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醫師
學思達 vs BTS
葉丙成老師的 BTS,是 For the student! By the student! Of the student!,估計是 By the student! 的縮寫。不要嫌縮寫奇怪啦,你看南無觀世音菩薩,縮寫還不一樣是中間的「觀音」XD
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是自「學」、「思」考、表「達」。
在發展這些理論與實務的最初,葉丙成老師教的是大學生、研究生,專業為資訊通訊科技,面對的是進入社會前的學生,沒有升學壓力,但往往對學習沒有動力;張輝誠老師教的是高中生,專業為國文,面對的是有升學與課業壓力的孩子,但往往對權威與學習充滿抗拒。
《洋蔥韓國》:刺鼻表面下,有值得一看的內容。
作者:蔡依橙
吳祥輝其人
吳祥輝,1954 年生(61 歲),21 歲出版《拒絕聯考的小子》以來,就以獨立思考與批判成名,並持續用自己的方式,在社會中找到定位。戒嚴、黨外、民主台灣,一路上的吳祥輝,都很有自己的風格。
近年來積極經營 Facebook,深具個人特色,我從還在個人帳號時就開始追蹤,看過其喝叱小白的簡短戰文,屬於那種「要看你就來,不喜歡就走。」的人格型經營。
說實話,61 歲的人,還能精力旺盛的積極經營,從純寫作,過渡到辦出版社,出自己的書,經營自己的網路個人品牌,非常不容易。可以說,吳祥輝一生都很努力地,在突破時代給自己的各種限制。但也或許因為長期擔任引領群眾思考的角色,這本書的前半部,讀來並不令人愉快。
前段的歐吉桑碎碎念
不愉快的原因是,大量的文字,描寫的是主觀的經驗與評斷,例如:搭什麼巴士、住什麼酒店、酒店是否達到作者的標準、想起自己的家人、想起自己的小孩、搭什麼計程車、從哪裡到哪裡多少錢……。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