現代醫療的人來說,完全不能理解,當時的人要怎麼承受這樣的痛,以及這種大傷口,必然會有的術後感染,病人到底怎麼活過來的。

 

雖然我們今天看來有點像是黑暗時代的酷刑手術,但當年卻是很理性的選擇。因為根據數據,做這個有點原始的手術,可以把膀胱結石後的死亡率,降低到 1/20。

 

「痛得快死掉」跟「真的會死」,還是有點距離。我想他們應該還是有一套多少有點效果的止痛與消毒方式。

 

 

這時候的台灣呢?

 

這時候的台灣呢?大概是 1661 年的鄭荷之戰和 1683 年的施琅攻台,從無主自由貿易區,海盜根據地,變成清國的一部份。

 

這時候我的祖先在哪裡呢?根據也許可信度需要打折的族譜,我的祖先當時是在清水沙鹿一代,然後遷徙到八卦山後,可能是早年明國出海的漢人海盜,來到中部屯墾,也可能是被鄭成功集團剿滅殘存的原住民後來跟著漢化。但無論如何,就是在台灣中部,真真實實生活過,卻沒有歷史記載的一群人。

 

這是我在讀英國的時候,最感慨的。

 

1660 年的英格蘭,有足夠的人識字,有足夠的人有錢,有足夠的個人主義興起,所以不少個人日記流傳,讓 Ian Mortimer 這樣的歷史學家,甚至能還原出當年的生活樣貌。但在台灣的我們,即使知道祖先已經在這裡生活 400 年,但可用的資料少得可憐。

 

正是因為這樣的歷史記錄真空,才讓外來政權有機會洗腦,強迫你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是 1949 年接過來的民族血脈,強迫你讀自己祖先根本沒參與的「國共內戰」「抗日歷史」,缺乏歷史記憶的我們,即使祖先曾經是住在台灣的日本人,都跟老師讀著歷史課本,在神州大陸,一起「英勇抗日」,甚至以為台北大空襲,炸我們的飛機,是萬惡日本人開來的。

 

不,台北大空襲,炸我們的是後來強力支持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站住腳跟,具有超強工業實力,打贏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而當時的台北人,是日本人。不是中華台北 Chinese Taipei,是大日本台北 Dai-Nippon Taihoku

 

從這本書我們也能知道,350 年前,是旅行相當危險,訊息傳遞緩慢的年代。根本沒有今天的國族認同,當年的人,認同的是一個城鎮、一個村莊、一個社群。拿新建立的概念,去套過去的祖先,想必先人地下有知,也會覺得諷刺吧。

 

連過去都沒辦法誠實面對,如何建立共同的未來論述?

 

連我的過去都要抹去,如何信任你建議的未來?

 

英國的歷史書寫很值得參考,他們大方承認過去的莫名其妙歷史,包括英格蘭與蘇格蘭的各種摩擦與不同,甚至每個地方的一英里(1 mile)都不一樣長。這真的超妙,當時的貴族在長途跋涉時,還會感慨「這裡的一英里真長」。這是真的,光是英格蘭的一英里,就有的是 1760 碼(今日的 1.61 公里),有的是 2200、2420、2428、2500 碼,而且每個地方的人都很堅定的認為自己知道一英里多長。蘇格蘭更不用說,連一英吋的定義都不一樣。(第 221 頁)

 

真誠地面對過去,不管是差異、衝突都是,才能共同面對未來。這是真實的英國,一個非常多元、複雜,但卻誠懇面對過去的英國。

 

 

相關連結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伊恩莫蒂默, 佩皮斯, 倫敦, 克倫威爾, 大火, 復辟時期, 日記, 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 英格蘭。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傑出的文字,讓人身歷其境,感受 350 年前的英國。 有 2 則回應

  1. 台湾人 說道:

    “這時候的台灣呢?大概是 1661 年的鄭荷之戰和 1683 年的施琅攻台,從無主自由貿易區,海盜根據地,變成清國的一部份。”

    稍微補充一下, 清國初期只統制台灣西部沿海一部份而已,其他地方都是原住民.

    • 蔡依橙 說道:

      是的,這也就是牡丹社事件時,日本就發現清國根本自己都不想管多數台灣領土,控制範圍大概比荷蘭、鄭氏稍大些而已。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