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時間:8/24(二)晚上 7:30-8:30
主講人:蔡依橙、洪震宇(金鼎獎作家 / 跨領域創意教學工作者)
講座內容:今年五月疫情再度爆發,疫情發展至今,也讓我們發現未來的學習不能再高度依賴實體的學習,不管是教育者、受教者以及家長們,都需要重新打造思維來面對疫情所帶來的改變。
主辦單位:信義學堂(講座介紹與報名細節說明)
報名連結
作者:蔡依橙
時間:8/24(二)晚上 7:30-8:30
主講人:蔡依橙、洪震宇(金鼎獎作家 / 跨領域創意教學工作者)
講座內容:今年五月疫情再度爆發,疫情發展至今,也讓我們發現未來的學習不能再高度依賴實體的學習,不管是教育者、受教者以及家長們,都需要重新打造思維來面對疫情所帶來的改變。
主辦單位:信義學堂(講座介紹與報名細節說明)
讀者:蔡依橙
從 2018 年的 1124 開始,越來越多人加入以臺灣為核心價值的「台派」行列,這使得以臺灣為利益中心的論述,增添了更多能量,也更多元化。
但,可能由於大中華教育影響仍在,黨國政治與媒體話語權依然強大,在民主的路上,偶爾會感到焦慮。
這些焦慮來自於,為什麼會有人,利用民主反民主,利用自由反自由?為什麼會有那種整天打臉過去的自己的政治人物,就靠著煽動民粹情緒,依然能吸引網路聲量,甚至靠著不斷的「釋放善意-結盟-過河拆橋-背刺」,施政能力特別差,卻好像在民主政治中還能有一席之地?
作者:蔡依橙
關於《AV 帝王(全裸監督)第二季》的一些想法。
要先知道的是,這部片是經過戲劇化的,裡頭有些角色是真,但有些角色是創造出來的。
例如村西透跟黑木香是真有其人,但川田社長則是混合幾個人後創造出的角色,小混混荒井敏比較謎,似乎真有其人,但是否情節如戲中所述,就需要後續更多的考證。
這種基於真實人物所做的影劇化,都有這樣的狀況。這是因為真實人生所要承受的太多了,前後也可能有不一致處,必須經過簡化和典型化,才能變成可接受的商業戲劇形式。
作者:蔡依橙
因為在汪浩大哥新書的討論串中,關於國際關係左右派的一些網友討論,讓我覺得有必要釐清一下這個詞,於是以下分享。
(值得看的原始討論串:為什麼國際分析講得好的人,多是偏右保守派。)
關於偏左偏右,在政治上的概念,其根本,是對既有秩序的看法不同。
讀者:蔡依橙
最近因為疫情,很久沒有出國了,一年多以來,都用精神勝利法騙騙自己,像是想去日本旅行時,就去吃個拉麵,疫情嚴峻時,就用 UberEATS 點拉麵來吃。
為什麼吃個拉麵,就會有「日本感」呢?我曾經這樣想過。
在這本書,我找到了答案。
作者: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素養教育工作坊 講師)
《沒有字的明信片》,是很精彩的一本小書,不管是文字或插畫,都很有韻味,揭露嚴峻生活的角落,引導讀者去認識一個大時代。
實際給孩子讀,不管是國中的女兒,或國小的兒子,大概都在 5 分鐘左右讀完,而且會迅速被感動,有點鼻酸。
故事的每一頁,都有很多可以討論且延伸的細節,是很好的素養訓練,包括了文本解讀、歷史查證、性別意識、家人情感、生存掙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