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教養出版,有個熱門主題,是分享北歐的自由尊重的教育方式。
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差異會這麼大?我們也知道,直接移植會有問題,但到底那個問題出在哪裡?
作者:蔡依橙
世界變複雜得很快,辨認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比以前重要非常多。
我聽大學老師抱怨,現在要求學生用 Word 交一份作業,都好像在為難他們。
老師問,那怎樣的形式對你們比較方便?我以為學生會回答 Google Docs 之類的替代服務,但學生回:老師,我可以在 LINE 上面直接打字給你嗎?
問:校長好,不知道能否冒昧請教您一個難題?我的兒子因為對中國極度厭惡,這幾天剛開學,發現這學期史地是中國史、中國地理,非常反感,他說願意學世界史、世界地理,為什麼要學這個?質疑是洗腦和統戰。爸爸對兒子的拒學態度非常生氣,我勉強想到一個理由,跟他說,我們不幸就在這個巨大又對我們有惡意的國家的旁邊,要理解他,才有可能對付他,兒子還是不能接受。不知道校長是怎麼做、怎麼教的?
答:(蔡依橙)
我女兒跟兒子倒是還好,他們雖然也不喜歡中國,但對於上上課考考試還可以,我猜可能跟臺灣很多路名還是四川青海之類的有關。
在他們學的時候,我會補充一些其他角度觀點,他們對於學校教的,就會比較有興趣。
像是學校都說中國是朝代,但我會跟他們說,其實是唐帝國、元帝國、清帝國。就像是羅馬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一樣。一個想像中連續的中國,是清末知識分子的發明。
讀者:蔡依橙
這本書是「多元智能 (Multiple Intelligences)」的理論發明人霍華德·加德納的回憶錄。
多元智能概念,在 1983 年推出的時候非常轟動,因為他對抗的是 IQ 霸權。在多元智能概念被完整提出之前,IQ 因為可以測量,可以把人分出高下,又搭上種族歧視與文化評價的列車,席捲全球,但也造成了很多的問題。
讀者:蔡依橙
安倍晉三先生在 7 月 8 日遇刺身亡,之後的各種哀悼與報導,以及中國小粉紅們展示的各種離譜下限(文字、影片、商家),都將是一個世代的共同回憶。
而這個過程中,許多臺灣的網友可能會跟我一樣產生幾個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從《安倍晉三大戰略》這本書找到答案的。
作者:蔡依橙(原發表於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兩年前,女兒第一次參加 FLL Challenge 機器人比賽,全國賽有名次,但沒辦法代表台灣出國比賽。
之後他說,想要再挑戰一次,想要當隊長,想要到美國比世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