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cost up 還是 value up?

 

作者:蔡依橙

原出處:Facebook

 

 

FBcomment

 

 

  1. 這場募款餐會,如果不辦在飯店,辦路邊流水席,沒冷氣吹、吃便宜的外燴羹,請問會有多少人到現場?會有多少人買畫?會有多少人支持?
  2. 成本100萬,募得500萬,跟成本10萬元,募得20萬,那個是比較好的「募款餐會」?那個又「比較公益」、「比較有理想」?或者更直接一點:清貧到窮酸,就是比較公益、就是更有理想嗎?同樣辦一場活動,所有工作人員與參與者的時間成本、機會成本,也就是「生命成本」,需不需要計算進去?
  3. 為什麼台灣社會那麼在意別人花掉的「成本」,而非造成的「效益」;我們竟然會把募款效率超高的餐會,類比為把苗栗弄到快破產的劉政鴻。有趣的是,劉政鴻在媒體上的形象卻是非常節儉的吊嘎男!是因為我們其實只喜歡看別人「窮」,別人「補泳褲」的「形象」,但卻不斷迎來「花錢花到薪水發不出的縣府」跟「大水庫」嗎?

 

要做事情,要辦好事情,就是需要錢。看看台灣醫療的窘況就知道,滿嘴仁義道德,剝削別人的熱情,不可取也不永續。

 

衡量的唯一標準,應該是「長期效益」與所增進的「價值」,而非現下那高額的收據。

 

當整個台灣都在批評別人 cost down 沒未來的時候,看到真正 value up 的東西,我們真有那個眼光看出來嗎?我們有辦法分辨鋪張浪費的 cost up 與真正的value up 嗎?

 

我希望我自己可以。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cost down, cost up, value up, 募款, 成本, 效率, 時代力量, 時間 | 在〈是 cost up 還是 value up?〉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消費行為之前的心理學》:相當有說服力的實證研究歸納

 

作者:蔡依橙

 

 

消費行為之前的心理學

 

 

踩在趨勢之前的內容

 

之前提過,《訂價背後的心理學》可能因為我買太久才看,其實有點過時,但這本《消費行為之前的心理學》,內容紮實,且非常跟得上當代潮流。

 

原書名《The Brain Sell: When Science Meets Shopping》,2013 年 9 月在英國上市2014 年 4 月在美國上市,2014 年 8 月就在台灣發行繁體中文版,所以本書,大概是在 2013 年初寫成的,距今已兩年。但裡頭有關網路、店商、行動商務的最後章節,所提到的行銷與廣告概念轉變,放在 2015 年卻一點都不過時。令人獲益良多!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neuromarketing, 商業, 大是文化, 實證, 心理學, 消費, 研究, 解釋病情, 醫病溝通, 錨定效應 | 2 則迴響

《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超越中日台官方視野的歷史拼圖 + 電子閱讀現況報告

 

作者:蔡依橙

 

 

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

 

 

標題黨?還是好書名?

 

最近大是文化的書看得多,發現這家出版社對於翻譯書的標題,有獨特的策略:他們會讀完這本書,然後思考台灣讀者的現況,訂出一個適合作為「橋樑」的標題。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中國, 共產黨, 台灣, 國民黨, 日本, 近代史 | 在〈《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超越中日台官方視野的歷史拼圖 + 電子閱讀現況報告〉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IKEA的真相》:一切從創辦人開始

 

作者:蔡依橙

 

 

IKEA 的真相

 

 

書名《IKEA的真相:藏在沙發、蠟燭與馬桶刷背後的祕密》,裡頭的副標題,看來是中文出版時加的,對於刺激購買很有幫助。

 

看似介紹 IKEA 賣場成功的秘密,但實際翻閱,會發現其實內容都在寫 IKEA 創辦人坎普拉 (Ingvar Kamprad) 對整個家具帝國的影響。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ikea, Kamprad, 企業, 創辦人, 坎普拉, 宜家, 家具, 真相 | 在〈《IKEA的真相》:一切從創辦人開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中文版 = 商論 = 全球商業評論

 

作者:蔡依橙

 

 

商論 the economist

 

 

《經濟學人》雜誌,推出電子中文版《商論》,品質不錯,托中國崛起的福,我們也有越來越多優質的中文媒體可看。(討論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android, app, economist, ios, itunes, 全球商業評論, 商論 | 在〈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中文版 = 商論 = 全球商業評論〉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仙履奇緣》裡頭的價值觀,好像怪怪的?XD

 

作者:蔡依橙

原發表於 Facebook,轉錄於此。

 

 

仙履奇緣

Cinderella by BagoGames @ Flickr via CC BY 2.0

 

 

跟小孩看完 2015 Disney 仙履奇緣,故事沒變,就灰姑娘跟玻璃鞋那套。拍得是很用心,但我覺得這裡頭的價值觀太偏差了!應該提出來討論 XD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2015, cinderella, 人正真好, 仙履奇緣, 價值觀, 正妹, 灰姑娘, 玻璃鞋 | 在〈《仙履奇緣》裡頭的價值觀,好像怪怪的?XD〉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看懂設計,你要懂的現代藝術》:藝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作者:蔡依橙

 

 

看懂設計你要懂的現代藝術

 

 

現代藝術系列,下集。

 

這是一本由 BBC 藝術總編所寫的書:《What Are You Looking at?: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原意應為:「你知道你看了啥嗎?一眨眼看完 150 年現代藝術。」

 

引進台灣時,大是文化分成兩本出版,每本頁數較少,比較符合市場習慣,並把上下冊各取一個吸引人的書名,分別是:《這個作品,怎麼這麼貴?:一句話說出現代藝術與大師特色》以及《看懂設計,你要懂的現代藝術》

 

上下集都非常好看。

 

上集因為所描述的歷史離現在比較遠,共識較高,所以受台灣填鴨教育的我們,喜歡單一答案、喜歡明確結果,比較容易懂。

 

下集一樣精彩,但蒙德里安之後的藝術,牽涉到更多感知以及對既有美術史的挑戰和質疑,加上漫畫、行為藝術、莫名其妙裝置全都百花齊放,作者筆法仍是非常平易近人,但閱讀時,讀者需要跟著思考,對於台灣讀者鍛鍊思辯能力,甚好!

 

不過,下集近代藝術作品部分,多數仍有版權,所以作者沒辦法附上「所有」知名作品的照片,建議您在閱讀時,順手 Google 一下,一些著名畫作、裝置藝術、行為藝術,都蠻容易找到。

 

如果你看了我介紹上集的文章,還蠻喜歡,那這個下集更能啟發您對當代設計的認識。除了上下兩集以外,也建議您觀看記錄片:《蘇富比偽畫大師》。這兩本書、一部電影看完後,我對藝術的認識多了不少,以下是我的體悟。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art, Beltracchi, modern, 偽畫, 現代, 藝術, 設計, 貝特萊奇 | 1 則迴響

《創意電力公司》:賈伯斯學會領導的重要關鍵

 

作者:蔡依橙

 

 

創意電力公司

 

 

先說結論

 

我認為這本書,是賈伯斯如何成為偉大領導者,最重要的一塊拼圖,裡頭有《賈伯斯傳》與《成為賈伯斯》都沒有的重要細節。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Catmull, disney, Ed, Ed Catmull, pixar, 創意電力公司, 卡特莫爾, 皮克斯, 賈伯斯, 迪士尼 | 在〈《創意電力公司》:賈伯斯學會領導的重要關鍵〉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模仿遊戲 (The Imitation Game)》的有趣細節

 

 

模仿遊戲

 

 

《模仿遊戲》真的是個很棒的故事,認識悲劇的圖靈,也看看優秀的卷福怎麼飾演他。故事沈重,令人深思,就不贅述,以下是 IMDb 上頭的豆知識,很有畫龍點睛之妙。

 

想看的朋友,iTunes store 有喔!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turing, 卷福, 圖靈, 模仿遊戲, 電影 | 在〈《模仿遊戲 (The Imitation Game)》的有趣細節〉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5 年 6 月讀書心得

 

作者:蔡依橙

 

 

2015年6月讀書心得蔡依橙

 

 

6 月比較有趣的,是「公益計畫」金額初步估計,達 2264 元(日後仍可能有小幅變動),比 5 月的 712 元增加甚多,感覺蠻好。

 

讀書讓自己成長,寫作讓閱讀過程中的理解更深刻,好書推薦給更多朋友,捐款幫助自己相信的價值。我們將在幾個月後,合併數月款項,一併匯出,到時再與各位分享。

 

另外,我前陣子與朋友們也成立了「電子閱讀討論區」,歡迎加入!

 

 

電子閱讀討論區

 

 

以下是我在 6 月分享的讀書心得,一併整理至此。本月最推:《成為賈伯斯》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2015, 公益, 六月, 心得, 成為賈伯斯, 捐贈, 讀書, 讀書心得, 醫勞盟, 電子閱讀 | 在〈2015 年 6 月讀書心得〉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