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攻台大解密》:美國智庫觀點、解放軍內部文件、台海軍事衝突描繪

 

讀者:蔡依橙

 

 

 

 

台灣人的成長經驗

 

我是被《一九九五閏八月》嚇大的一代,成長過程,天天都在中共的恐嚇下長大,飛彈危機之外,各種大小演習與兩岸緊張情勢,都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然後,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上台,中國 7pupu,神奇的是,阿扁總統連美國都能惹得 7pupu。然後,二次政黨輪替,台灣人再給中國國民黨機會,以為溫良恭儉讓的外交休克,加上底線退讓,可以換來和平,但結果令人失望。然後,台灣人民選擇了第三次政黨輪替,讓蔡英文上台,中國國民黨的中國經濟牌與兩岸穩定牌完全失靈,失去民心,瞬間邊緣化。這過程中,中共的文攻武嚇、網軍攻擊、名人收買,從來沒停過。最近的,就是李明哲事件

 

出社會多年後,終於有一天,我覺得自己該認真讀點書,把台灣周邊的地緣政治、歷史牽絆、軍事現況,作個理解,形成自己的「台灣未來」看法。不是要成為專家,只是讓自己在閱讀國際新聞時,能有定見,在孩子問起台灣處境時,能說得清楚。

 

以下是我這幾年,在這個議題上的重要閱讀與思考:

 

 

 

台海現況簡述

 

雖然以下的描繪可能對台海情勢熟稔者來說,像是廢話,但我想還是有很多入門讀者想要理解大架構,所以還是花時間整理一下。

 

簡單來說,這本書(與多數分析家)認為,中共侵台,機會是有的,而且解放軍真想傾盡全力,站上台灣,的確可能做到。但需要考慮的細節仍然相當多,多到除非中共內部或大國政治有明顯變化,不然冒進機會並不高。

 

以下是我根據過去的閱讀,與本書的資料後,所整理的重點:

 

  • 上面的第一本書單,《決戰熱蘭遮》所說的鄭荷之戰,有參考價值。如果以對等軍力來說,台灣易守難攻,鄭成功的領導能力強、物資豐沛,但打熱蘭遮城還是花了將近一年,而且損失兵力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 6-15 倍!而且,當年的荷蘭只靠城堡,現在的台灣有衛星、空軍、大量反艦飛彈、沿岸防禦工事。《大國政治的悲劇》反覆提到的「大量水體」保護力,在台灣一樣適用。
  • 近一點值得參考的,是二戰末期,日本在台有 10 萬守軍的 1945 年,擁有豐富登陸作戰經驗的美國,曾擬定攻台計畫,估計要用 50 萬人,打三個月,才能佔領台灣。實事求是的美軍,估計的比例是 5 倍!這成本太高,所以後來就跳島去打沖繩
  • 衛星時代,要低調集結足夠跨越台灣海峽的船隻與人員,幾乎不可能。一旦有大規模部隊調動,美國與其盟邦就一定會有動作。(不過,這點實在不能完全依賴,因為 2014 年俄國吃回克里米亞,歐盟跟美國也都譴責或制裁一下而已,並沒動用武力……)
  • 台灣的軍隊力量事實上相當強,尤其反艦飛彈的數量跟準確度都很恐怖,所以之前雄三誤射事件才會那麼令國際緊張。一來是怕傳遞錯誤訊息,引發不必要的戰爭,二來是雄三的優異性能與高機動性,意外獲得高知名度,三來是「原來台灣做演習,都是上膛真槍實彈,按個鈕就出去了」。
  • 台灣的國防規劃,一直都是以全面殲滅登陸敵軍、保留打擊重要城市能力(如上海)、靠自己能獨立抵擋至少兩周到一個月為規劃,並不期待美國的早期介入。
  • 關於美國是否介入,台灣軍方認為:「有,當然不錯,但沒有的話,我們也能自己守到國際貿易跟物資流通體系受不了。」不全依賴美國,是因為對政治現實的理解。像是韓戰之所以會爆發,是因為美國先講自己不介入東亞事務,打算抽手,北韓看機不可失,才猛烈進攻南韓,蘇聯與中國隨後加以助拳,沒想到開戰後,美國還是介入了,全力支持南韓、日本與蔣介石的中華民國。這段歷史很清楚說明,美國是複雜的民主政治體制,民意風向一變,承諾都是可以忘記的。之前說不介入,最後也會介入。相對地,現在說挺台灣,真遇到狀況的時候也很難說。
  • 作者對台灣的韌性與素質有高度評價,以他的觀察,認為真有外力入侵時,台灣社會將會有很強悍的抵抗。對於義務役的亂象,如:掃地、低科技、變笨等,他只稍微提到,但持續強調在高端人才、武器、空優、沿岸防備工事方面,台灣做得相當不錯。
  • 整個西岸適合登陸的點不多,對於環境保護人士很討厭的大量消波塊,作者認為都是有效的防禦工事。整個西岸分析下來,桃園是最可能的登陸地點,其優點為:離政治中樞台北相當近,有港口、有機場,佔領後的補給與增員非常方便。
  • 中共解放軍的素質堪慮,雖人數多、武器已逐漸現代化,但指揮文化非常傳統,鬥爭頻繁,揣摩上意和粉飾太平都很常見,作者認為這樣的軍隊,在陸地推進可能還行,但對於需要陸海空整合行動,以及根據現場天氣、潮汐、意外狀況做出變化的登陸戰,相當懷疑其指揮體系是否堪用。
  • 中國侵台的兩大陷阱,一個是美國介入,另一個則是動用大量兵力侵台後,陸地接壤的 14 個國家,幾乎都和中國有領土爭議。後防空虛,一國佔一塊,引發邊境少數民族不穩,中共高層內部鬥爭,輕則最高領導人失勢、性命堪慮,重則中國分裂成許多政治實體。考量到目前中國對內維穩的預算已經超過國防預算,顯示「真正的敵人在自己的社會」,發動對外戰爭的代價,的確非常高。
  • 作者建議,美國如果想要維護東亞和平,最大化本國利益,應該持續提供台灣軍力更新,維持兩岸軍事平衡。歐巴馬的「再平衡」,做一半就又把注意力回到中東,川普的行事風格又有點在拋棄美國自己的「軟實力」,都是值得注意的。也是因此,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啟動許多武器自製計畫,也是在為「美國自損亞洲影響力」後的台灣,做好準備。

 

 

適合作為 2018 年的台海現況第一本書

 

本書是美國智庫 Project 2049 Institute 的出版物,研究員作者 Ian Easton(易思安),根據在台灣的取材經驗,以及與中國的各種交流,配合解放軍內部文件(包括多本打上「军内发行、不得外传」字樣的專書),所做的整理。由遠流出版公司發行繁體中文版。

 

尤其不易的是,作者很清楚知道,解放軍文件的閱讀要很小心,因為往往帶有宣傳、抹黑、混淆視聽的意圖,不可就字面意義盡信。Ian Easton 採取了很謹慎的作法解讀,輔以後設角度的文本分析方式,去思考更深一層的含意。例如:為什麼解放軍文件常常提及跨海攻台搶灘的計畫,但卻幾乎沒有上岸後如何進一步控制全島的策略?作者認為是,攻台搶灘的變數已經太多,失敗的可能性高,外國勢力也可能介入,這些解放軍自己都知道,就算用大量鮮血上岸,之後到底會怎麼樣,已經完全無法預測。

 

整體來說,本書對於台灣內部、國軍戰力、中共戰力、中國內部、美國與日本等周邊國家,都有著墨。如果你是軍武迷,這本書並不深入分析武器與軍團細節,不見得能給你新知;如果你是政治通,這本書就只是「美國一家智庫的兩岸看法」。

 

但如果你對政治戰略有興趣,之前沒什麼基礎,這本描繪的大架構很不錯,當作台海現況第一本書,非常適切。

 

台海情勢,問 10 個人,會得到 11 種看法,而且很容易吵,難找到能優質討論的社群。所以,嚴肅的閱讀,並建立自己的思考體系,是有必要的。

 

 

相關連結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the chinese invasion threat, 中共, 中共攻台大解密, 中國, 台海戰爭, 台灣, 台灣海峽, 川普, 攻台, 日本, 易思安, 美國, 習近平, 臺灣海峽, 解放軍。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