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關於蔡依橙
彙整
近期文章
- 問:我真的很需要在明年之前有文章刊登,應該在多久之前開始準備上課跟寫作?
- 為什麼 PGY 寫出論文這麼難?
- 問:跟著老師做研究錯了嗎?如何避免應徵住院醫師時沒有論文的悲劇?
- 黑熊學院舉辦的藍鵲行動:戰亂時,你能成功移動到避難點嗎?
- 應徵住院醫師,需不需有論文?我聽到兩種不同版本的說法,現在好徬徨!
- 地球最強生物!以及你為什麼要上學?(《少年讀人類的故事》導讀文)
- 如何養出有創意且能面對未來的孩子?《AI世代的創意教養》推薦序
- 問:校長提到,學員中有國際經驗,或即將有國際經驗的人變多,請問他們是怎樣的生涯狀態?有什麼值得我們參考的嗎?
- 「讓孩子去做喜歡的事情不讀書?考試考差了怎麼辦?你要負責他的未來嗎?」
- 問:把我的病人顧好,學會既有知識去做醫療服務,有什麼問題嗎?一定要做研究嗎?(研究對醫療生涯的可能意義)
2016 / 2 / 14
2015/10 至 2016/1 閱讀心得
作者:蔡依橙
最近這四個月,忙課程改款以及思考新企劃較多,閱讀也開始逐漸多面向,包括書籍、電影、時事等。以下整理供參考。
10 月閱讀筆記
十月看過的書本中,我最推薦《梅克爾傳》,在時代劇烈變遷的時候,德國選擇了一個專業出身、不嘩眾取寵、重思考、外觀與肢體語言樸素的女領導,與台灣有許多相近之處。
閱讀梅克爾與他所克服的各種挑戰後,劉必榮教授《國際觀的第一本書》,非常值得國際情勢入門者閱讀。
其他相關時事的看法中,關於醫療、文化殖民與福山雅治的討論,是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
11 月閱讀筆記
11 月所看的書都相當不錯,喜歡思考創新與團隊、偏好思考人類行為、重視教育和歷史或趣味優先的人,都各有一本可以參考。對一般讀者來說,衝擊最大的應該是《簡單思考》,而最硬的,則是 Dan Ariely 的不理性三書。
關於「機會」的討論,也值得一看。
12 月閱讀筆記
12 月的閱讀,包括了楊田林老師的演講,以及許多重點時事。之前讀過 IKEA 的書,再仔細觀察這家跨國公司,又看到了更多面向。與您分享。
2016 年 1 月閱讀筆記
對教育有興趣的朋友,推薦閱讀許佩賢教授的新書《殖民地台灣近代教育的鏡像》。創業的朋友,《鋼鐵人馬斯克》與《羅輯思維》跨年演講都值得看。
時事方面,我對子瑜事件的看法也引起了許多討論。蔡依橙的演講被閱讀,新思惟成績也客觀的作為數據被閱讀。
歡迎一起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