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科學化分析道德、宗教與政治

 

作者:蔡依橙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先說結論

 

  1. 對我來說,這不是一本容易啃的書,讀起來很辛苦,我花了 8 個小時左右才搞定。或許更適合哲學背景、道德心理學背景者閱讀。
  2. 你可以先考慮看看這個作者的三場 TED 演講,理解他想講的主題,其實是個才子,懂的很深很廣。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haidt, jonathan, ted,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宗教, 政治, 科學, 道德, 選舉 | 3 則迴響

LINE Rangers:一個月的維護宇宙和平之旅

 

作者:蔡依橙

 

 

05_final_team

 

 

家庭社群的滲透

 

從 8/24 開始,我迷上了 LINE Rangers,一開始是女兒跟兒子聊得開心,想跟他們有一樣話題,所以就跟著看,學會了「布朗尼是熊大的弟弟,拿捕蟲網」,以及「熊大是用拳頭」還有「詹姆士是用帥臉攻擊」等。

 

 

01_browny

 

 

後來,小孩畢竟玩遊戲還是比較靠感覺,沒在算攻擊力、戰鬥力,自然會有「很喜歡的角色在戰場上,但能力卻一無是處只好被打爆」的狀況,接著就是卡關,拿來給我這做爸的,希望能幫忙「處理」一下。

 

所以,其實 170 關之前,我大概都玩過兩次,尤其在一些資源容易緊縮的地方。9/22 我覺得一直代工,手也會癢,於是自己綁個帳號下去玩,4 天過了 192 關,救到莎莉。

 

為什麼不乾脆拿小孩的 iPad 破到 192?因為,他們在我好不容易幫他們代工過到 170+ 關後,手滑把主將給賣了,隊伍就剩一些可愛動物,實力瞬間倒退 100 關…….

 

唉,維護宇宙和平這麼重要的事情,我還是自己來吧 XD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192, line, rangers, , 破關, 莎莉, 雅各, 體育老師 | 1 則迴響

《赤道之虎新加坡》:台灣人不會喜歡的新加坡分析

 

作者:蔡依橙

 

 

赤道之虎新加坡

 

 

先說結論

 

  1. 這本不是多數台灣人會喜歡看的新加坡分析書。
  2. 在歷史與外交的部分,給我非常大的啟發。
  3. 或許很多台灣人,並不瞭解新加坡。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中國國民黨, 匡導球, 匱乏, 台灣, 國民黨, 外交, 小國, 新加坡, 獨立, 英聯邦, 赤道之虎, 馬來西亞 | 1 則迴響

《敵我之間: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 3》與電子閱讀近況報告

 

作者:蔡依橙

 

 

敵我之間

 

 

精彩說歷史

 

這本書是呂世浩老師的「歷史思辯之旅」第三本,一樣好看。我三本都看了,結論是:如果你喜歡前兩本,一定會喜歡這本。

 

第三集這次,呂老師專注講兩個人:努力達到大富大貴權傾一時然後也讓秦帝國爛掉的「李斯」、不認識他的人覺得反對派又年輕有理想好棒棒結果根本是個紈絝子弟大膿包的「燕太子丹」。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呂世浩, 李斯, 燕太子丹, 秦始皇, 秦舞陽, 胡亥, 荊軻, 趙高 | 在〈《敵我之間: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 3》與電子閱讀近況報告〉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我的思考我的光》:傑出卻孤獨者的人生指南

 

作者:蔡依橙

 

 

我的思考我的光

 

 

誰適合看?

 

如果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傑出且孤獨,不管你的領域是學術、創業或教育:你有與別人不同的洞見,但卻常被譏笑;你走比較辛苦踏實的路,卻常被看輕;你對教育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卻被視為異類,都建議你來看這本書。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LED, 中村, 中村修二, 創新, 叛逆, 我的光, 我的思考, 我的思考我的光, 教育, 日亞化, 日本, 本質, 白光, 研發, 藍光 | 1 則迴響

《UNIQLO 和 ZARA 的熱銷學》:用比較,迅速瞭解成功策略。

 

作者:蔡依橙

 

 

uniqlo zara

 

 

譯者為新思惟之友

 

這本書,是新思惟之友林瓊華小姐翻譯的,雖然他沒拿版稅,銷量與他無關,但畢竟是自己的翻譯作品,也開心辦了有趣活動,歡迎各位前往參戰,9/10 之前喔!(連結

 

 

UNIQLO ZARA 的不同

 

我住在台中,這個台灣的二線城市。為什麼?還不就因為買不起台北的房子!所以就安慰自己台中天氣好啊!XD

 

這幾年,UNIQLO 先來了,迅速展店,然後 ZARA 也來了。這兩家風格迥異的成衣零售,到底各自用什麼策略成功,是我一直很有興趣的。為什麼 UNIQLO 敲鑼打鼓狂宣傳,但 ZARA 就只是靜靜的開店?為什麼 UNIQLO 做國民服飾,跟 ZARA 做流行時尚,都有超人氣?

 

讀了這書,我終於知道,這兩家公司的發跡、轉型、成本結構、世界發展策略,都各有不同。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keika, lin, uniqlo, zara, 出版, 商周, 成衣, 新思惟, 林瓊華, 柳井正, 熱銷, 製造, 零售 | 在〈《UNIQLO 和 ZARA 的熱銷學》:用比較,迅速瞭解成功策略。〉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草間彌生自傳:無限的網》:在波多野悠遊卡事件時閱讀

 

作者:蔡依橙

 

 

草間彌生自傳:無限的網

 

 

「就只是一些圓點,賣那種天價,又做到雅俗共賞,這背後一定有貓膩。」坦白說,這就是我看這本書的原因。看完之後,我懂了。

 

 

連維基百科都輕描淡寫的草間流核心

 

這本書用草間自己的急促語氣,描述了他的藝術人生,非常精彩。

 

草間賣的不是圓點,而是圓點背後的故事。當許多人看著好可愛的南瓜與圓點時,正是逐漸走到人生盡頭的他,與這個世界的最後和解。

 

草間在紐約出道時,非常驚世駭俗,連維基百科條目著墨都不多,但在本書中卻是毫無保留的描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圓點, 性解放, 情慾, 慾望, 波多野, 無限的網, 結衣, 自主, 自傳, 草間彌生, 藝術 | 在〈《草間彌生自傳:無限的網》:在波多野悠遊卡事件時閱讀〉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從波多野事件,看到台灣社會的很多有趣面向。

 

作者:蔡依橙

出處:個人 Facebook

 

 

2015082721554

 

 

針對悠遊卡推出波多野結衣圖案,工作空檔,順手寫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忽然又跟吹風機一樣給火了。剛剛看,已經 5758 個讚,445 次分享。

 

這個討論串中,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台灣人,各自不同切入的想法。其實多元想法都是好的,但讓人覺得無奈的,是許多仇恨與人身攻擊。

 

這就是今天的台灣,學歷甚高,但卻連好好討論個事情都不行,對持有不同立場與切入點的人,並不試圖互相理解,而是用各種一知半解的邏輯,配上粗鄙的文字,做毀滅式的羞辱。

 

不管是要印也好、不印也好,喜歡波多野,或者不喜歡波多野。如果我們的社會遇到任何的問題,都沒辦法深入的去思考與討論,就註定不會有美好的未來。

 

我們離現代化國家,可能還有一段距離。

 

 


 

 

從波多野事件,可以看到台灣社會的很多有趣面向:

  1. 尊重個人性向很棒,但 AV 女優就會教壞小孩?多元成家很潮,情慾自主就噁心?好奇怪 XD
  2. 波多野形象比較負面,還是勞乃成?波多野拿你稅金拿你薪水拿你俸祿嗎?至少人家被片商挖角是真金白銀,不是假消息。
  3. 波多野事件很多道德崇高人士說這樣很敗壞,但這不是人類社會無法避免的一部份嗎?性教育,除了器官教育,不還有功能以及其社會意義,甚至相關產業。還是我們相信:「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
  4. 在我的觀察,我認為唯一悠遊卡公司作錯的,是決定下架。還可以選擇的操作很多,例如:瞬間順應民意,推出品行教化的「孔子」悠遊卡,並公開與波多野的比較數據在網路上。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AV, 公關, 勞乃成, 女優, 孔子, 悠遊卡, 波多野, 結衣 | 2 則迴響

組織為什麼會產生嚴重的內耗?

 

作者:蔡依橙

 

 

rustygear

 

 

組織經營最有價值的投資:減少內耗

 

從臨床團隊、研究團隊、行政團隊到創業團隊,朋友常問我有關組織與領導的想法。

 

如果要說「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我認為,組織運作跟汽車性能調教一樣,其實「減少內耗」才是最值得投資的。

 

只要領導者多花點心思減少內部損耗,組織的整體戰力馬上可以增加好幾倍。而且唯有打造良好的團隊內文化(不管是剛性團隊還是柔性團隊還是隱性團隊),你真遇到難得人才時,才留得住。

 

這道理很簡單,台灣人都很聰明,怎麼可能不知道、怎麼可能刻意製造內耗?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內耗, 內鬥, 升遷, 團隊, 摩擦, 組織, 經營, 績效, 表現, 領導 | 在〈組織為什麼會產生嚴重的內耗?〉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毒舌頭與夢想家》:科學人應該知道的科學江湖

 

作者:蔡依橙

 

 

毒舌頭與夢想家

 

 

我買的是 2003 年版的,年輕的時候看過一次,感覺得出來書很好,但那時的自己,社會走不久,對於裡頭描寫的故事,感受不深。

 

幾次搬家,也捨不得丟掉,這次炊成電子書,2015 年的現在,又看了一次。好書就是這樣,12 年後再看,所講的內容一點也沒過時,做為讀者,更能讀出其中韻味。

 

如果你受的是科學訓練,走的是科學之路,不管是基礎科學或資訊科學或臨床醫學,這書都能讓人沈思良久。原來,那些曾經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沒有任何一個,是在順從與和諧中誕生,不管是達爾文進化論、DNA 構造破解、曼哈頓計畫、太空計畫,或網路革命,都經歷過大量的挫折、競爭,裡頭的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巨大的壓力。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夢想家, 太空計畫, 好書, 微軟, 曼哈頓, 毒舌頭, 科學, 科學史 | 在〈《毒舌頭與夢想家》:科學人應該知道的科學江湖〉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