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我該不該投這本期刊?

 

作者:蔡依橙

 

 

plos one

 

 

上次我們提到 PLOS 系統的由來以及 open access 大方向,這次我們繼續聊聊非常火的 PLOS ONE。

 

 

我該不該投 PLOS ONE

 

常有人問:「PLOS ONEimpact factor 慢慢往下滑,我到底該找其他的期刊,還是 PLOS ONE?」

 

這個問題就有點像是:「我原以為正在追我的男生,身高 180 公分,本想答應交往的,但昨天看到他的體檢報告,發現只有 175,我該找其他男朋友,還是繼續跟他在一起?」

 

或者更政治不正確一點的比喻:「我以為想追的女生是 D 罩杯,但昨天看到他上傳的 Facebook 照片,發現應該只有 B,我該追其他女生,還是繼續追她?」

 

看出問題在哪了嗎?

 

Impact factor 是一個衡量期刊的指標沒錯,有其定義,也很客觀,但只是期刊的「一種」向度,不能描繪出期刊的全貌。

 

一個人,有其個性、特質、智力、體力、面對挫折的能力、世界觀、與你相處的融洽度,說到外表,都還有氣質、五官、體脂肪、勻稱度、膚質、髮色等,不是一個身高數字或罩杯大小可以代表的。

 

(而且男性要多高、女性胸部要多大才好看,其實都跟西方世界如好萊塢,對全世界帶來的文化殖民有關,就像 impact factor 帶來的文化殖民。如果工業革命當初發生在亞洲,今天或許就是西方人努力的不要長高、把眼睛縫成單眼皮、滿街整型都做縮胸手術。這其實是複雜的政治經濟文化綜合體。)

 

一本期刊是那麼多人的心血結晶,當然也一樣複雜並具多面向。每本期刊都有其不同的訴求、特色、社群、影響力、內在價值,說到外表,都還有雜誌封面、字型、排版、網頁視覺、可親近程度、資料完整度等。

 

思考要不要投稿 PLOS ONE,應該用更大的視野去回答:「我想要一個怎樣的科學生涯與形象?我的學術發展策略是什麼?」

 

以下,介紹 PLOS ONE 到底是本怎麼樣的期刊?他有怎樣的特質。

 

我先說結論:最近這幾年出道的研究者,如果你的研究很創新,又帶點跨領域,主流不見得喜歡,你本人比較容易接受新觀念,喜歡跟著潮流走,那真的可以考慮長期耕耘 PLOS ONE

 

PLOS ONE 對學術界,真是一個破壞性創新。越瞭解這本期刊,我越發現他的經營完全是走在潮流之上,也越喜歡他。

 

 

商業模式的重構

 

從跟圖書館與訂戶收錢,變成跟作者收錢,並給予中低收入國家刊登費用優惠(放心,台灣沒在裡面 XD)。這其實在概念上是合理的,有能力進行研究的國家與機構,往往是相對富裕的。

 

我們曾經組織亞洲研究者寫過 guideline,就知道國家之間的巨大差異,而一個國家的學術產出,跟該國的 GDP/capita、醫師忙碌程度、國家投注在研究的費用,都有顯著相關。

 

所以,讓有能力進行研究並想發表的一群人付錢,讓努力想學習但圖書館可能連期刊訂閱費用都無法負擔的一群人能免費閱讀,概念上是行得通的。

 

而且,PLOS ONE 在 open access 期刊中,所收的費用 USD 1350,跟 PLOS 家族的其他期刊,或 BMC 大約同 impact factor 期刊相比,都便宜許多。

 

 

plos publication fee

 

 

PLOS ONE 在 2014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3.234。以同樣 impact factor 約 3.2 分來說,BMC 有本雜誌叫做 Journal of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其刊登費為 USD 2450PLOS ONE 的確算是經濟實惠。

 

除了合理費用外,PLOS ONE 還有許多優點。

 

 

學術參與擴大化

 

PLOS ONE,就是把「互聯網思維」放進學術圈的一個成功案例。

 

PLOS ONE 這個重新打造的學術體系大池塘中,有好多 editor 好多 reviewer 好多國家參與,撰寫本文的此刻,PLOS ONE 就有 6120 位 academic editor!而且網頁上還歡迎你投遞履歷,加入他們的行列,他們擁抱跨界、擁抱潮流、擁抱多元。

 

更進一步的,既然都已經免費全文,乾脆就跟整個互聯網全面連接。文章的右方會立刻統計,這篇文章目前在網路上的「連接程度」,徹底互聯網化!

 

 

用數據建立並維護自己的價值

 

 

metrics

 

 

就以陳育群醫師吳昭慶醫師的這篇資料庫研究論文來看,右邊的數字,清楚了提供即時資訊,包括:這篇文章目前被引用 13 次、2822 人看過這篇文章、在社群媒體上被分享 1 次。

 

 

很快的可以知道,被引用 13 次,顯示學術界影響力不錯,但只有 Twitter 分享過一次,社群穿透力弱了些。這正是典型的亞洲學者性格:學問深,但不太經營網路的個人品牌。(育群學長做完臨床、忙完評鑑、處理行政、寫寫論文,剩下的時間的確不多。)

 

右上角的數字點進去,還有進一步的統計,包括來看過這文章的人,有 22% 都下載了 PDF,在 PLOS 平台與 PubMed Central (PMC) 平台上,PDF 共被下載了 505 次!

 

 

metrics

 

 

這正是 PLOS ONE 的 editorial director Damian Pattinson,在一次訪談中想表達的 PLOS ONE 精神:

 

  • impact factor 很有問題。impact factor 代表一本雜誌兩年內「平均」被 cite 的次數,但事實上往往多數文章都沒被引用過,是少數的明星文章撐起整本期刊。做統計的人就知道,高度偏斜的資料組成,不應該用「平均」來統計。以台灣來比喻,就像是「85% 台灣人有房」與「連江縣人平均睪丸數144 最多、台北市 0.959 顆最少」一樣荒謬。
  • 文章造成的影響力,可能是很深遠的,五年、十年、一百年都有可能,只計算兩年被引用數,不能代表文章的影響力,更不能代表期刊的影響力。所以,PLOS ONE 有自己的統計數據,公開透明給大家參考。審查上,也不以「重要性」來決定是否刊登,因為「重要性」不是我們幾個 reviewer/editor 事前可以知道的,只要研究有意思、科學方法不爛,我們就登,讓社群與歷史給予評價。(看來他們可能真的不在乎未來 impact factor 的走勢,會放手讓市場決定。)
  • 應該是研究者和文章的影響力來榮耀期刊,而不是期刊的 impact factor 去榮耀文章和研究者,所以 PLOS ONE 致力做好平台,讓作者容易呈現完整研究,讓讀者容易取得所有資訊。

 

 

打造最面向讀者的介面

 

為了協助研究者的影響力最大化,整個 PLOS ONE 的網站設計就是緊跟著互聯網浪潮走。鑑別方法很簡單,你拿出手機,點下面這個連結就知道了。

 

 

 

mobile plos one

 

 

完全 mobile-friendly,而且仔細思考過「科學文獻如果要在手機上呈現,怎樣才是最好的方法?」包括:立刻用大橘色吸引讀者閱讀摘要,空間有限,所以只放上期刊名、搜尋、功能表、作者、標題等。如果有興趣的,往下滑很容易可以直接看圖片,圖說與圖片的排列方式也符合閱讀習慣,想存圖也很方便!

 

相對的,提供一篇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AJR) 給你參考。這篇文章剛好是主編在談「傳統期刊如我們,該如何應對 open access?」點進去看,像我這種 AJR 的支持者真的會難過 XD

 

 

 

mobile ajr

 

 

看這手機網頁,期刊是哪一本?沒寫清楚。AJR 主視覺的黃色呢?沒有。我們對 open access 的應對呢?請你讀者還是要付錢,20 美金,謝謝。AJR,你真的要加油,我曾經那麼愛你……Orz

 

今天的科學期刊發行,其實就是跟著新聞期刊模式起家的,所以我們叫他 journal,所以記者叫做 journalist。現在,傳統紙本媒體遇到互聯網浪潮,兵敗如山倒,paywall 模式賺錢的不多,有賺的也還是打算出售,選擇「作個手機網站」這條路,就是決定避開大規模的系統重構,修修補補、繼續苦撐。

 

相對來說,Huffington Post 建立的成功新模式(這篇這篇與這篇),對上傳統紙本媒體,就有如 PLOS ONE 的新模式,對上學術界傳統期刊。時代走向很清楚,或許因為學術界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內容,paywall 暫時還能撐,但我想趨勢當前,傳統期刊遲早還是要做根本性的改革。

 

 

互聯網時代的學術社群

 

PLOS ONE 為了促進學術社群興盛,特別開設 EveryONE 部落格,持續發表文章,與讀者們對話。你不用一定要到特定地點參加學會、參加編輯會議,也不用結黨換票拉票選上理監事才有發言權,整個 PLOS ONE 就是個網路社群,你在 Twitter 或 Facebook 上吵起來的議題,編輯群都會追蹤!

 

 

EveryONE

 

 

例如,前陣子兩個女性研究者共同寫了一篇研究文章,主題是生物醫學界的博士們,畢業後的就業狀況,整理後,投稿 PLOS ONE。匿名的審閱意見竟然說:「你們還是去找一個男性共同作者,比較能得到正確結果,而且科學界最頂尖的位置,本來就該男性擔任,因為男性才有適當的人格特質。」

 

雖然在歐美,科學界的性別問題還是很嚴重,有時候甚至女性自己都是幫兇,但跟種族問題一樣,公開講就是「死路一條」。這兩位女研究者把回覆意見公開後,想當然,在網路上就炸開了!

 

主編 Damian Pattinson 的處理,也是非常優秀的互聯網時代公關應對:親自貼文、親自對「reviewer 的性別歧視審閱意見」一事道歉、說明「我們對其審閱意見的語氣、精神與內容都不能同意」、並立刻提出 PLOS ONE 未來的改進措施。任何人也都可以在主編的文章下面,繼續發表你的意見!

 

立即停損、公開說明、馬上改進、接受回應。又來,十六字箴言?

 

風平浪靜時,EveryONE 則會介紹「今年到現在,PLOS ONE 最受歡迎的五部影片。」、「運用社群網站擴大科研文章影響力示範」、「PLOS ONE 上的生啤酒科學」等有趣策展,用統計數據、教學分享、白話科學,來讓大家多讀、多想、多引 PLOS ONE

 

 

everyone beer

 

 

開放的威力

 

想想,如果你的系列文章都在 PLOS ONE 刊登,也有個有趣的主題,被寫成一篇介紹,而且隨手分享給親朋好友,你的朋友們,不用付錢、不用帳號密碼,在捷運上拿著手機,都能看到各種細節內容,那該有多酷。

 

想想,在國際會議的場合,剛好你的研究主題跟某大師一樣,在 Coffee Break 時間,用手機點出自己的論文,秀最重要的一張圖,跟大師詢問並一起討論細節,然後說:「我可以把這篇的連結寄給您。」介紹自己,順便又寄出電子郵件,建立長久關係。

 

相對的,如果你的文章在 paywall 期刊後面,你有把握用手機立刻從國外連回圖書館,處理好 proxy,經過十幾個點擊後,找到自己文章的那一張圖嗎?人家用 PLOS ONE 的,直接 Google Search 就有了。

 

例如:你只要在 Google 打 Yu-Chun Chen electronic database plos one(名字+關鍵字+期刊名),結果就是剛才我們展示的那篇陳育群醫師論文,而且點進去就是免費全文!網站速度快,免登入、免付款,全部都可看。

 

 

審閱時間最近較長?

 

作為一個研究者,投到 PLOS ONE 之前,還有幾個面向要先想清楚:審閱時間、impact factor、專業社群。

 

最近的消息,PLOS ONE 的審閱時間開始拉長,一位研究者自己抓了資料來統計,發現平均約 3 個多月才會被接受。但因為 PLOS ONE 的電子期刊特性,接受以後,美編稍做處理即可刊登,不用排卷期、不用擔心稿擠。我過去在傳統期刊被接受後,曾經等了一年才刊出,PLOS ONE 還是有優勢。

 

如果你拼升等,只要 acceptance letter,或許要另外找極速期刊,這類極速期刊因為速度就是特色,在網頁上會直接寫明,頗好找。

 

 

Impact factor 緩降?

 

Impact factor 部分,PLOS ONE 近幾年真的是緩步下跌,從 4.411 (2009) 跌到 3.234 (2014),未來沒有人能預測,不過 PLOS ONE 看來是完全無視 impact factor,更沒有任何護盤規劃,就是打算全部讓市場決定。

 

長遠來看,PLOS ONE 在人類科學史上會活很久,也將是個重要指標,impact factor 或許高高低低,但因其開放特性,幾乎就等於永生。即使 PLOS ONE 遇到什麼災難給毀了,連異地備援都掛,美國用國家力量經營的 PMC 那邊,也都有一份。例如我們剛提到陳育群醫師文章,就在這邊:

 

 

 

缺乏專業社群?

 

這點,我認為是最需要考慮的。

 

以往,我專攻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在密集投稿、審稿、幫忙審閱的過程中,變成這個專業社群裡頭的 somebody,獲邀撰寫 Radiology in Taiwan,讓自己在國際放射學界的名聲迅速打開。

 

 

radiology in taiwan

 

 

因為傳統期刊有其「母學會」,學會就是一群人,根據興趣與職業,來集會結社。專注在一個期刊投稿,就是融入社群的最好方法。

 

不要小看這個策略,羅胖曾經講過一集《愛因斯坦的逆襲》,就提到,其實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論文,早就寫好了,但為什麼還是過了好幾年沒沒無名的苦日子,之後才瞬間變成人類科學史上的璀璨巨星?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他後來辭掉公務員工作,到對的地方擔任教職,並進入對的「社群」。

 

所以,專注投稿傳統期刊,你認同的,是歷史、是社群、是百年學會的榮光。

 

相對的,PLOS ONE 是個一年 33000+ 篇論文的大世界,裡頭可能根本沒有你這個次專科的社群,但相對的,或許你可以成立自己的社群,就看你怎麼用「互聯網思維」,去策略性的經營自己。

 

至於,PLOS ONE 會不會倒?會不會 impact factor 超低?這些當然有可能,但可能性甚微。相對的,其實許多傳統期刊,失去了紙本廣告的收入,電子廣告也沒起來,越來越多圖書館買不起,財務上也陸續出狀況。傳統期刊也是會倒,也有可能 impact factor 越走越低……

 

 

我建議的 PLOS ONE 經營策略

 

如果蔡依橙不是在 2004 年出道,而是「現在」出道,我會選擇有歷史、有社群、有百年學會的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集中火力投稿,還是會選擇互聯網學術超新星 PLOS ONE

 

如果你 2012 年問,我會說「我一樣選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因為那時候的我,不理解「移動互聯網」將改變人類世界。

 

但 2015 年的現在,我深刻理解到「移動互聯網」已經在改變世界,一樣的問題,我會跟你說「我會從 PLOS ONE 出道」,刊登費用,就從論文獎金、研究計畫,或我自己獲邀演講的講師費填補。

 

策略上,我會運用 PLOS ONE 天生的開放特性,把文章分享到 Facebook、Twitter 上,尋找跟我研究同領域的人,我會把這些人集結在一個 Facebook 社團或 Twitter 群,然後在自己的部落格做好所有文章與所有同好的連結,用更迅速方便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國際研究人脈與社群。基本上,像是在 PLOS ONE 這個優秀平台之上,做內部創業。與其等傳統學會認可你、邀請你,不如在大池塘裡一邊鍛鍊、一邊貢獻、一邊變強,自成一片天地。

 

另外一個關鍵點,是國際情勢在改變。2004 年的世界,美國仍是世界強權,所以投稿到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當然是代表學術成績的一個肯定。但 2015 年的世界,是多極化的世界,投稿到以 American 開頭的「美國」期刊,不如讓自己認同新的世界網路秩序,一個以 Public 開頭的 PLOS ONE 期刊。

 

PLOS ONE 是真的從骨子裡 Public,整個網站以純電子形式存在,文章與所有頁面都 CC 授權,連他們架站所用的 Ambra 系統,都是開源軟體,雖然他們會做獨立的研發,但在做好重大改進後,會再把他們的版本,回饋到開源社群裡頭!

 

 

plos cc by

 

 

相對的,BMC 畢竟是以公司組織營運,所以網站本身並沒有 CC 授權,其平台也是自行打造專用系統。這也導致了 BMC 這個品牌在經營上,與 PLOS 走不同的方向。

 

 

bmc copyright

 

 

結語

 

PLOS ONE 是個人類科學史上非常有趣的存在,因為兼具高理想性與務實策略,目前已經是一顆比一般期刊大超過 100 倍的超新星,雖然 impact factor 的表現略微下滑,但考量其成長速度,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高速成長的期刊在 impact factor 的公式中,會有被低估的偏誤。

 

如果你的主題跨領域、你認同網路新時代的來臨,如果你反正沒有什麼社群牽掛,想打造一個自己的學術伙伴圈,也有能力使用各種社群媒體,經營自己的品牌。那 PLOS ONE 很值得你做長久的策略投資。

 

如果你的主題偏傳統,而你的個性比較保守,希望既有的國際學會認可,也想早日登上這些期刊的母學會舞台。那麼,鎖定一個調性跟你類似的學會,像 2004 年的我,專攻放射界指標期刊 AJR,也是一個方法。

 

就如我們一開頭舉的「找對象」例子:有些人喜歡保守顧家的男人,也有人喜歡終身學習打拼的男人;有人喜歡舉止穩重的大家閨秀,也有人喜歡思想前衛行動力強的新女性。

 

喜歡哪種都好,想清楚,選了就認,努力經營一段關係。盡量不要只因為 impact factor 少或多了 0.5 分,就做出策略性的決定。因為這是你的學術人生、你的個人品牌、你在 PubMed 上將永久留存的個人履歷。

 

 

延伸閱讀

 

昨天的 open access 文章出來後,有 6 篇 PLOS ONE2 篇 Medicine 的陳天心醫師,也分享了他的投稿經驗。很有參考價值,建議各位前往閱讀。

 

 

如果您有相關投稿經驗,歡迎與小弟分享。感謝!

 

 

本篇發表於 短篇評論 並標籤為 ajr, bmc, open access, PLOS, PLOS ONE, 投稿, 期刊, 蔡依橙, 選擇。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PLOS ONE:我該不該投這本期刊? 有 1 則回應

  1. Wenfu Lai 說道:

    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thoughts with me. It is somewhat decent. Much appreciated!

    WF Lai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