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蔡依橙(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過去因為台灣特殊的政治環境,電影很多東西不能提,使得我們必須在被建構的英雄故事,可以談的強勢文化國家歷史中,找到感動。本土國片雖已有多部佳作,但過去幾十年的真空,讓我們還在敘事語言與自我定位中探索。
我們要什麼?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生命意義追尋。
從這個角度看,就能理解,為什麼這次的第三部曲《海闊天空:長大以後》,從第一幕開始,就令人感動到結尾。真實的場景、真誠的分享、真切的人生。
任何一個畫面,即使是鄉間小路、鄰里吐槽、返校回顧,都能讓人共鳴。這是我們的故事、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生命意義追尋。
【更新】台灣統獨立場樹狀圖 / 陳方隅
今天偶然讀到陳方隅的大作「什麼是台獨?如何分類不同的統獨主張?」覺得很清楚的把台灣目前幾個主流的統獨意見,根據幾個重要的問題,作了分類。文中有張很棒的樹狀圖,我一看就愛上了。
於是,經過他的允許,花了一些時間,重製了一張我個人更喜歡的版本,並將簡報檔與相關權利都回贈給原作者。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