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2012 學到的十件事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完稿日:2012/12/31

 

00hanhan

        2012這年,我學到了很多,由於世界末日沒有來,只好 寫一下做個記錄。


理解台灣醫療系統的構成與問題

 

 01MediCollapse

圖、劉育志 著《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

 

我從「公立」「醫學中心」,換到「私人」「區域醫院」,也認識了更多開業的朋友。對於三種層次的醫療照護、成本金流、政治經濟結構,有了更多的認識。

 

也認知到,由於健保與全民選票直接掛勾,不可能有大規模的改革,個人在裡頭安身立命還可以找到幾個位子,但整體來說,尤其對新進的年輕醫師,情況越來越艱困。

 

 

行政逐漸上手

 

 02_05_rate

圖、本部某重要指標變化

 

過去的十年,我在教學研究醫療花了非常多的心力。今年,我在行政上開始有些心得,也逐漸有了自己的風格,我還是使用80/20法則,將科部經營效益最大化。

 

 

組織內耗少,總產出就會多。

 

03All

圖、專任主治醫師群

 

過去一年半,我花很多心力,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最重要的是理出秩序與可行方向,接著一一溝通,讓所有主治醫師產生共識,一起往相同方向邁進。

 

減少內耗,就能增加產出。這非常有威力,專任一樣是五位,平均表現卻能提高到過去的 1.5 倍。其中一位主治醫師,產能甚至達過去的 3 倍以上。

 

 

管理是魔術,但不該是騙術。

 

魔術,用了適當的道具以及引導手法,讓觀眾認為你完成了不可能的事情。管理,用適當的激勵制度以及觀念溝通,讓團隊完成過去以為不可能的事情。

 

但魔術不是什麼都能變的,沒有適當的道具、沒有適當的引導,就不可能完成。管理也是一樣,績效制度與成員熱情不到位,就不可能達到目標。

 

 

用更高的角度觀察過去的自己

04Fig02chdctmrratio

圖、過去12年,congenital heart CT為重要趨勢。

 

今年,在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擔任先天性心臟病工作小組顧問,寫成「Cardiac CT and MRI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Asian countries」一文,讓我用更高的角度觀察過去,發現自己很幸運,在對的時候看到對的趨勢,並全力衝刺。十年間,隨著一門學問成長,成為亞洲最常被引用團隊之一。

 

努力是很重要,但找對方向、用對策略,一樣重要。

 

 

family life,是很昂貴的。

 

多少人,為了多幾百幾千萬的終身收入,或者一點虛無飄渺的權力頭銜,換得人生長久的遺憾。我們在那個當下,往往忘了,小孩的笑容、家人的幸福表情,並非理所當然。如果你身邊還有,請多珍惜,因為,這些幸福與笑容,如同一切人間事,他,並非永恆。很快小孩就會頂嘴了!

 

 

生病,是很「個人」的一件事。

06balloon

圖、人生如氣球。

 

生命的苦痛,從來都是個人的。那些痛、那些決定、那些意志力,都是自己的。家人再怎麼愛你,這些苦都要自己受。既然都有自己的一份,就不要給家人太多壓力了。

 

大概是之前 ITP 的記憶快忘了,命運就安排一個水痘給我。「這不可能無感吧?真的是有感。

 

 

活著,不是理所當然。

07live

圖、燦爛的瞬間,並非理所當然。

 

我以為最不可能離婚的同學,離婚了。原來,婚姻,不是理所當然,需要去珍惜、去維護。

 

健康,也不是理所當然,同學中,有幾位已經過世,也有多位健康狀況不佳,勉強用現代醫療還能維持的。生命,從來都有期限,我們在期限到來前,還有遺憾嗎?

 

 

我們以為的模範生,卻是國際認證的 bumbler

 08bumbler

 

「bumble,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沒有負面的意思。經濟學人也已經私下email給我們,說明這都是中文翻譯的錯誤。當然我們絕對不會公布這封郵件的。

 

 

韓寒妥協了。

09hanhan

圖、韓寒網頁版《一個

 

當你有一群朋友要養,當你深愛的文藝出版屢屢被斷,當你懷念那個才氣縱橫的小男孩。對抗的姿態,倒是其次了。好讀的文字、深邃的插畫、有趣的問答,原來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一個》。  (安卓、愛瘋網頁,網頁版內容不同)

 

世界上那麼多紛紛擾擾,能真正和你產生關係的不多,外面世界那麼冷,更要記住那個幫你暖被窩的。 –韓寒《讓大家掃興了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在〈我在 2012 學到的十件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如果你真心相信年輕人有才華 之 TYRO三年回顧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完稿日:2012/12/27

 

00tyro

 

日期    大事紀

2009/10/03      成立 TYRO社團

2009/10/08      TYRO 成員人數 50 紀念

2009/10/15      TYRO 成員人數 突破 100 人 紀念

2009/11/07      TYRO 成員人數 突破 150 人 紀念

2009/11/19      識別圖案投票活動 (Vote for TYRO’s logo!)

2009/12/17      TYRO 成員人數 突破 200 人 紀念

2009/12/18      台灣年輕放射科醫師組織 識別圖案誕生

2010/03/08      TYRO 成員人數 突破 250 人 紀念

2010/03/23      ‎1st Asian Young Radiologist Forum

2010/06/15      TYRO 成員人數 突破 300 人 紀念

2010/12/21      TYRO 成員人數 突破 350 人 紀念

2012/02/18      「那些年,我們如何走出挫折?」 研討會

2012/06/14      年輕放射科醫師委員會 會議

2012/11/15      年輕放射科醫師委員會 網路會議 (2011/11/15-11/19)

2013/02/23      「年輕世代 優勢何在」:醫療生涯策略研討會

 

 

TYRO成立

 

會想要成立 TYRO (Taiwan Young Radiologist Organization),是因為 2009 年 facebook 開始在台灣大流行,看到精神科的年輕醫師們,在臉書上做了 TYPO (Taiwan Young Psychiatrist Organization),很是羨慕。當時,不知道哪來的熱情,很快的找到成員之一的 Rita Chang,吃了一頓春水堂,問問 TYPO 的狀況,發現很有意思。

 

再請教過周宜宏理事長,他也覺得很有意思,便開始成立類似的 facebook 社團。沒多久,facebook 上的放射線醫學會會員幾乎都加入了。

 

 

 01Rita

圖、向 Rita Chang 請教 TYPO (Taiwan Young Psychiatrist Organization) 經驗。

左起:蔡依橙、當時跟著學 Chest 被拉伕來吃飯的 住院醫師蔡欣宇、

老朋友也被拉伕之 蔡瑋琳醫師、精神科張元鳳 (Rita Chang) 醫師、

以及手拿相機拍照的我老婆也被拉伕之 廖婉君。

 

 

 02_200912

圖、2009年12月會訊,周理事長的文章。

 

 

在 facebook 討論區上,大家熱烈交換了很多意見,包括:臨床工作、寫作研究、教學技巧、國際趨勢 與 科學新知 等。雖然沒有 PTT 八卦版熱鬧,但也還行。

 

 

 

Vote for TYRO’s logo

 

如果我們真心相信年輕人有才華,就該搭一個舞台,看看誰會上來。

 

 

 03vote

圖、Vote for TYRO’s logo 活動頁面。

 

 

於是,我們策劃了一個「Vote for TYRO’s logo」活動,讓年輕人投稿競圖,由會員投票,選出優勝者。策劃過程雖繁複,執行起來還算簡單,我們請蔡瑋琳醫師做了一個選務資訊網頁,藉由 Google Docs 建構投票系統,並規劃監察人機制,以維持公平性。

 

 

 04tyrovote

圖、Vote for TYRO’s logo 選務工作人員列表。

 

 

最後由陳秀玲醫師設計的圖案勝出,很漂亮,也饒富深意。

 

就說年輕人有才華吧!有舞台,他們就會上來。

 

 

 00tyro

圖、TYRO’s logo,陳秀玲醫師設計。

 

 

 

1st Asian Young Radiologist Forum

 

成立了 TYRO,台灣各地的年輕醫師討論熱烈,接著,也想知道其他國家年輕放射科醫師的現況,以及他們在想什麼。

 

經與理事長討論,便藉著 AOCR/ASCI 2010 在台北舉辦的機會,邀請了幾個國家的年輕醫師,一起來個華山論劍,主題訂為「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young radiologists」,由台灣、日本、中國、美國與韓國代表各一位,做各國情況概述。

 

 

 06_1ayrfnote

圖、facebook 上的活動公告。

 

 

由於接在 AOCR 閉幕式之後舉行,當天是週二下午,年輕醫師幾乎都無法請假,導致來者不多。因為這個活動是由學會資源所促成的,取之於學會、用之於學會,我們將研討會錄影,剪接處理,並上傳 YouTube不過說實在的最後點來看的人也沒有很多 ()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國代表 Benjamin M. Yeh 在會後的一句話:「要是規定我們科的醫師要像台灣代表(蔡依橙小弟在下我) 這樣工作,應該全部都會離職。」

 

 

 07tyrousa

圖、Benjamin M. Yeh 的演講,講到美國醫師的薪水現況!

 

 

 08_1ayrfaudience

圖、由於研討會當天是週二下午,年輕醫師多無法出席,

我們使用數位攝影機(箭號處),全程錄影並放上 YouTube。

 

 

 

「那些年,我們如何走出挫折?」

 

 09hwof2012

圖、「那些年,我們如何走出挫折?

 

1st Asian Young Radiologist Forum 雖然結果還算不錯,不過時間在週二下午,並不理想,參加人數也不多。也想,橫向理解其他國家現況之外,如果我們縱向研究本國前輩的歷程,看看檯面上的成功前輩們,是怎麼度過那些年輕時的挫折,或許能對人生有更深一層的體悟。

 

我也感覺到,要辦出更高品質的活動,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行政資源,並組建一個快速執行部隊。所以,到了秀傳擔任主管後,便根據這些思考,籌備「那些年」研討會,請到多位台灣放射界名人,分享所走過的路。

 

這次活動,與 Philips 2004 年成功轉型、聚焦、突破的 MBA 知名教案,在形象上有相似之處,經過幾次的合作討論,獲得 Philips 獨家贊助,是個很好的異業結盟範例。

 

藉由適當的企劃與執行,我們真正達到了賓主盡歡參加者、贊助商、主辦單位、甚至演講者,都意猶未盡。

 

 

 10forgirldr

圖、台灣醫學影像界名人,閻紫宸教授,會議結束後,意猶未盡,

寫成「給女醫師的話」一文,送給所有的參加者。

 

 

 

「年輕世代 優勢何在」:醫療生涯策略研討會

 

那些年」的成功,促使我們進一步思考:如果你的議題,是年輕人需要的,但卻可能偏離學會主流、或者與廠商形象不符,為了避免潛在衝突,我們必須財務獨立。

 

對年輕人來說,「在醫療外,你還能做些什麼?」就是這樣的議題。

 

 

 11mcss2013

圖、「年輕世代 優勢何在」:醫療生涯策略研討會

 

 

所謂財務獨立,意味著,贊助不能是你的主要財源,必須直接向參加者收取足夠的費用,營運整個活動。這個作法,本身已經幾乎是創業了:找到一個市場上的需求,做一個活動產品,因為能給參加者更高的價值,而去收取他們願意付出的費用,這過程中,充滿了各種風險,尤其是財務上的風險。

 

幸運的是,各界捧場,報名額滿,我們正緊鑼密鼓的推演細節,準備迎接活動當天的到來。

 

 

 

TYRO 網路會議

 

三年過去了,也差不多該開個正式的會,做個小結。由於年輕醫師的休假不多,北中南東又都有成員,開會的時間與地點很難喬,我們決定用網路來匯聚意見,並溝通交流。

 

 

 12schung

圖、會議討論截圖。

 

 

這也是一個全新的企劃,我們必須去設定一個適當的規範,讓大家能方便的參與、並維持秩序,讓討論能有個傳統會議的架構,以列入學會正式記錄。

 

 

13signon

圖、TYRO 會議簽到區。

 

 

幸運的是,結果還不錯,參與成員多、討論熱烈且有建設性。詳細過程請見:「第一次辦網路會議就上手:以 TYRO (放射線醫學會年輕放射科醫師次委員會)為例」

 

 

 

結論

 

年輕人的需求一直在那裡,網路只是一個工具,讓我們引爆這個需求

 

我們嘗試去抓住開會的本質、國際研討會的本質、繼續教育的本質、資金來源的本質、年輕人的本質,並構思新的執行方式,以迎接新的挑戰,然後有了過去三年的故事。

 

其實,那也是一種對生命的參透、對既有世界的重新領悟。

 

如果我們真心相信年輕人有才華,那麼,該做的,是把這搭好的舞台讓出,給未來的年輕人們,繼續尋找各種全新的可能。

 

謝謝。(鞠躬)

 

 

 

 

發表於 教學文章 | 在〈如果你真心相信年輕人有才華 之 TYRO三年回顧〉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合作提案

 

Research

 各種合作討論,請逕洽「新思惟國際」。

 

發表於 初來乍到, 短篇評論 | 在〈合作提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I-Chen Tsai’s Academic Publications

 

 

i-chen tsai asci guideline

 

 

The following list is my publications on JCR-SCI journals. For my most updated publication list, please check PubMed.

 

I-Chen Tsai on Google Scholar, h-index = 22, i10 = 38.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初來乍到,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academic, director, editor, guideline, paper, review, reviewer, SCI, 個案, 回顧, 報告, 學術, 指引, 研究, 論文 | 在〈I-Chen Tsai’s Academic Publications〉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教學成績

 

 

00_teaching

 

 

以下是我過去的教學相關成績,除每三個月例行的臨床能力教學 (Chest,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外,選擇性列出 國際會議獎項、國際會議發表、SCI 期刊論文、Non-SCI 期刊論文,以及新思惟開課之後的榮耀整理,條列如下:(更新時間:2015/8/13)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初來乍到, 教學文章 | 在〈教學成績〉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Curriculum Vitae (I-Chen Tsai, MD, PhD)

 

Updated: April 2, 2025

 

 

 

 

I-Chen Tsai, MD, PhD. 蔡依橙 醫師

Sep 24, 1978 / EmailBlog / Facebook / Reading Fanpage / Parenting Fanpage / Sports Fanpage

 

 

Current position

Founder and Chief Strategy Officer, InnovaRad inc.

Consultan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tudy Group, Asian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

 

 

Skills/expertise

Management,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 Clinical research / Presentation / Cardiac imaging (adult, ischemic, congenital) /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Education

M.D. 1995-2002  Department of Medicine,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Ph.D. 2007-2011  Institute of Clinical Medicine,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PhD thesis: Advancing the diagnostic frontier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ith MDCT

 

 

Career   

2002-2011  Resident, Chief Resident and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Taichung, Taiwan.

2011-2013  Chief, 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Show Chwan Memorial Hospital, Changhua, Taiwan.

2011-2013  Chief, 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Chang Bing Show Chwan Memorial Hospital, Changhua, Taiwan.

2013- Founder and Chief Strategy Officer, InnovaRad.

 

 

Academic appointments

2005-2013  Reviewer of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and Pediatric Radiology.

2009-2010  Moderator of CCT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 CCT & CMR Guideline Working Group, Asian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

2011-2015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Faculty of Computer Science, Tunghai University. Teaching medical imaging, presentation, and internet marketing.

2013-2019 Consultant, Young Radiologists Committee, the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Republic of China

2011-current  Consultan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tudy Group, Asian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

 

 

Awards  

2007.4  Walter E. Berdon Award for Best Clinical Research Paper

2007.11  Excellent Doctor Award (優良醫師), 2007, Veterans Affairs Commission, Executive Yuan, Taiwan, ROC. Awarded for the excellent continuous clinical service for veterans.

2008.3  Hsu Chun Best Paper Award (徐鈞論文獎), 2008.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Republic of China. Awarded for the contribution in pediatric radiology and multi-detector row CT.

2008.11, 2009.11, 2010.11  Academic Award for Young Doctors(青年醫師論文獎), 2008 & 2009 & 2010.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Awarded due to outstand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2008.11  Best Clinical Teacher Award (教學績優主治醫師), 2008.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Awarded due to the continuous contribu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The appraisal process included widespread voting from interns and residents.

2009.12  Honorable Mention, 2009 Philips CT NetForum Publication of the Year. Philips. Awarded due to outstanding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Computed Tomography.

2010.3  Best Young Presenter Award, ASCI 2010 Annual meeting. Awarded due to best scientific content and presentation among 5 international finalists.

2010.12  Certificate of Merit, RSNA 2010, Chicago. (LL-CAE-WE6A) Comprehensive MDCT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Diagnosing Underlying Causes from Left Heart, Lung-to-Right-Heart.

2010.12  Certificate of Merit, RSNA 2010, Chicago. (LL-CAE-WE6B)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rosthetic Heart Valve Disorder Using MDCT: Protocol, Interpretation, and Disease Gallery.

2010.12  Top Tweet, RSNA 2010, Chicago. Awarded due to best capturing RSNA 2010.

2011.3  Best Radiology Book, RSROC 2011. Cardiovascular CT: cases and discussion. 心血管電腦斷層:實例與討論 力大圖書公司

2011.12  Winner of RSNA Photo Contest, RSNA 2011.

2012.1  Taiwan top 101 creative people, Yam. (101 創意世代創意人)

 

 

Academic grant    

2007.10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und to attend 2nd Joint Meeting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Radiologists & Hong Kong College of Radiologists & 15th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s of Hong Kong College of Radiologists on 27-28 October 2007. The grant is provided by both Hong Kong College of Radiologists (HKCR) and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Republic of China (RSROC).

 

 

Athletic achievements

2023.12 Overall 8th place, 2023 IDPA Taiwan Airsoft National Championship

2023.12 Carry Optics 3rd place, 2023 IDPA Taiwan Airsoft National Championship

2023.12 Carry Optics Marksman Division 1st place, 2023 IDPA Taiwan Airsoft National Championship

2024.3 Overall 1st place, 2024 Van Duncan Commemorative Event

2024.3 Optics 1st place, 2024 Van Duncan Commemorative Event

2024.4 Most accurate shooter (1/69), Taichung IDPA Tier 2 Match

2024.4 Carry Optics, Sharp Shooter, 1st place, Taichung IDPA Tier 2 Match

2024.7 Production Optics 1st place, 2024 IPSC Taiwan Tier 2 Match

2024.12 Production Optics 4th place, 2024 IPSC Taiwan Open Tier 3 Match

 

 

Auxiliary occupation     

1999-2000  24-hour counselor of the Antidote Control Center,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Taiwan.

2007-2009  Editor,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Journal.

2007-2009  Columnist, Cardiovascular CT, Clinical Medicine.

2008-2009  Columnist, What do young elites think about?, Unique Business News Weekly (「五六年級菁英怎麼說」專欄 非凡新聞週刊)

 

 

Membership and professional societies

2006-current  Member,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Republic of China.

2009-2013 Founding director, TYRO: Taiwan Young Radiologists Organization

2011-2015  Founding director, Taiwan OsiriX Imaging Club (TOXIC).

 

 

Medical licensure and certification

2002  Medical license examination, Republic of China.

2006  Radiology Board Examination, Republic of China.

 

 

Curator, Organizer, Facilitator & Moderator

1999.2  Tsai IC, Lin YC. Moderators of the farewell party, The 1999 East Asian Medical Students’ Conference, Taiwan.

2009.3  Organizer, Taiwan International Cardiovascular CT symposium (TICCS), Taichung, Taiwan.

2010.3  Facilitator, 1st Asian Young Radiologist Forum

2012.2  Curator, ‘How We Overcame Frustrations’ symposium. (HWOF2012)「那些年,我們如何走出挫折。」研討會

2013.2  Curator, Medical career strategy symposium. (MCSS2013) 「年輕世代 優勢何在」醫療生涯策略研討會

2013.6  Curator, Presentation skill summit. (PSSU2013) 簡報技巧高峰會

2013.9  Curator, Structure and visual design of a great presentation. (SAVD2013) 簡報架構 與 視覺設計 工作坊

2013.10  Curator, Great scientific presentations and e-posters. (GRSP2013) 科學簡報 與 電子壁報 工作坊

2013.11  Curator, Young medical research forum. (YMRF2013) 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4.3  Curator,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database workshop. (NHIRD2014) 健保資料庫 工作坊

2014.4  Co-curator, Cardiac and Vascular CT teaching course (CVCT2014)

2014.5 Curat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beyond (MEED2014) 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

2014.7 Curator, Clinical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 (CLIP2014)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2014.7-2015.2 Curator, InnovaRad webforum: Education. (EDU) 新思惟網路講堂:我們來談教育

2014.8 Curator, Medical paper writing strategy hands-on workshop. (MEPA2014)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2015.1 Curator, Speaking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workshop (SPEAK2015) 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

2015.3 Curator, Personal branding @ internet era workshop (PATI2015) 網路時代的個人品牌工作坊

2015.4 Curator, Medical crossover. (MECO2015) 新思惟論壇:跨界

2015.9 Curator, Young medical research forum 2015. (YMRF2015) 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

2016.1 Curator, InnovaRad forum: from professional to entrepreneur (PROS2016) 新思惟論壇:從專業到創業

2016.2 Curator, Medical speaker and career workshop (MECA2016) 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

2016.5 President, InnovaRad annual meeting 2016 (iram2016) 新思惟年會:我想與你分享的事

2005-current  More than 100 invited speeches and presentations in international meetings, including RSNA, ECR, AOCR, Singapore Cardiac CT Teaching Course, Asian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Taiwan Pediatric Association

 

 

Books

蔡依橙、陳明至、林保鐘等。心血管電腦斷層專刊 (2008 年飛利浦CT 專刊醫療視窗)。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2008

蔡依橙 著。心血管電腦斷層:實例與討論。力大圖書公司。2010

 

 

Selected publications on JCR-SCI journals (total > 60 articles)

 

  1. ASCI CCT & CMR Guideline Working Group, Tsai IC*, Choi BW, Chan C, Jinzaki M, Kitagawa K, Yong HS, Yu W. ASCI 2010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 for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a report of the Asian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guideline Working Group. Int J Cardiovasc Imaging. 2010; 26 Suppl 1:1-15.
  2. Tsai IC*, Lin YK, Chang Y, Fu YC, Wang CC, Hsieh SR, Wei HJ, Tsai HW, Jan SL, Wang KY, Chen MC, Chen CC. Correctness of 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diagnosing mechanical prosthetic heart valve disorders using operative findings as a gold standard. Eur Radiol. 2009 Apr;19(4):857-67. Honorable Mention, 2009 Philips CT NetForum Publication of the Year.
  3. Tsai IC, Lee T*, Chen MC, Tsai WL, Lin PC, Liao WC. Homogeneous Enhancement in Pediatric Thoracic CT Aortography Using a Novel and Reproducible Method: Contrast-Covering Time. AJR Am J Roentgenol. 2007 Apr;188(4):1131-7. Hsu Chun Best Paper Award, 2008.
  4. Lee T, Tsai IC*, Fu YC, Jan SL, Wang CC, Chang Y, Chen MC. Using multi-detector row CT in neonates with 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to replace diagnostic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for anatomic investigation – Initial experiences in technical and clinical feasibility. Pediatr Radiol. 2006 Dec;36(12):1273-82. The Walter Berdon Award for the outstanding Clinical Paper
  5. Tsai IC, Tsai WL, Chen MC, Chang GC, Tzeng WS*, Chan SW, Chen CCC. CT-guided core biopsy of lung lesions: a primer. AJR Am J Roentgenol. 2009; 193:1228–1235.
  6. Tsai IC*, Chen MC, Lee WL, Lin PC, Tsai IT, Liao WC, Chen CC.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renal hypertension using MDCT: from protocol to interpretation. AJR Am J Roentgenol. 2009 May;192(5):W245-54.
  7. Tsai IC, Fu YC*, Jan SL, Lin MC, Ho CL, Hwang B. Spontaneous regression of a large ductus arteriosus aneurysm in a neonate. J Pediatr. 2008 Jul;153(1):143.
  8. Tsai IC*, Lee WL, Tsao CR, Chang Y, Chen MC, Lee T, Liao WC.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using MDCT. AJR Am J Roentgenol. 2008 Jul;191(1):64-72.
  9. Tsai IC, Chou YH*. Radiology in Taiwan. AJR Am J Roentgenol. 2008 Jul;191(1):11-3.
  10. Tsai IC*, Chen MC, Jan SL, Wang CC, Fu YC, Lin PC, Lee T. Neonatal cardiac multidetector row CT: why and how we do it. Pediatr Radiol. 2008 Apr;38(4):438-51.
  11. Tsai IC*, Lee T, Chen MC, Fu YC, Jan SL, Wang CC, Chang Y. Visualization of neonatal coronary arteries on multidetector row CT: ECG-gated versus non-ECG-gated technique. Pediatr Radiol. 2007 Aug;37(8):818-25.

 

 

Follow I-Chen Tsai on Facebook

 

 

發表於 初來乍到, 短篇評論 | 已標籤 curriculum vitae, CV, 履歷, 簡歷, 自我介紹, 蔡依橙 | 1 則迴響

給 K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完稿日:2012/11/30

 

Lemon

 

友將離職,天冷陰雨,有感其職涯飄泊,已屆中年,必有難言苦衷,才致舉家遷徙。

 

世間事,有虛有實、有表有裡,奈何,虛華表象為眾人所喜,事實真理無人在意,急著處理的,總是膀胱漲滿的尿意。

 

祝福你,能找到廁所近一點的應許之地。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在〈給 K〉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給我自己與我的朋友們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完稿日:2012/12/3

 

passion

 

人生,有很多苦難要自己承受。家人朋友多麼愛你,也無法替你分擔一點點。

 

所以我們該做什麼?

 

我們該讓自己聰明一點,不要把生活弄得一團糟,少一點自找的苦難,例如選錯總統、選錯對象、選錯朋友、選錯工作或選錯老闆。

 

然後,讓生活盡量開心、作喜歡的事情、燃燒熱情、跟朋友家人多相聚。累積許多正向的回憶,這樣才能在命定的苦難到來時,熬過他。

 

熬不住怎麼辦?

 

……那就放手安靜休息吧。不會有人怪你的,即使有,也聽不到了。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在〈給我自己與我的朋友們〉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是台灣崩壞現狀介紹?還是一本受害者日記?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完稿日:2012/12/1

 

 

 01_MediCollapse

《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

支持當代知識分子典型。

 

醫療崩壞白皮書

 

有朋友翻過這本書,說:「這一大堆數字、陳述現況,就像白皮書一樣,有什麼意思?」

 

「哇,你真的不懂,不讀書已經夠慘了,讀了還讀不懂,台灣文創真的沒希望。」

 

今天我來教你怎麼看這本書,順便教一下什麼叫做人文思考,算是為台灣文創基礎教育盡點心力,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不用太感謝我。

 

利益揭露:從本文連結購買劉育志著作,我不會有任何好處,你也不會有損失,卻可以讓原作者獲得 2% 回饋金。口號:我用五元硬幣,向台灣新一代知識分子致意。(現在是在選丐幫幫主嗎?)

 

 

受害者日記白皮書

 

對一般人來說,這是一本醫療崩壞現狀白皮書,但同時,這更是一本受害者日記,只是他用論文的形式,隔絕自己的情感,嘗試用宏觀角度,回顧當年走過的不堪。客觀的態度,也讓事實陳述更有穿透力。

 

受害者是誰?就是劉育志、白映俞夫婦。(我前陣子才知道,原來白映俞不是本名,哪有人筆名取得跟真名一樣?簡直混淆視聽。你看,小志志一聽就知道是筆名,這不是很好很清楚嗎?)

 

 

 02_Photo

這張是白映俞拍的,我那時候還稱呼他白醫師。

想起來,這跟我們整天叫「白副」,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XD

 

 

劉育志前幾本小說,對人間殘酷輕描淡寫,跟他聊過,才知道那些多數都是真的。外科醫師很ㄍㄧㄥ,情感受傷他也不會講啦,就一副「這沒什麼」的樣子,故作鎮定,但其實內心很脆弱的。

 

 

 03_LostParadise

《外科失樂園》

由此購買「內心脆弱的故作鎮定」

 

 

劉育志與白映俞,兩個人都是「一般外科」出身,這個科就是「醫療崩壞」的重災區,他們家一次還兩個,真慘。整夜開刀、值班被呼叫沒得睡、患者怒罵、無良長輩打壓、被病人家屬背叛、外面的神棍收割治療成果,通通都是 兩 倍 體驗。

 

舉個實例,我一位中生代學長,一般外科醫師,手路好、技術細膩迅速,切肝與腹腔鏡胃切除,在台灣都排到前幾名,人也很 nice,真是不可多得的台灣醫療資源。But!人生最機車就是這個 But!一天晚上,facebook 留言是這樣:

 

「跟病人兒子在診間拍桌對罵 10 幾分鐘,能激怒我的事真的很少。當初開腸破肚的在外院搞得不可收拾,拜託我接手,今天只因為門診人太多,delay 兩小時,就衝進診間跟我大小聲。喂!我是幫你的忙有沒有搞清楚?」

 

這,就是現在的台灣。

 

 

台灣為什麼變成這樣白皮書

 

這些故事在《刀下人間》以及《外科失樂園》,劉育志都寫過,寫作風格還裝做雲淡風輕、笑看世事,但其實他很在意啊!所以才繼續用論文形式,精確的附上各種資料來源,又寫一本,想釐清台灣 到 底 為 什 麼 變成這樣。

 

 

 04_KnifeLife

《刀下人間》

由此購買「雲淡風輕、笑看世事,但其實還是很在意。」

 

 

劉育志白映俞夫婦,曾一起經歷過成大實習醫師林彥廷過勞死,也看到搶救學弟用的葉克膜竟被健保剔退,再ㄍㄧㄥ的人,也受不了。

 

一個人是死亡,一群人只是數字。

 

這次,劉育志選擇呈現這些 數 字。

 

 

療癒白皮書

 

 05_Signature

走過傷痕,迎向未來。

 

總之,這本書,是一對曾在健保醫療下過勞的夫妻,走出陰影後,回頭看看這個曾經讓自己那麼不堪的體系,到底怎麼形成的。

 

時代巨輪前進時,總會輾壓一些人。書中所有的數字、所有的圖表、所有的資料,都解釋了巨輪的結構與原理。即使曾經被輾壓,但至少現在手好腳好,了解這一切,似乎也能稍微釋懷了。

 

原來,這是一個療癒過程。療癒我們這世代,沒日沒夜過勞的那些年,同時希望,能療癒這生病的社會,一點點。

 

……如果我們真能改造這巨輪的話。


 01_MediCollapse

《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

由此購買「劉育志整理的 數 字 」

 

發表於 短篇評論 | 在〈《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是台灣崩壞現狀介紹?還是一本受害者日記?〉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第一次辦網路會議就上手:以 TYRO (放射線醫學會年輕放射科醫師次委員會)為例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完稿日:2012/11/30

 

00tyro

TYRO logo

(設計者:陳秀玲 醫師)

 

 

為什麼辦網路會議?

 

TYRO (Taiwan Young Radiologists Organization) 成立三年多,光陰似箭,物換星移,很多創始成員,都換了工作地點。這屆理監事會任期結束前,想開個會,做個總結,並幫下一屆年輕人留些記錄與方向。

 

但,TYRO 成員散佈全台灣,北中南東都有,辦在台北,高雄人辛苦,辦在台中,花蓮人奔波。空間難喬以外,時間更麻煩,要選一個大家都能到的時間開會,非常困難。於是想到,既然 TYRO 是從網路開始的,不如就來開個非同步的網路會議吧!

 

 

怎麼開網路會議?

 

傳統上,網路討論區的非同步溝通,往往被視為鄉民等級,上不了檯面。但換個方式想,開源社群名人 PCMAN 用網路平台,與全世界共同開發絕世軟體維基百科也只用後台討論,就建構了人類最大最普及的知識庫。我們只辦一次討論會,應該可行才是。

 

或許,重點不是用什麼做,而是怎麼去做。

 

初次嘗試,要想辦法利用網路的優點,並避免缺點:優點部分,要讓大家能方便上來,覺得自在、發言受到重視,列入學會正式記錄。缺點部分,要避免鄉民式的情緒發言,避免討論離散失去重點,更要避免打高空式的清談玄學,壞了這次的網路嘗試。

 

畢竟,這次搞砸了,就沒有下一次。

 

我們決定採取維基百科的作法,規則清楚、設定議題、發言平權,配置一個原則上不介入的主席,維護秩序與走向。這也類似今天醫學教育 PBL 的 facilitator 精神:什麼都可以談,但要有個議題、有時間控制、有秩序控制。

 

因為 facebook 還是最多人有帳號的網站,便沿用原本的 TYRO 平台開會。

 

 

會議時間:2012年11月15日 (四) ~ 2012年11月19日 (一)會議方式:於facebook的TYRO社團舉辦線上非同步會議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1258402898/

 

時間設定上,因為上 facebook 的時間各有不同,有人上班上、有人下班上、有人週間上、有人週末上、有人白天上、有人深夜上。所以,乾脆訂長一點,週四到週一,橫跨上班日、週末、白天、深夜。想參加就能來參加。

 

至於規則,必須具有正式學會會議的關鍵要素:簽到、出席成員、列席成員、主席,並模擬會議流程設計。

 

會議規則:1. 發言成員限制:放射線醫學會會員/準會員、放射線科住院醫師。2. 請先於「會議簽到區」,表明本名與工作醫院名稱。(無揭露本名者,將不列入會議記錄,管理員有權力刪除之。由於這是正式放射學會活動,請各位注意網路禮節,保持理性發言,日後類似模式才有可能擴大。)

3. 每個議題,請於相關討論串發言,若有新議題,請另起討論串,並以「臨時動議」為發言開頭。

 

 

 02tyromeeting

TYRO網路會議公告截圖

 

 

最後結果

 

總計 27 人簽到出席、2 人列席,會議出席與發言踴躍,並無爭執或任何情緒文字,發言均有建設性,會議記錄將近 5000 字,非常熱鬧。第一次的網路會議嘗試,算是順利完成,並有多項決議與內容整理。

 

完整記錄,詳見 http://goo.gl/1u5l5

 

 03tyromeetingrsroc

TYRO網路會議記錄學會正式版,

第一頁截圖,共七頁,近五千字。

 

 

我的觀察

 

在方便出席的前提下,其實年輕人很樂於參與,只是羞於發表。會議期間,私下問了幾個有簽到但沒發言的朋友,其實參與度頗高,均默默追蹤大家發言,卻滿足於潛水狀態。

 

羞於發表的原因之一是,手頭資源有限,提出意見,擔心自己沒辦法主辦,就不好意思說。由於目前繼續教育的形態,多為科部主導或廠商主導,缺乏行政資源,幾乎不可能舉辦活動。

 

年輕放射科醫師在學習上,仍有很大的需求,例如:專科考試複習、寫論文、找工作、生涯規劃、進修心得、研究設計……等。不過,這些議題在目前的繼續教育中,較少被著墨。世界在改變,我們提供的教育也需要改變。

 

配合適當的規劃,網路開會與實體開會交替使用,是可行的。如果一年辦一次活動,搭配次委員會開會,其實頂理想。見面三分情,當面互動有助於困難概念的溝通,以及團隊氣氛的凝聚。

 

 

結論

 

沒有專業昂貴的視訊設備,反而讓我們想出免費平台溝通的方法。其實,重點不是器材、時間或交通,而是人。只要大家想聚、想聊、想交換意見,手邊的資源都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這時代,都能連線打全世界的報告了,連個線、開個會交換意見,也是很合理的。


發表於 教學文章 | 在〈第一次辦網路會議就上手:以 TYRO (放射線醫學會年輕放射科醫師次委員會)為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