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求患者最大利益 vs 依法行醫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日期:2013 年 12 月 12 日

出處:facebook 原討論串

 

CT-guidedbiopsy

 

1.

 

看到 Sunkist Chen 提到依法行醫,很有感慨。

 

以前,我認為,我們學習各種技術,心中有著崇高價值,希望為患者求最大利益:一方面幫他們省錢,一方面在他們承受不住恐懼與一時痛苦時,鼓勵他們忍耐一下,為了長久的預後。

 

一直以來,相安無事,在我心裡的人生存摺,我替患者省了很多錢,也替患者增加了很多高生活品質的壽命。

 

幾年前,我忽然理解,這個世界,是由政治與法律構成的。然而,在「所謂的法律」上,我過去所做、老師所教,很多都是錯的。

 

就像,為了患者經濟情況不好,省 2000 元的切片針,用重消但一樣鋒利的器械,讓患者不用出錢,才知道,哪天出了事,即使跟重消沒有關係,只要家屬怒告,還是我自己要扛起全部責任。

 

引流膽囊時,導線都進到膽囊,就最後一個步驟,管子通過膽囊壁時,病人說不要做了,我卻還是繼續把管子放好,因為我知道五秒後,這手術就完成,患者有機會度過這個敗血症難關。

 

但,這原來是違法的。因為他雖然簽了同意書,但在最後一刻放棄,我就應該全撤,而不能違反他的決定,即使這個決定是錯的、是情緒化的、是會付出生命作為代價的。

 

如果,我違反他的意願,這句「我不要做了」被家屬聽到,而回到病房後,患者終究熬不過敗血症這一關,或許,我就要跑十年法院。

 

我以為,這世界是這麼嚴峻,但又好像不是。有一些人,一樣犯法,但只要說是烏龍、無主觀犯意、無對價關係,就可以全身而退。

 

我想,這世界對我來說,還是複雜了一點。

 

 

2.

 

或許我是在世代轉換的當口,當年還有點看不開,現在的年輕人,更懂得自保,以及 system-based practice。

 

如果這個 system (法律、給付制度) 是破敗的,我們就只好提供破敗的 practice,否則就是違法。System-based practice 事實上是 broken-system-based practice,那就只好 broken practice 了。

 

就像我一些朋友,發現健保給付的器材預後超爛,現在都直接說:「如果不能負擔自費材料的話,不如不要開。硬要我開,不好意思,我技術不好,請您另請高明。」

 

我想,要常常請患者「另請高明」的時代,已經來了。

 

 

3.

 

謝燿宇說的沒錯,後來的幾年,我學會漸漸抽離自己,如果患者做的決定,會加速自己的死亡,那也是患者的決定,即使我看到明明可以更好,也跟你提了,但您的自由意志,決定要間接結束自己的生命,我也會尊重的。

 

我說的不是癌症這種先死後死的問題,那種我一向也覺得,人家不要治療就不要了。我所感慨的,是膽囊炎、abscess drainage、bleeding control 這種一翻兩瞪眼的急症。

 

 

4.

 

柯志霖提到手術用釘書針有給付,但釘書機沒給付的問題。這跟切片針的問題一樣,健保沒給付,但一定會用到的東西,成本一定要轉到別人身上,要不就是醫院吸收、賴給科成本、重消或是患者出。

 

前兩者終究會影響到我們的薪資,第三個是我們用法律風險替患者扛,也就是說,前三個,都是把自己放入險境去協助別人。最後一個才是永續經營之道。

 

我們以前很努力的在消除 林淑芬立委說的「醫療階級」,最後,法律告訴我們:人命是有階級的,是有價格的,讓他們自己出吧!你替他們想,那是你家的事,你錯在先,如果患者沒有痊癒,或者痊癒了但對你有意見,請記得依法出庭、依法被告、依法被判刑。

 

我現在看開了,所以跟謝燿宇一樣,跟上時代腳步囉!(認真) 一求務必合法,二求患者同意,三求不傷身體,四求治療有效。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世代, 依法, 健保, 刑法, 利益, 另請高明, 尊重, 法律, 老師, 行醫, 起訴, 醫療, 醫療崩壞 | 在〈謀求患者最大利益 vs 依法行醫〉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心理素質好的人們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日期:2013 年 12 月 2 日

 01

(Photo via Lifehack)

 

昨天看到一篇轉錄,「13 Things Mentally Strong People Don’t Do (十三個高心理素質者特色)」,覺得非常有道理,中文翻譯如下,並舉例說明:

 

 

1. 高心理素質者,不會靠夭環境、靠夭別人,他們動手做!

 

當台灣,需要一個國際等級的心臟影像研討會,我們不是坐著等別人辦,而是挽起袖子,籌備了 TICCS: Taiwan International Cardiovascular CT symposium。

 

 

2. 他們知道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不會說「我真的很討厭我現在的工作,這種疲累,遲早我的身體會出問題,XX附醫怎麼這麼惡劣?管理階層有沒有良心啊?」這種話。

 

需要錢,同樣的勞力,很多方法可以換錢;你想發展,很多類似的地方可以完成夢想。XX附醫,說穿了,就是眾多醫院裡頭的其中一家,如此而已。如果醫院對你不夠好,你當然也不需要有什麼忠誠度。

 

 

3. 他們主動迎向改變。

 

在我的血液裡,沒有那種「拿到牌照找到一份工作後,就可以安身立命停止進步」的觀念。這解釋了過去十年,我為什麼在醫療技術、學術研究、分享教學上持續突破,又為何陸續做了許多,旁人難以理解,連我自己都難以理解的決定。

 

 

4. 不能控制的事情,不用去浪費時間擔心。

 

我們沒有能力改變趨勢,就像沒有任何市井小民能夠抵擋王家被拆。但是,與其整天埋怨擔心,最後真的變成職災受害者,大家覺得你好可憐好悲傷,成為大家茶餘飯後惋惜的對象,為什麼當初不選擇勇敢離開,到輕鬆一點的地方呢?

 

 

5. 他們並不打算討好任何人。

 

聽了吳醫師的講解,覺得今天最實用的課程就是吳醫師了,我要把戒掉無聊的政治聚餐列為今年的新目標……

 

 

6. 他們並不害怕承受「經過計算的風險」。

 

風險永遠存在,逃避風險是不對的,「正視風險並穩當的控制其最大可能傷害」才是正途。

 

 

7. 他們並不懷念過去。

 

不管新思惟未來會不會再辦類似題目的會議,我都不會再講這個題目第二次了。畢竟,封存起來的前半生,哪能拆開來再封一次?

 

 

8. 他們不會重複犯錯,他們記取教訓,然後前進。

 

無解的人事問題,讓他決定休息一下,出國念個博士班,找片自己的天空。到了德國,少了風風雨雨,一口氣把累積的能量爆開,論文總數衝到 60 篇以上,比整個研究所,教授學生加起來的論文還多!

 

 

9. 他們看到別人成功,不會不爽、不會酸、不會講機車話,而是真心尊敬。

 

跟比自己更強的人交朋友,能逼迫自己進化。

 

 

10. 第一次失敗後他們不會放棄,而會變得更強,繼續前進。

 

以上的「不可能」,蘇怡寧學長,一個一個跨過了,所有的「不可能」,都變成人生中一段插曲。別人說的「不可能」,對他來說,只是「或許辛苦一點,但其實作得到!」

 

 

11. 他們並不害怕獨處的時間。

 

什麼都沒有,那就做電腦;沒有自己的患者,那就做資料;回溯研究科學力不夠,那就做巨量資料,看出別人沒看出的意義。

 

 

12. 他們不覺得世界欠他們什麼,他們自己找機會。

 

證照制度,是保障你可以吃這行飯,但不是限制你只能吃這行飯。人還是獨立的、人還是自由的。

 

 

13. 他們並不期待立即的成果,而能持續的投資自己並努力。

 

因為我想知道,同樣的做事與學習方法,能不能用在行政、管理與領導。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努力, 動手, 強壯, 心理, 心理素質, 成功, 成果, 改變, 更強, 獨處, 靠么 | 在〈心理素質好的人們〉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多元成家 vs 健保下的醫護人員

 

作者:蔡依橙 醫師

日期:2013 年 11 月 30 日 (原發表於 facebook)

 

 800px-Rainbow_flag_and_blue_skies

Rainbow flag by Ludovic Bertron / CC-BY-2.0

 

我的看法是,人權沒有「社會共識」的問題,我的人權就是我的人權,這個社會落後,欺壓我,我就是心裡嗤之以鼻,但我還是會朝該走的路邁進。

 

對我而言,性別多元、多元成家,都不是個 issue,保守勢力不把人當人看,才是個 issue。

 

其實健保下的醫護人員、電子業裡頭的血汗勞工,也是一樣啊。自身的勞動權益,在政治控制下,連基本法律保障的都做不到。國家一整個衰敗,法律系統亂七八糟。

 

如果我是工程師,我就自己創業討回自己該得的。如果我是醫療人員,我走的就是我現在走的路。「勞動保障」「專業尊嚴」不是個 issue,國家淪喪、制度壓榨、違法亂紀,才是 issue。

 

健保下的醫療人員,超像 LGBT 的處境。你看,爭取勞動權益,政府說,「老百姓第一、醫護人員第二,所以犧牲。

 

LGBT 爭取合法伴侶權益,政府又說:「民眾不能接受,民眾第一,LGBT 第二,所以不能通過。」

 

勞動保障就是勞動保障,人權就是人權,還要你全民同意我才有勞動保障、才有人權嗎?這是什麼奇怪的道理?

 

這件事情我很少講,實在是對這個社會已經死心了。張藥房、健保下的醫護、爭取合法伴侶權益的 LGBT,這就是一樣的族群。有權有勢的人,打著「多數人」的旗號,用「公共利益」、「醫德」、「家庭價值」等虛假的口號,讓「少數人」被趕盡殺絕。

 

整個國家往衰敗、保守、欺壓少數走。而且這幾年來都是有錢有權的贏,這樣的戲,看都看煩了。

 

而且這些「多數人」,總有一天在另外的面向,會被處理成「少數人」,一樣犧牲掉。

 

今天,慶幸自己不是 LGBT,下一次,就發現怪手開到你家門口拆你家,再下一次,自己的小孩變成健保下低薪還被打巴掌的護理師。

 

這些,都是一樣的事情。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LGBT, 人權, 健保, 勞動保障, 可憐, 多元成家, 工程師, 弱勢 | 在〈多元成家 vs 健保下的醫護人員〉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人生總有許多挫折與困難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日期:2013 年 11 月 26 日 (原發表於 facebook)

FBthumbnail

 

人生總有各種挫折與困難。

 

幸好,這十年間,我學會了,等別人的,一定會空等一場。靠自己,不只最好,也是唯一一條路。

 

所以,YMRF2013 當天,一位朋友問「創業時有哪些人幫助過你?」, 蘇怡寧學長回答:「不能靠別人的,還是現實點,靠自己的力量才實際。你站起來了,許多聯繫才會逐漸出現。」

 

我在旁邊頻頻點頭。因為,人生,真的是這樣。不管是發展研究初期、站上國際舞台、或者搭建舞台讓朋友們來。成敗的核心,一定要在自己手上。

 

夥伴們,我們繼續加油。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YMRF, 人生, 別人, 加油, 困難, 成敗, 挫折, 禾馨, 自己, 蘇怡寧 | 在〈人生總有許多挫折與困難〉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在不斷妥協中前進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相關文章:關於我們

日期:2013年11月14日



TeamBright



今天正準備「青年醫學研究論壇」的演講,回顧過去,像山一樣的多的研究故事,翻找照片,很有感觸。

 

離開醫院已經三個多月,重新進到「繼續教育」這塊領域,說不害怕,是騙人的。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前進, 創業, 努力, 妥協, 減肥, 照片, 近況, 醫院 | 在〈在不斷妥協中前進〉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飛向更大的世界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nnovaRad Inc)

日期:2013 年 11 月 9 日



ManInAirport



一位參加過多次我們活動的朋友 Z,在工作坊後,把我拉到旁邊,說他的故事:「自從參加過上次的工作坊,人生就開始改變了。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世界, 全球化, 出名, 國家, 國際舞台, 城市, 工作坊, 成功, 更大, 未來, 業界, 班機, 簡報 | 在〈飛向更大的世界〉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健保資料庫討論

 

作者:蔡依橙醫師 (I-Chen Tsai, MD)

日期:2013 年 11 月 8 日



NHIRD



因為辦活動的關係,接觸健保資料庫,發現這個領域政府 open data 的速度真的蠻快的,而且模糊化與去連結都做的很仔細。對照其他領域,本國重點人才真的有集中在醫療與公衛的趨勢。

 

有人會說:「健保資料庫不能回答所有的東西。」這實在是廢話,開車可以去的範圍很大吧,但也不能開上捷運軌道啊!

 

「健保資料庫都產出一些很爛的文章。」這也是有問題的,明明就有 JAMAJCO,還有 high ranking文章一堆。畢竟,開車有人像是洗拿舒馬克;也有人像你我一樣,基本守規矩;也有人像是馬路三寶啊!

 

「健保資料庫很封閉,不夠友善。」那你真的要去健保資料庫的官方網站逛一逛,他們提供的材料量,已經比我當年做心臟電腦斷層時的資源多很多倍。我做到國際去的心臟電腦斷層,當年是連一本書都沒有,要從個位數幾篇國際大師的文章去 reverse engineering 才能開始。

 

不講政治、不講健保對醫護人員的部份,純看資料、世界與趨勢觀點,我認為這真的是台灣強項!

 

(facebook 上有許多不同意見的討論,呈現多元觀點,歡迎一讀。)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facebook, NHIRD, 全民健保, 資料庫 | 在〈健保資料庫討論〉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想到健保底下的我自己

 

作者:蔡依橙醫師 (I-Chen Tsai, MD)

日期:2013 年 11 月 7 日



2



藍格,是印刷業裡頭最平價的廠商之一,速度中等、價格超便宜,所以也沒啥好嫌的。

 

打電話聯絡大概五次吧,有四次態度不好,一次是他們找到問題,覺得不好意思,所以客氣。

 

其實我不怪他們。因為那種不耐煩的口氣,讓我想到當年,在健保底下的醫療基層,超時工作、看不到未來,又低薪的我,與我的同伴們。

 

當我們變成生產線上的一個小螺絲釘,而且一切的指標只以量來衡量,所有的討論與客戶服務,就是浪費時間。指標訂這樣,人就會變成這樣。

 

很簡單的道理。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不好, 低價, 健保, 印刷, 壓抑, 態度, 服務, 生活, 藍格 | 在〈想到健保底下的我自己〉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醫院的時間管理概念

 

作者:蔡依橙醫師 (I-Chen Tsai, MD)

日期:2013 年 11 月 7 日



work

 

在醫院工作十多年,時間管理上,我的心得是,醫院的管理是很古老的,我們永遠都在處理「緊急」的事情:評鑑、糾紛、急症、人事危機、人力流失。

 

而資深者傳遞的主流價值,卻認為,忙碌就是一種成就、一種態度。

 

真有時間時,又用沒有認真規劃過的會議,以及沒有認真準備的繼續教育,順利的把時間殺掉。

 

若沒有堅強的意志,我們很容易忘了,到底自己想要什麼?我們要往哪裡走?我們希望五年後的自己,以及醫院,是怎麼樣的。

 

好可惜。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每一天活著的時光。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效率, 時間管理, 資源, 資源管理, 資源配置, 醫院 | 在〈醫院的時間管理概念〉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統計軟體討論

 

樓主: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日期:2013 年 11 月 4 日



02

 

因為現在出來開小公司,沒有大機構統一購買的企業版 SPSS 可以用,所以,我在 facebook 上請教大家,有沒有合適的替代方案,各路高手均來回覆,討論內容,包括了 R、R 網頁版、sigmaplot、prism、stata、SPSS、SAS、MedCalc、Epi Info 等等,非常精采。

 

為了避免精采討論淹沒在訊息洪流中,於是在這邊開文備份,歡迎大家連到以下文章加入討論。



各位生活上如果有一些統計想跑,大部分用什麼軟體呢?

 

以前用醫院或學校的網路版,現在在家裡也想跑,不想用謎版,一查,才發現 SPSS 單機版價格,對目前使用頻率不高的我,價格豪華了些。

 

Excel 要寫函數,以最常用的 t test 來說,輸出也不直覺。

 

目前是看上 MedCalc,單機版約 12000,還在可負擔範圍內。

 

請問大家,都用什麼軟體跑呢?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mac, MedCalc, R, SAS, SOFA, SPSS, Windows, 統計, 討論, 軟體 | 在〈統計軟體討論〉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