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四星上將教你打造黃金團隊》:最強適應力,如何打造?

 

作者:蔡依橙

 

 

00cover

 

 

這本書在講什麼?

 

這本的英文書名,叫做 Team of teams: new rules of engagement for a complex world。中文書名比較聳動,有「美軍」「上將」「黃金」「團隊」等台灣讀者比較喜歡的名字。但英文書名「由團隊組成的團隊:複雜世界的新應對規則」,則是恰如其分的把書本的精神說清楚。不過,若真這樣直譯,可能沒什麼人會買,我也蠻能理解商周出版社這樣下書名的考量。

 

這種 team of teams 的概念,在過去幾年的中國,如火如荼的展開,因為去上過羅胖的杭州巡講,聽中國企業主們在痛苦中積極轉型,很有感。他們很清楚,傳統的階級制、部門制已經不行了,必須「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作決策」,權力構成與公司組織,都必須轉型。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羅輯思維,以及宗毅的「裂變式創業」。不熟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兩個連結,比較能知道,到底這本書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潮流。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上將, 伊拉克, 團隊, 整合, 系統, 美軍 | 在〈《美軍四星上將教你打造黃金團隊》:最強適應力,如何打造?〉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小學 3 年級的女兒,就這樣超過我了。

 

作者:蔡依橙

 

 

01_FB

 

 

新思惟一直都有 R&D meeting,將要輪到婉君報告。因為我 Google 能力全家最強,畢竟是個宅男你知道的, 所以她問我:「你可以幫我找妖怪手錶電影版裡頭,天野景太頭變大的圖嗎?」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Google, 三年級, 天野, 女兒, 妖怪手錶, 小學, 搜尋, 景太, 秘密喵, 電影, 電腦 | 4 則迴響

對出版社的一些想法

 

作者:蔡依橙

 

 

18861827_m

 

 

近一年來,買書與看書多了些,深深感覺到,台灣出版業整天說自己比中國水準高,但事實上,台灣出版業作為一個集合,水準其實很不齊。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八旗, 出版, 出版社, 品質, 好書, 左岸, 手感, , 編輯, 繁體, 翻譯, 衛城, 西方憑什麼, 階級世代, 雅言 | 在〈對出版社的一些想法〉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階級世代》:金錢、階級與教養的實證整理

 

作者:蔡依橙

 

 

01_cover

 

 

先說結論

 

有小孩,正在煩惱孩子教養的人必讀。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教養, 族群, 曾大福, 種族, 衛城, 讀書共和國, 階級, 階級世代 | 在〈《階級世代》:金錢、階級與教養的實證整理〉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社團經驗對創業者與受雇者都很重要

 

作者:蔡依橙

出處:這裡這裡

 

 

FB

 

 

社團活動很重要

 

大學的社團活動當然很重要,為什麼?因為那是最好的鍛鍊、最低的成本。

 

想想,如果你連「沒給人家錢,都能找到一群人來做事」,那出社會後,有了資源,能給人家錢,事情不是好辦多了?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創業, 問題, 大學, 成本, 社團, 經驗, 跌倒, 陳建翰 | 在〈社團經驗對創業者與受雇者都很重要〉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PLOS ONE 以外的 mega-journals:以 PeerJ 與 Scientific Reports 為例

 

作者:蔡依橙

 

 

01_peerj-logo

 

 

先說結論

 

上次看 Frontiers 八卦看得很開心的朋友們,這次要失望了。PeerJScientific Reports 都蠻正派,雖然各有自己的經營技巧,但踩到學術紅線的倒是沒有。

 

如果你問我個人意見的話,我還是會選擇 PLOS ONE,原因如下說明。但如果有其他因素需要考量,PeerJScientific Reports 也是不錯的期刊。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impact factor, open, open access, peerj, PLOS, PLOS ONE, scientific reports, tim, VC, venture capital, 出版量, 學術, 收費, 期刊, 永續, 科學 | 在〈PLOS ONE 以外的 mega-journals:以 PeerJ 與 Scientific Reports 為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關於做事的一些想法

 

作者:蔡依橙

 

 

cover

 

 

為了維護品質,有幾件事情是我們一直在做,但多數人或許不知道,也不在意的。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borderline, 做事, 合作, 外包, 急件, 想法 | 在〈關於做事的一些想法〉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面對毫無根據的批評

 

作者:蔡依橙

原出處:Facebook 討論串

 

 

Cover

 

 

一個朋友說,有不認識他的人,看到網路上的報導跟介紹,就批評他,措辭難聽,且批評毫無根據。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學生, 實力, 成績, 批評, 教學, 毫無根據, 網路, 酸民 | 1 則迴響

20 年前的人文醫學營文件,20 年後的我,20 年後的你。

 

作者:蔡依橙(第 21 屆陽明十字軍總領隊)

延伸閱讀:給十年後的陽明十字軍

日期:2016 / 4 / 25

 

 

00_FB

 

 

20 年前的文件

 

第一屆全國人文醫學研習營(你看當年的我們有夠中二,還全國咧 XD,是在 1998 年 2 月 12-15 日舉辦,週四到週日,共四天三夜的活動。那時候的我,負責整合所有資源,把整個活動辦起來,剛好在電腦挖到一些寶,與 20 年後的人文醫學營伙伴們分享。

 

 

01proposal

 

 

1998 年的活動,Windows 95 問世三年,我們就已經電腦化。別嫌這文件醜,當年可只有兩個字型可以選:新細明體與標楷體,標楷體已經是比較潮的那一個了 XD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人文醫學營, 全國人文醫學營, 蔡依橙, 輔仁大學, 陽明, 陽明十字軍, 陽明大學, 黃一城, 黃蘭燕 | 在〈20 年前的人文醫學營文件,20 年後的我,20 年後的你。〉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打破同溫層是第一考量嗎?Facebook 七年觀察。

 

作者:蔡依橙

 

 

42771695_m

 

 

2009 年開始,因為 Facebook 讓大家的 connection 更容易,那時候,大家很興奮的認識各式各樣不同的人,權限全開,廣泛交流。

 

但這兩年,從萬人送仲丘、318 開始沸騰,到大選時大家已經累了,選後竟然還是持續過激,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再跟各種意見對立且情緒討論的人交流,而是在自己的社群、自己的社團、追蹤自己喜歡的主題,沈澱下來。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facebook, 同溫層, 情緒, 社群, 訊息泡泡, 討論, 論戰, 連接 | 在〈打破同溫層是第一考量嗎?Facebook 七年觀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