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原出處: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學生沒有歷史與人文關懷,也就算了。可悲的是,過去的教育教出來的老師,也沒有。準備的過程那麼久,校內沒有一個老師或主管,有「國際政治敏感度」去阻止,這也真的非常神奇。
如何看懂全貌
納粹的圖像那麼不好,是因為在歐洲戰場的反人類罪,屠殺 1700 萬人。其中約有 600 萬猶太人。以色列對這件事情非常介意。
這件事情要從國際政治來看才會看懂全貌。
作者:蔡依橙(原出處: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學生沒有歷史與人文關懷,也就算了。可悲的是,過去的教育教出來的老師,也沒有。準備的過程那麼久,校內沒有一個老師或主管,有「國際政治敏感度」去阻止,這也真的非常神奇。
納粹的圖像那麼不好,是因為在歐洲戰場的反人類罪,屠殺 1700 萬人。其中約有 600 萬猶太人。以色列對這件事情非常介意。
這件事情要從國際政治來看才會看懂全貌。
演講人:黃世宜 / 主持人:蔡依橙
(不要怪我,二一魯蛇是世宜老師指定的……)
對這些問題有興趣嗎?歡迎你來問!
黃世宜老師,是《新思惟網路講堂》的專欄作家之一,曾寫下多篇非常實用的文章與問答。
世宜在台灣求學時,很早就顯露出語言天分,卻陰錯陽差進入數理資優班,因而適應不良。進了會計系後發現不適合,於是被二一(無誤),重新考入英語系就讀,帶著去法國念比較文學或美學的夢想,積極準備,前往歐洲,就此定居下來。
在法國與瑞士,以一個外來移民生活著,因為中文的教學專業,工作上面對的是各種階級的孩子,巨大的反差,讓世宜擁有與眾不同的洞察力,於 Facebook 評論時事議題,讚數動輒破千!
這次,剛好世宜年休回台,新思惟特別敲定檔期,舉辦直播互動演講,與各位聊聊教育。
作學長的,盡一份社會責任,給學弟妹們一些支持與啟發是一定要的。這次返校,以學弟妹們為中心,我簡單作個自我介紹開場後,由現場同學自由射擊 發問,非常熱鬧。
經過認真的周義豪同學記錄,並由我把一些只適合在當場聽但不適合公開的內容砍掉 順過內文後,以下是當天的問答記錄,供當天無法參加的朋友們參考。內容五花八門,從生活到選科、從發展到終身學習都有。
再次感謝陽明醫學系系學會邀請,感謝聯繫、接待、主持、籌備與記錄的所有學弟妹們。
讀者:蔡依橙
在太陽花學運期間,偶然看到藍佩嘉老師的演講,對於老師在街頭的臨時舞台,能將各種面向深入淺出的說明白,感到敬佩。得知佩嘉教授對教養也有關注,並有研究論文後,很榮幸這次能邀請老師到《新思惟論壇》演講。
在整理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找到藍老師寫過的《跨國灰姑娘》這本書,因為我個人的生命經驗中,沒有與幫傭相處的經驗,長輩沒請,我自己出社會後也沒有,對於這個主題感到好奇,加上最近的閱讀主題為「亞洲」,本書提到台灣、菲律賓、越南、印尼等國,於是買來拜讀,即使人家初版是在 2008 年,到 2016 的現在,都已經滿 8 年了。我真是個其實沒什麼讀書的人 Orz
全書結構清晰、書寫流暢,對於以「東南亞幫傭」為核心,周邊相關的議題,所做的觀察、記錄、分析都非常精彩。如果您對這個議題也有興趣,值得一看!不過,我想對這個議題有興趣,8 年都還沒看過這本書的大概也很少吧 XD 以下,是一些我閱讀過程中,最有感觸的部分。
作者:蔡依橙
前陣子,在《成與敗》讀書會時(書評、記錄),跟我是 BBS 時代認識至今的活化石網友 Data 提到,雖然《成與敗》作者把經濟學罵得一文不值,但以他一個金融出身的人來看,批評的不到位,就是個憤青亂罵而已。
經過詳細的釐清後,有以下的共識:
作者:蔡依橙
當初開始「線上讀書會實驗」,無非是想證明其實讀書不是那麼孤獨的事, 是想藉由連結讀過同一本書的伙伴們,分享各種不同的角度,深化彼此思考。至今實驗已進行了 3 個月共 10 次(過去記錄請見此),特別感謝跟我們一起探索了 3 個月的王姿文醫師,作了非常多詳實的記錄以及給了許多回饋與建議。
就像住院醫師訓練,3 個月密集挑戰後,也該讓人家休息一下,進到下一個境界,之後我們會繼續借重姿文醫師的洞察力與思辯能力,記錄方面,則預計讓更多的伙伴,有機會一起加入我們。
作者:蔡依橙
(原出處為 Facebook,在原討論串,有非常精彩的各種意見,與含金量甚高的分享。歡迎到文末的連結一觀。)
我們常看到一些人,選對了方向,做出了成績,所以我們總認為,選對「方向」,輕鬆很多。
不過,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這個「方向」上,也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做,為什麼這些成功的人,能比其他人享有更多成果?抽絲剝繭之後你會發現,還是「努力」。
就說馬雲的阿里巴巴帝國,很多人說,他在正要開放的中國,選對了方向。但是,如果他不努力,能有好英文嗎?如果他沒有好英文,會有機會接觸外國人嗎?如果他沒接觸外國人,會有機會到美國觀察到「原來要買個中國的東西這麼難」嗎?
這個「方向」,是他持續不斷「努力」換來的,心理學上,人傾向於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某個 moment 或某個 period,但越來越多根據日記與作品文本的實證研究發現,事實上,多數的成功,都是日積月累的。
越「努力」,就會越「幸運」,也越可能看到正確的「方向」。這才是真實狀況。
【直播聊什麼?】扮納粹事件在瑞士?創新怎麼教?(影片更新)
來賓:黃世宜 / 主持人:蔡依橙
這次辦直播,公告之後,發現大家好客氣,都記下時間要來參加,但卻沒有人在下頭的 DISQUS 留言板提出問題。
既然大家都沒問題,做為主持人的我,就自己根據時事策展一下啦 XD 這次,我們聊兩個議題: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