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最精實思考創做力》:很適合台灣孩子閱讀的一本國外求學之書

 

讀者:蔡依橙

 

 

 

 

讀者來信

 

校長好,我是在台北某大學理工科就讀中的大學生,前幾天看見您轉貼哈彿涉嫌歧視亞裔學生的那一篇文章之後,心裏有很多的感觸(橙編按:我猜應該是常春藤的種族問題普通人的自由主義攀藤而上這三篇之一。)。

 

我個人的人格特質和負面刻板印象中的亞洲學生特質不但吻合甚至更嚴重,我的個性極為孤僻、內向和討厭社交以及完全沒有領導特質。我大概在兩年之後就會出國唸書,我這種人格特質出國和出社會之後是不是註定會很慘?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讓這些負面特質轉為正面效用?

 

我不想自暴自棄,但是因為上述的人格特質導致我長期以來都很自卑和恐懼,尤其上大學以來整個人都很負面和憂鬱。看到網路上各種對臺灣的未來和一些臺灣學生的評價和批判,更讓我更加擔心。我真的很想振作起來。

 

如果您方便的話,能否給我一些建議;不好意思很自私的佔用到您的時間,感謝您。感謝您長期以來的一些貼文和網站上文章以及對臺灣付出的熱忱,它們都帶給了我一些啟發。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閱讀筆記 | 已標籤 MIT, 中華民國, 博士, 宮書堯, 普林斯頓, 物理, 環境工程, 生物工程, 盧珮如, 美國, 遠流, 頂尖學府 | 在〈《MIT 最精實思考創做力》:很適合台灣孩子閱讀的一本國外求學之書〉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日本小販的手寫海報

 

 

 

 

發表於 生活雜文 | 已標籤 台日友好, 夭壽, 好吃, 小販, 手寫, 日本, 海報 | 在〈日本小販的手寫海報〉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都到了北海道,還吃什麼博多一風堂?那是九州的耶!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一風堂, 博多, 商業運轉, 好吃, 拉麵, 空間, 經營, 行銷, 裝潢, 調整, 連鎖 | 在〈都到了北海道,還吃什麼博多一風堂?那是九州的耶!〉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亦近亦遠的東南亞》:很精彩內斂的一本書

 

讀者:蔡依橙

 

 

 

 

我蠻喜歡這本的,閱讀過程也愉快。不過我想讀者第一次讀的話,內容雖然清楚,但架構上會浮現不少疑問,我也是讀完之後思考了一下才懂。

 

之所以會有這些疑問,是因為本書作者石澤良昭很「日本式內斂」,跟前面幾本八旗剛出的「興亡的世界史」,那些講什麼都很直接,甚至還直接跟其他學者對罵的不同(像是這本講唐帝國的),石澤內斂到「其實他有替自己解釋,只是你要自己去讀空氣,把前因後果接起來」的程度。

 

還好,這種結構性問題不多,這篇幫補一下就行。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閱讀筆記 | 已標籤 中南半島, 中國, 佛教, 八旗, 印度, 印度教, 吳哥, 巴戎寺, 東南亞, 柬埔寨, 興亡的世界史, 講談社, 闍耶跋摩, 高棉, 高棉的微笑 | 在〈《亦近亦遠的東南亞》:很精彩內斂的一本書〉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今天在台北車站一樓繞了一圈,很有感觸。

 

 

 

 

發表於 生活雜文,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公共空間, 包容力, 台北車站, 台灣, 華國美學, 豪大雞排, 雞排, 飲食 | 在〈今天在台北車站一樓繞了一圈,很有感觸。〉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我相信世界可以改變》推薦序:國家轉型時代下的你,決定活出怎樣的人生?

 

作者:蔡依橙(醫師 / 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筆記

 

 

 

 

閱讀一個國家的政治與歷史,要讀得比較有立體感,可以從兩個方向互相補足。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閱讀筆記 | 已標籤 MBC, 個人, 北韓, 南韓, 台灣人的台灣, 國家轉型, 性別, 日本, 李容馬, 東亞, 美國, 記者, 進步派, 韓國人的韓國 | 在〈《我相信世界可以改變》推薦序:國家轉型時代下的你,決定活出怎樣的人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迪卡儂的策略很有意思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引路雞, 策略, 迪卡儂, 運動用品 | 在〈迪卡儂的策略很有意思〉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怎樣的團隊組成,人性卑劣一面會被放大?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5v5, discord, league of legends, LOL, MOBA, mobile legends, RC, 傳說對決, 卑劣, 合作, 英雄聯盟, 語音 | 在〈怎樣的團隊組成,人性卑劣一面會被放大?〉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蛤?薩爾達不好玩?為什麼?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Switch, 三國無雙, 曠野之息, 薩爾達, 開放式遊戲 | 在〈蛤?薩爾達不好玩?為什麼?〉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你對「宗教自由」的寬容度,到哪裡?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印度, 右派, 女性, 宗教自由, 性別, 瑞士, 移民, 西歐 | 在〈你對「宗教自由」的寬容度,到哪裡?〉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