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會員
完稿日:2010/10/19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2009/3/16 接獲邀請函
2009 年 3 月 16 號,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Asian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 ASCI)寄邀請函給我,內容是說,亞洲一直需要心臟電腦斷層(cardiac CT; CCT)與心臟磁振造影(cardiac MR; CMR)的相關指引(guideline),ASCI 決定擔起這個責任,成立 CCT & CMR guideline working group (WG),經由 ASCI 的核心成員提名,邀請亞洲四個國家共七位在心臟影像具有廣泛臨床經驗以及研究成果的醫師一起合作,預計藉由幾次實際見面的討論以及大量的後續電子郵件溝通,於 2010 年 2 月出版的 ASCI special issue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 中發表專屬於亞洲的心臟影像指引。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代表國家以「Taiwan」名義參加國際 guideline 的制定,當然是義不容辭立刻答應了。
圖、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的邀請函
之後的半年間,我領導工作小組成員,完成了 ASCI 2010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 for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一文,並成為以高品質獲得共識,準時刊登於 2010 年 2 月號 ASCI special issue 的「唯一」一篇。以下,便是想與讀者們分享這整個參與國際學術社群、制定國際指引的故事,提供未來即將走向國際的傑出醫師們,一些值得參考的經驗。
圖、心臟電腦斷層適應症指引標題頁
工作小組成員簡介
2009/6/4 在 ASCI 2009 東京年會之前的第一次會議
第一次工作小組的會議地點在 Tokyo Conference Center Shinagawa,重點是破冰與分派工作,大家都是初次接觸到這樣的國際寫作任務,也是第一次見面,剛開始的互動相當客氣,總是擔心話題過於敏感(當天是六四 20 週年!)。畢竟亞洲近代史有很多政治與民族情結,如:日本與韓國、中國在二戰時的恩怨、台灣香港與中國的微妙關係等。我的經驗是,從娛樂與文化入手,總是最容易的,跟韓國人提 Wonder girls 的 Nobody 或者冬季戀歌(Winter sonata)、對日本人提 NDSL 或 Doraemon、與中國人談談他們的土豆網、優酷與PPS,這些話題作為破冰是最安全、得體且有趣的。熟了之後,也發現這次的七位成員,大家心態上都很年輕,對政治與民族議題其實都採取很開放的態度,無所不談。
破冰之後,接著擬定工作計畫並各自認領。我由於對心臟電腦斷層較為熟悉,有兩個主題可選:一為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這是類似 indication guideline 的參考建議;另一個是 practice guideline,制定標準檢查技術的寫作計畫。由於在過去的寫作中,對於檢查技術的書寫已經有所經驗,於是我選擇了對我自己較有挑戰性的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 for CCT。
以下是各個專案的負責人名單,以及後續的狀況簡介:
Hwan Seok Yong 因認證各機構或各課程的施作水平,牽涉到權力、罰則,且有可能面臨許多人情問題,故此計畫取消。
第一次的會議,就在分派工作中結束了,想到刊登日期是 2010 年 2 月,離聚會當天還有 8 個月之久,像是明年的事情一樣,於是大家就在愉快輕鬆的心情中散會了。
圖、第一次東京會議,剛認識,工作也是八個月後,大家都輕鬆的微笑著。
2009/8/15 南韓仁川機場旁 Hyatt Regency 的第二次會議
圖、第二次開會,大家笑得比較保守,因為只剩下五周了!
第一次會議後兩個月,沒有人有動靜。但 Dr. Choi 詢問了一下 ASCI 總部,才發現,如果要在 2010 年 2 月刊登,按照 Springer 出版社(負責出版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也包括這次的 ASCI Special issue)的表定作業時間,在 9/22 之前就必須把稿件送到 Springer 編輯部,逾時不候!
這下代誌大條了!原本以為的八個月,忽然變成了八個禮拜不到,為了顯示事情的急迫程度,ASCI 總部緊急發出了第二次會議通知,這次沒有什麼其他學術會議合併舉辦,就專程為了這件事情開會,ASCI 提供來回機票、飯店住宿以及場所費用,很慎重的讓我們了解到「這個計畫是玩真的」、「請加油,好嗎?」。地點訂在南韓仁川機場旁的 Hyatt Regency,相當高級的飯店。經由飛行、入住、開會、回國的這整個儀式,我清楚的了解到事情的急迫性。
圖、專程飛到仁川機場旁的會議室開一個緊急會。嗯,該加油了!
圖、第一次到韓國,就是想試試看韓國的石鍋拌飯跟台灣的有啥不同?這是仁川機場內的,結論是:「比台灣的辣很多!」
8 月 15 日開會時,根據 Springer 的 9 月 22 日底限,在記事本上算了算,發現我只剩五周的工作時間。這個有點棘手,一個從沒做過的計畫,要在五周內完成,包括規劃、執行、回收、統計、寫作和定稿,真的是一天都不能浪費。清點手上既有的資源:有 ASCI office 專業的秘書 Miss Kim 可以協助行政事項(順便說一下,insession 這家公司提供的會議與學會經營服務真的蠻專業的),其他只剩我自己的筆記型電腦以及一些網路上下載的歐美 guideline。現場幾位工作小組成員,紛紛反應要在五周內完成一篇代表 ASCI 的 guideline,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我逆勢思考,這是代表臺灣出來參與國際 guideline 制定,如果當別人都覺得不可能的時候,我們還能逆勢完成,是否更能取得各國研究者的尊敬?這個逆勢操作,有沒有機會成功呢?
圖、思考過程中所閱讀的大量參考文獻
2009/8/16 – 2009/8/25 十天間規劃與製作相關文件
回國的路上,我盤算著相關的資源,得出了「全力一搏,應該有機會成功」的結論。我想達成的目的是:2010 年 3 月在台北舉辦 ASCI 之前,讓國際學術社群知道,台灣除了有能力舉辦國際會議、更有能力領導制定國際學術指引。
空想無益,該腳踏實地。首先,我閱讀了之前由美國心臟學會出版的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了解其背後意涵。原來,一個理想的 guideline 應該由大量證據力強大的研究整理而成,但現今的醫療科技進步太快,科學研究從設計、執行到出版又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可能實驗結果還沒出版,該科技就過時了。於是業界發展了 modified Delphi method,認為找到具代表性的一群技術專家(Technical Panel),收集並用特殊方式整理其意見,可以作為一個深具參考價值的 guideline。所以我的工作細節如下:(1)擬定適當的適應症 (2)找到具代表性的專家給予評分 (3)將結果寫成流暢且有意義的文章。難只難在,這些要在五周內完成,而且在品質上要有國際學會的水平。
在整個專案品質上,我抓了幾個要點與其對應的策略,列表如下:
圖、我給 ASCI office 的表格,清楚說明哪一天我需要他們幫忙什麼,註明重要的日期以及相關作為的理由跟重點。ASCI office 也很專業的全部準時做到了。
圖、我給 ASCI office 的 email 範本,讓他們可以專注在發送郵件。
2009/8/26 – 2009/9/7 亞洲各國專家成員評分、陸續收集回函
經由亞洲各國代表推薦,最後我們列出了 34 人專家成員清單,其中韓國 6 位、日本 6 位、台灣 5 位、中國 3 位、香港 3 位、新加坡 3 位、菲律賓 2 位、越南 3 位、泰國 2 位、馬來西亞 1 位。這個清單是很政治的,必須在兼顧 ASCI 的參與度、國際學術的貢獻度、亞洲的代表性中取得平衡,而由於事先的規劃與充分的理由,雖然這樣的人數曾遭到質疑,但最後大家都能接受。例如:韓國近年在心臟電腦斷層的學術研究發表不少,所以理當與日本同樣擁有六位代表;中國加上香港,人數剛好超過台灣,而台灣作為 ASCI 年會主辦國之一,學術的地位也是有目共睹。在這種國際圓桌上,大家都是代表各自的國家與學會,彼此之間沒有階級也沒有必要聽誰的,「說服力」則是由以下因素構成:對現實情況的掌握力、對各國期待與實際實力的了解程度、發言者在該領域的地位。這些因素都必須做到精確掌握,才能達到國際喬事最高原則:「讓意見消弭於無形」,且「大家都能接受」。
接著我準備好 34 位專家的名字列表以及電子郵件清單,請 ASCI office 代表發函出去,我想這樣的國際學會指引,對於專家們應該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畢竟寫個問卷與想法,名字便能以 Technical Panel member 身分出現在亞洲第一次的 guideline,也是種肯定,預計回收率應不會太差。
圖、技術專家問卷第一頁,基本資料調查。
圖、技術專家問卷內容,共六頁51個適應症評分。
收集日期是 8/26到 9/7,這個日期規劃其中有幾個玄機:(1)先公布截止日是 9/4,但 9/4 週五預計做最後催票,實際截止日是 9/7,留個六日做最後補寫 (2)十天填個七頁問卷,時間上應該足夠 (3)這十天橫跨兩個六日,剛收到沒多久就有一個週末可以填。配合這一連串的策略,我們在 9/7 截止時回收到 23 份問卷,達成 67.6% 的回收率。
2009/9/7 – 2009/9/15 整理結果 寫作
9/7 當天收集了全部的回函後,便開始輸入到 excel 跑結果。一個客觀的 guideline,其說服力必須來自於有代表性的亞洲專家群,並忠實反應調查結果,打從開始,我們就預計將結果放在網路上做 online supplement,以昭公信。由於任何的小錯都可能賠上 ASCI 或台灣的名聲,所以這個表我花了非常多時間反覆確認,並用 excel 自動功能著色以求美觀與閱讀方便,最後輸出成 PDF 作為 online supplement。
圖、所有23位回函的統計結果,每一格都經過多次反覆校對,並公開為online supplement。
這個大表出來後,其實亞洲這份新 guideline 骨架已經出來了,剩下的只是寫作長肉,說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結果論述、與歐美既有 guideline 的不同等。
這寫作的八天,週一到週五每天下班後,吃晚餐邊吞下一罐純喫茶無糖綠茶,接著做到半夜 12:00 收工,加上六日全日泡醫院,總計大約用了 40 小時的寫作時間,比自己的研究文章花的時間長,畢竟所代表的是台灣、是 ASCI。
圖、我的寫作現場,一堆參考文獻,跟一台工作筆電。
雖說七位工作小組成員的角色應該是共同作者,但真要七個人共同寫一篇文章,光處理意見大概就要過兩年,於是我採取的策略是:由我主筆,以公平客觀的角度,兼顧各國關鍵人物與工作小組成員們的重要文獻,讓整篇文章有亞洲特色、有原創觀點,但又四平八穩。希望能一口氣通過所有共同作者的審閱之眼,而能平安無事的儘速刊出。
2009/9/15 – 2009/9/21 將初稿給七人工作小組審閱並給予回饋意見
完成初稿後,我便 email 給工作小組有一周的時間審閱。各位可能會想,怎麼你寫花一周,給人家看也是一周?不留多一點時間給自己寫,而給工作小組兩三天看過就好?
在這件事情上,我的想法是:大家雖然英文不好、溝通有點卡卡,但都寫過文章,看到表格跟文章,就知道這要在一周內整理出來的難度了,如果我們很尊重工作小組成員,給他們也是一周時間看,加上文章流暢度夠、原創性佳、國際政治平衡好,工作小組成員都龍心大悅,少點麻煩意見,事情豈不容易得多。
2009/9/22 回覆 定稿 送出
9/21 我收到所有成員的回饋意見,有些的確是蠻尖銳的,例如:為什麼沒有引用誰的文章,而卻引了誰的文章?為什麼沒有提到某個團隊提出的重要觀念,卻講了誰的主觀陳述?幸好這類相關問題在下筆的時候,都已經用客觀的資料想好理由,所以我實際上需要改的部份其實不多,幾乎只是句子的使用或引用文獻的小幅修正。這也是我個人深覺重要的一個寫作與 revision 概念:勝者,先勝而後戰。
雖然七位工作小組成員的身分應是共同作者,但我還是很慎重的為每一位提出意見的作者,做了大表格,把他們的意見抄錄於上,並 point-by-point 的說明我的理由以及後來修改的地方,以高規格對待來顯示我的重視。
也因此,如預期的,在 9/22 用一天完成 revision 後,便迅速獲得全體同意,定稿,並送出到 ASCI office 與 Springer 編輯部。
2010/2/1 正式刊出
圖、於ASCI special issue刊出的第一頁
終於趕在台灣 3 月舉辦 ASCI 之前刊出了。而這篇文章的完成,也讓參與這整個過程的 ASCI office、工作小組成員、技術專家成員充分理解到,台灣是一個臨床醫療與學術水平很高的地方,我們除了有能力舉辦超過 1000 人的國際會議(ASCI/AOCR 2010),也有能力整合亞洲區意見,寫作專屬於亞洲的適應症指引。
過程總整理

給讀者的話
回顧這個過程的許多時刻,也許在當下您不會做跟我相同的決定,你可能覺得我對自己太嚴苛,給自己太少時間。但若時光倒流,角色交換,換你有個五週後想完成的小夢想,難道你能去跟各國研究者吵「填填問卷也要十天?」嗎?難道你去跟 Springer 吵「你們辦事效率太差,要四個月做一本期刊?」嗎?難道你去跟 ASCI 英修老師吵「你要那麼多天英修做什麼」嗎?可能花了七天吵,最後多吵出七天寫作時間,剛好抵消,心情還受影響。
我的觀念是,我不喜歡爭論,因為爭論完全無益。就像韓寒跑的拉力賽車,路很爛、彎很急、樹很多很危險,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看好地形,選一個最快最可能的路,完成他。如果真的覺得資源不足、盡力也做不到,那就放棄吧。選項只有「完成他」與「放棄他」,「爭論」不在選項之內。而我只是看到一絲可能,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一個期限,去衝衝看。
又如打籃球,你要跟防守你的人吵「有必要靠這麼近?」嗎?你要跟你的隊友吵「傳球時機太差」嗎?重要的是,找到防守的空檔,在零點幾秒間漂亮出手,投進一個三分球逆轉局勢。真正值得你費心的,不是那些鼓譟的觀眾、黏人的對手,而其實是你自己出手的那零點幾秒。那零點幾秒,則是用幾萬小時的練習去換來的精華。
想跟你說的是:「把自己練強」,就這樣。
結語
很幸運有這樣難得的國際 guideline 制定經驗,能為國家、為學會爭一點國際能見度。希望以上的內容分享,能鼓勵更多的台灣朋友,繼續把臨床醫療做到世界水平,並積極參與國際學術社群,留下我們受人尊敬的足跡。
後記
寫作的過程中,有朋友問我:「你寫這個出來好嗎?棒打出頭鳥,人家看你不順眼怎麼辦?萬一以後沒有類似的機會,豈不讓人看笑話了?」我說:「我不是這樣想的。我的想法是,因為台灣的進步與資源,我有機會在臨床上做出一些成績,也因此得到代表臺灣去制定國際 guideline 的資格。就像大隊接力一樣,輪到我了,我盡力跑,然後把棒子交出去,就是做好我的事。所以我去年盡力完成了這個 guideline 制定,結果還不錯,現在也把經驗寫出來傳承下去,讓其他的醫師能在這樣的基礎上做得更好。未來是不是還有我的機會,其實沒關係。」
只有當場上跑的人盡力,交棒迅速確實,場下沒跑的人衷心祝福,台灣才能在一個集體想像中前進。我們必須自己證明我們不會內耗,而且值得這樣的進步。不是嗎?
生是台灣人,死是台灣魂!愛台灣終極挑戰賽。 解答篇
這是我在 Facebook 上所設計的測驗,有點難,可能有些朋友會有興趣知道這些問題背後的故事以及對台灣的意義,所以我整理在下頭。
原文本來是一題一題貼在 Facebook 上的,但因為 Facebook 對連續張貼有監控,我在三次輸入那些看不懂的驗證碼後,竟然被停權了!這也讓我瞭解到如果想講比較正經的事情,還是回到 blog 比較好。
有 Facebook 帳號的朋友,歡迎到這連結作測驗。[2015/10/17 update: 似乎因 FB 政策改變,測驗連結已失效。]
以下為測驗與解答:
Q. 以下哪位人物因所信仰的宗教有嚴重爭議,使其政治生命沈寂許久?
A . 謝長廷
B . 馬英九
C . 許信良
D . 陳水扁
謝長廷一定是台灣政治史上重要人物之一,包括他的宋七力事件、陳進興事件,與陳水扁、蘇貞昌的關係以及高雄市長任內的政績。在宋七力事件上,最特別的是,他並不認為自己的宗教信仰有什麼問題,而宋七力最後事實上也是無罪定讞。這也顯示了台灣社會與法律界對於宗教事實上是採取相當開放的態度。
Q. 以下那個族群在台灣雖佔少數,但多佔據軍公教要職並主導台灣解嚴前文化?
A . 本省人
B . 客家人
C . 外省人
D . 原住民
這題比較敏感,但真正要瞭解台灣就不能迴避族群歷史。台灣四大族群中,外省人一直是佔據軍公教以及藝文界的主要族群。以下是維基百科「外省人」條目的引用:
「長達三十八個年頭的戒嚴時期,外省菁英階層在政治、政黨、軍事、媒體、藝文等領域的優勢,雖在 1990 年代之後逐漸淡化,但還是存在。台灣媒體刻意淡化的事實是,戒嚴時期強制推廣的國語政策與中國意識及公務員維持分省錄取政策,使得外省菁英階層在當時享有與其人口比例不相稱的優勢;而這些優勢所產生的社會經濟地位往往具有外省菁英階層遺傳性,並影響國家資源的分配,部份台灣人認定此妨礙台灣「國家正常化」的發展。」
Q. 請問客家人約佔台灣人口比例多少?
A . 14%
B . 34%
C . 24%
D . 4%
台灣四大族群比例:福佬人(70%)、客家人(14%)、「外省人」(14%)、原住民(2%)
Q. 以下哪一位台灣天后沒有合約糾紛?
A . 林默娘
B . 張惠妹
C . 蔡依林
D . 孫燕姿
由於演藝相關制度與法律的不健全,台灣的歌唱天后都有不等程度的法律糾紛,相關歷史請見維基百科相關條目。林默娘則是媽祖本名,住在天后宮。
Q. 請問陳水扁在 2004 年大選的關鍵性事件中,其肚子上的肉總共劃過了幾顆子彈?
A . 兩顆
B . 一顆
C . 四顆
D . 三顆
319 槍擊事件 (2004/3/19) 子彈分佈:「一顆子彈穿過汽車擋風玻璃後擊中副總統呂秀蓮膝蓋,另一顆則擦過陳水扁腹部」
Q. 購買力平價後,台灣的人均 GDP 在世界上排名大約是第幾?
A . 20
B . 25
C . 30
D . 35
E . 15
愛台灣,還要為了台灣而自豪。實際上不管是那個組織統計、用購買力平價或匯率換算,台灣的人均 GDP 排名大概都在 20-30 之間,這題 20-30 之間的答案都有分數,25 的 4 分全拿,20、30 拿 3 分。
如果你曾經看過世界 GDP 列表你會為台灣而驕傲,因為全世界約兩百個國家/地區,台灣竟然能排在這麼前面,而且比台灣更富裕的國家,一半是石油產國、一半是歐美高度已開發國家。
另外,有人提出一個 Human Development Index,根據以下三項合併計算:1. 健康長壽,用出生時預期壽命來衡量;2. 教育獲得,用成人識字率(2/3 權重)及小學、中學、大學綜合入學率(1/3 權重)共同衡量;3. 生活水平,用實際人均 GDP(購買力平價美元)來衡量。台灣也是在 25 名左右。
我們的國家其實發展得還不錯,問題只是國際上不太認為我們是一個國家,甚至我們國內也有人認為我們不是一個國家。各位也請參考鄰近的國家如 China, Japan, Hong Kong (HKSAR) 等地的資料。
Q. 曾於美國具名捐款支持美麗島雜誌,於 31 歲回國省親,於台大打球後失蹤,並陳屍研究生圖書館旁的是?該事件造成台灣當局甚大的國際人權壓力。
A . 陳文成
B . 陳鼓應
C . 陳屋
D . 陳澄波
這四位在維基百科上都查得到,陳文成就是本題解答,陳文成的死,引起了嚴重的國際關切,並使得警總開始注意收斂。陳鼓應是台大哲學系事件人物之一。陳屋與陳澄波則都是二二八受難者。陳澄波受難時穿的衣服(有彈孔),在嘉義的陳澄波文化館仍保存良好,有心的朋友可前往一觀,感受台灣當年的白色恐怖。
Q. 造成肝癌死亡的病毒種類因國而異,台灣主要的肝癌致死病毒為?
A . D 型肝炎
B . C 型肝炎
C . B 型肝炎
D . A 型肝炎
台灣 B 型肝炎為主要肝癌產生原因,日本則為 C 型肝炎。B 型肝炎跟肝癌,可以說是我們的國病。在疫苗全面接種後,肝癌盛行率開始下降。接著接棒的國病,可能會是肺癌,尤其是肺腺癌。
Q. 請問以下哪一位沒有與黃子佼交往過?
A . 蔡燦得 (正確答案)
B . 曾寶儀
C . 任家萱
D . 徐熙娣
黃子佼的演藝生涯,是陪伴著五六年級生成長的小故事,從助理主持人到逐漸走紅,然後與小 S 的高調交往,乃至與曾寶儀的地下戀情被第一期壹週刊踢爆,接著沈寂與付出,交往 Selina、夏宇童等等。人生有起有落,藝人的隱私與無奈,都在黃子佼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
Q. 請問以下哪一位衛生署長不是外科醫師?
A . 施純仁 神經外科
B . 詹啟賢 外科
C . 林芳郁 心臟外科
D . 涂醒哲 內科
台灣枱面上的醫療相關政治人物,以公衛相關訓練的最多,若是臨床出身的,則心臟相關學科較多。
Q. 請問以下哪位每天只睡一個小時還怕別人不相信?
A . 蕭淑慎
B . 蕭薔
C . 蕭大陸
D . 蕭敬騰
感謝 KiMogi 提供。
Q.以下哪一位台灣女歌手不是新加坡人?
A . 陳潔儀
B . 梁靜茹
C . 蔡健雅
D . 孫燕姿
台灣是個多元包容的社會,即使流行文化亦然。許多星馬地區的歌手都選擇來台灣發展,也有多位事實上是台灣造救了他們的今天。梁靜茹是馬來西亞人,其他三位都是新加坡人。台灣人不會計較你從哪裡來,只問你夠不夠水準當個偶像。
Q. 以下哪裡的芋頭並不有名?
A . 大甲
B . 玉里
C . 金山
D . 甲仙
這題感謝 Rita 提供。
請 Google 芋頭,你會在前兩頁中看到大甲、金山、甲仙,但沒有玉里。玉里是白米好吃,據說有芋頭香。
Q. 台灣高鐵的路線與車站位置是在哪一年訂下的?
A . 1992
B . 1987
C . 1999
D . 1990
台灣高鐵由於當初於民進黨時代,由親綠企業 BOT,接著政黨輪替,由國民黨執政後政治不正確,有相當多的輿論攻擊這些企業,其中有些並不合理,例如批評車站設點過於偏僻。事實上,車站的地點是 1992 年就決定了,當時執政的是國民黨政府,原因是平衡區域發展,而這高鐵五虎親綠企業根本還連邊都沒沾上。
台灣對事情的討論往往流於政治,真正關鍵性的決策其實很難被釐清。
1987 高鐵開始評估可行性、1990 確定興建高鐵、1992 定案、1999 開工、2007 對外營業。
Q. 請問以下哪位台灣藝人沒當過立法委員?
A . 葉啟田
B . 余天
C . 高凌風
D . 高金素梅
高凌風(本名葛元誠)由於經營特種行業遭到掃蕩,參選過台北市議員,甚至將本名改為「葛高凌風」參選,但沒選上過。
Q. 位於台北市中心的二二八紀念公園,在紀念碑完成後,有多久的時間有碑無文?該事件顯示了二二八之歷史真相仍有爭議,以及背後的政治角力。
A . 兩年
B . 一年
C . 三年
D . 四年
「台北市二二八和平公園之和平紀念碑立於 1995 年 2 月 28 日,作者為王俊雄、鄭自財、陳振豐與張合清。該碑雖完工矗立於 1995 年,不過,經 2 年有碑無文爭議歲月後,其 642 字碑文才於 1997 年 2 月 28 日揭幕;至此,該紀念碑才算正式落成。」
最後公布的碑文
當初之所以有碑無文,是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件事情很重要,要紀念,但碑要怎麼寫?兇手是誰?要不要明言族群議題、歷史背景、政府極度腐敗以及這次事件對台灣知識份子摧殘的長遠影響?於是延宕兩年,出了一個其實沒講到什麼的碑文。
Q. 哪一位官員在與原住民溝通時,說了「我把你們當人看」這句經典名言?
A . 涂醒哲
B . 陳水扁
C . 馬英九
D . 薛香川
當官不容易唷……。
Q. 慈濟的證嚴法師,其兒時老家在?
A . 花蓮縣
B . 台中縣
C . 屏東縣
D . 台北縣
證嚴法師小時候生出後就過繼,所以其母親其實是養母,現在九十多歲,住在豐原。
Q. 以下何者不是根基於台灣的國籍航空公司?
A . 華信
B . 長榮
C . 華航
D . 國泰
國泰其實是香港的航空公司,只是剛好名字跟國泰金控一樣而已。華信是華航的子公司,為了爭取一些政治敏感航線,與和信集團共同出資成立的民營公司。長榮當然是正港的台灣航空公司囉。
Q. 以下那個航空公司的成立與台灣特殊的國際政治因素有關?
A . 日本航空
B . 日亞航
C . 全日空
D . 日線航空
因當年日本航空有官方色彩,故在中國壓力下不許飛航台灣,為了避開這些政治因素,另外成立日亞航,但飛機其實是互通的。後來日本航空逐漸民營化,中國與台灣關係趨於和緩,日台關係也趨於正常化,於是在 2008 年,日亞航併回日本航空,走入歷史。一個小公司的成立與消失,說明了當年台灣艱困的外交、政治與經濟狀況。
Q. 日本國土最靠近台灣本島處為?(距離僅 111 公里)
A . 琉球
B . 波照間島
C . 石桓島
D . 與那國島
日本國土最西端跟最南端很近,最西端是與那國島,最南端為波照間島,若在 Google earth 上尋找,會很訝異與那國島非常靠近台灣,從宜蘭出海搭快艇,一下子就會到的距離。與那國島是潛水勝地,據說海底還有不知名人類遺跡,有可能改變教科書對人類歷史的觀念,但因打撈與測量不易,還放在那裡。
二戰以前,與那國島其實與台灣交通非常頻繁,後來因為東亞複雜的政治問題才停止。由於離東京有 2000 公里(電波訊號都快收不到了),離台灣又很近,島上居民常常在喊要獨立,還做護照,但應該也只是喊喊啦。
Q. 中國為了模擬攻台戰爭,在那個省分建造了一個與清泉崗機場一模一樣的複製機場?
A . 山西
B . 新疆
C . 甘肅
D . 江蘇甘肅。這個在 Google earth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Q. 一代名將孫立人被蔣家軟禁 33 年的地點在台中市的哪裡?
A . 公益路
B . 梅亭街
C . 五權路
D . 向上路
這即使台中人都不一定知道,是因為政治因素的關係,政府不願意去承認我們關了一個其實沒有要造反的傑出人才 33 年。孫立人故居到現在還是維持原樣,有人倡議要作博物館,但也延宕至今。至少沒拆也就還好,日後還有機會作展示。
Q.以下那個不是立足台灣的國際品牌?
A . Giant
B . 達芙妮
C . 瑪吉斯
D . Acer
捷安特 (giant) 腳踏車、瑪吉斯 (MAXXIS) 輪胎、宏碁 (Acer) 電腦都是台灣的。達芙妮雖然找 SHE 代言,但卻是中國品牌,是台商在中國創立的國際品牌。
Q. 台灣史上首件持槍搶劫案主角李師科,其職業為?
A . 計程車司機
B . 菜販
C . 建築工人
D . 無業計程車司機。
有看過電影或者故事的應該會知道。其犯案動機、王迎先事件都值得台灣社會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