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Costco / Public Domain
[閱讀台灣]
去好市多秒退林鳳營,到底對不對?
這事情的確有爭議。但更值得討論的,是「台灣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
之前注意到,但只有偶然幾次觀察不敢說。這兩天連續買早餐,可以確定,常去的麥當勞退步了,比起某家連鎖漢堡的滑坡式崩壞,當然還是不錯,但以前那種令人驕傲振奮的士氣已經消失。很可惜。
以下幾件事,是以前不會發生的。
作者:蔡依橙
這本小書,是我們執行長買來炊的,很值得一看,因為:
過去,我總覺得作為通訊軟體,LINE 的威力跟 Facebook 就是不太能比,絕大多數的使用者,就只不花錢的在裡頭與家人朋友聯繫,這獲利模式令人擔憂。
作者:蔡依橙
本書的作者許佩賢教授,是資深的新思惟之友,在非常早期的時候,參加過我們的《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剛好這個課程的升級版,今天早上開放報名,剩下約 7 個名額,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儘速加入。(更新:現已額滿,欲得知未來課程,歡迎追蹤訂閱。)
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是以社會各界專業人士為目標族群,許教授前來,是我們的榮幸。但後來佩賢老師在一年半後,又報名我們的《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這我就覺得很神奇!還立刻私訊確認了一下,有沒有報錯課程 XD
作者:蔡依橙
陳建華醫師 @ 新思惟論壇:跨界
昨天到談判學會與醫勞盟聯合舉辦的活動中演講,內容感謝各位不棄嫌,現場有許多問題來不及回答,在這做點補充。
下午,與幾位老朋友聚會,剛好都是新思惟大活動的講者,包括:陳建華醫師、陳建行醫師、陳志誠醫師。閒聊之間提到一位傑出前輩,在十多年前作了一個正確的決定,壓上身家並大量貸款,開始做醫院業務外包經營,就此起家,時至今日,生活無虞。
剛好呼應昨日活動,內部社團討論的外包經營主題,於是我嘆了口氣說:
「這種機會,現在已經沒有了。」
作者:蔡依橙
人的成長,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我們受教育,嘗試讓我們原初衝動無知的本性,學會理性思考與科學論證,然後我們發現,其實理性跟科學並不能解釋一切,人類社會中總有那麼多明明愚蠢,但卻一再重複的事情發生。
於是,許多人寧願放棄自己學習多年的科學和理性,轉而投向玄學、宗教與話術的懷抱。
看著世界如此,我也深受其苦,但卻不願意背棄「明明那麼有威力,卻只因為不能解釋世界的全部,而暫時居於弱勢」的科學和理性。
Dan Ariely (丹‧艾瑞利)的書與演講,就是來補足這部分的:讓「理性人」精確地理解「不理性」。(豆知識:Ariely 念做 AE-ree-eh-lee。)
作者:蔡依橙
本來是在讀 Dan Ariely 的「不理性」三書,不過,週末上台北開課,週五晚上,團隊一起去吃館子時,在路上看到了「魔神仔」的海報,非常喜歡,順手拍下,傳到臉書,黃菁樺醫師與 Tai-Shuan Lai 醫師指出,這其實是《台灣妖怪研究報告》的內容,黃醫師還附了連結,手滑馬上下訂。今天中午到貨,下午同仁炊書,晚上就急著把他看完了!
我很喜歡這個主題,原因有幾:
作者:蔡依橙
出處:Facebook
福山雅治 「milk tea/美しき花」by K. O. @ flickr via CC BY-NC-ND 2.0
我曾經對於福山雅治結婚造成的風波,感到不解。
我喜歡孫燕姿,但他結婚生小孩,我一樣感到高興,也繼續去小巨蛋聽他唱。福山雅治的歌迷是怎麼回事啊?XDD
不過是「趨近於零」跟福山雅治結婚的機會,徹底變成「零」,甚至如果你繼續等,其實他也可能離婚,嚴格來說還是「趨近於零」,事實上差異不大,何必反應這麼激烈呢?
作者:蔡依橙
出處:Facebook 討論串
其實「萬聖節/中元節」的分享,或者前陣子的「Panasonic 吹風機分享」,都比較是在自己的 Facebook 跟朋友以及性格相近的網友們互動,因為朋友數有限,開放追蹤,所以一直就是設公開。
有個現象很有趣,當按讚數幾百的時候,大概還會是志同道合的人。但按讚數破千的時候,就會自然變成社會事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眾媒體轉載」,以及「去前後脈絡的批評」。
我看「中興大學請免費教師」事件
作者:蔡依橙
以下三則,是在 2015/12/23 於 Facebook 所發表的三則動態,整理於此。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