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蔡依橙
這是本很有趣的書。用有趣的筆法,點出許多苦澀。
作者:蔡依橙
前陣子,很令人尊敬的新思惟校友,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資深醫師蔡宏斌學長,在一串學術發表的討論中提到:
「早在 2017 年 5 月,台大創傷醫學部陳晉興前主任,就在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研究會議中,諄諄告誡我們有幾本期刊惡名昭彰,SCI 分數會狂掉,甚至消失,第一本是Medicine,第二本是 Scientific Reports,第三本是 PLoS One,第四本就是 Oncotarget。
這幾本的評比會狂掉的原因,第一是文章收太多,賺錢行銷過頭;第二是 Reviewer 要退稿,但是 editor 堅持要 revision 到可以接受,讓人質疑 editor 的學術風骨,代表期刊是 Medicine 和 Scientific Reports;第三是收太多健保資料庫文章,次級資料庫的品質讓許多學門的教授質疑,探討的內容只談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愛惜羽毛的期刊已經不再收純健保資料庫的文章!」
陳晉興主任與蔡宏斌學長,醫療專業與社會貢獻都有目共睹,令人尊敬。但在這個陳述中,我個人有些想要補充的。
簡單說,這四本分兩個等級,Medicine 跟 Oncotarget 的操作與行為真的有問題,我也建議校友們不要碰。但 Scientific Reports 跟 PLOS ONE 事實上做得很好,尤其我個人對 PLOS ONE 的社群經營和理念實踐,很看好。
從學術世界的角度看,比這四本期刊更爛、更貪婪、更惡名昭彰的,還很多,OMICS group 與「這張列表上的出版社」還沒罵之前,我們還沒教會年輕朋友觀察期刊之前,點名攻擊 Scientific Reports 與 PLOS ONE,可能不是太實用的建議。
學長第二段的三大理由,我也有不同看法。以下分述之。
讀者:蔡依橙
最近演講,因為《小孩教養筆記》專頁的關係,不少朋友問「教養」的問題,其中一個我覺得值得提出且需要立刻破除的錯誤觀念,就是「國外都怎樣怎樣,所以比較好」的想法。像是:
這些錯誤的觀念,我們之前在研究型作家謝宇程的書、與宇程的直播、與黃世宜老師的直播,都聽到很多第一線真實的分享,其實,不管是德國人、瑞士人,還是美國人,其實,他們都是「人」,都會碰到你我一樣遇到的問題。
這本書,就是在跟你說,美國的中產與中上階級,眾多父母給孩子的過度教養,的確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業成績,甚至進入常春藤名校,但作為「史丹佛新生輔導主任」的作者,告訴你這背後的問題有多廣泛、多嚴重。
這些美國孩子,沒有自由發展、對課業以外的事情沒有自信,因為沒有自己選擇人生道路,進了大學或社會,充滿抱怨、令人厭煩、無法獨立自主、時常換工作,甚至憂鬱、自殺。
讀者:蔡依橙
2015 年的書。作者是一位日本女性,到美國讀書後,回日本做教育創業,先做語言學校,後來乾脆經營起正式的小孩教育。
他的理念是,要讓孩子與國際接軌,所以開辦學校時,引進的是「國際文憑」制度,也就是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簡稱 IB,其中又分為:
第四項比較類似技職,本書沒特別介紹,其他三個,對應的就大約是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這樣的程度。
IB 系統,是一開始為外交官子女,因漂泊各國,所設計的國際化教學。因為有國際競爭力,且教學內容重啟發,在歐美各國逐漸被接受,後來因為教出來的學生不錯,在世界頂尖大學表現良好,受人注目,這幾年申請入學成功率,逐漸比一般考生高,也因此 IB 系統更受到歡迎。
讀者:蔡依橙(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作為第一批支持者,我在 7/29 拿到 mooInk 機器,一邊熟悉介面,一邊讀,一邊拿 iPad 查資料,連續讀了 5 天共 292 分鐘,約 5 小時,在 8/2 完讀《刻意練習》。
為什麼隔了快一個月才分享呢?這是因為洛奇亞、急凍鳥、火焰鳥、閃電鳥、水君 暑假多陪小孩的關係,一路忙到現在。
讀者:蔡依橙(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這是由製作過《新世紀福音戰士》、《Keroro 軍曹》、《妖怪手錶》等動畫的知名電視台 TV TOKYO 與 Netflix 合作的原創影集,由漫畫改編而來。如果不是影集的話,看那漫畫的畫風,估計我這輩子去讀的機會不高 XD
因為這是「情節式」的影集,爆雷破梗的確會影響觀賞心情,以下的文字,可以考慮看完全部後再參考。
(爆雷免責分隔線)
讀者:蔡依橙
前陣子線上讀書會時,Data Su 推薦大家,經濟金融相關的書,可以考慮「早安財經出版社」,於是我挑了幾本,發現做書的確認真,可讀性很好,也沒有浮誇的行銷。
最近剛好在準備去奇美的演講,才知道自己曾讀過的《零與無限大》,也是早安財經出版。書中提到,規劃回憶錄時,有很多家出版社來談,許文龍的概念是:「沒錢的人比較有衝勁」,於是團隊決定與小而美的早安財經合作。
或許,早安財經當年選這本書出,最近又推出 10 週年版,也是呼應他們自己的價值與選擇。
作者:蔡依橙(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日清食品創辦人安藤百福(吳百福)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可以教小孩多角度的看事情,像是:
如果您跟孩子吃過日清泡麵,如果您有機會到大阪或橫濱的泡麵發明紀念館參觀,如果您希望讓孩子認識一個更平民觀點但也更多元的台灣歷史,吳百福(安藤百福)的故事,很值得跟小朋友說,問他們問題,與他們互動。
(前情提要:泡麵發明紀念館、跟孩子說二次世界大戰與原子彈)
作者:蔡依橙(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除了很有教育意義的大阪城之外,我認為這是另一個很值得帶小孩來的點。交通方便、費用低廉、品質良好,而且有非常多的細節,可以帶小孩觀察與思考。
三言兩語難以道盡,我預計分兩個部分來說。這篇講「泡麵發明紀念館」本身的親子體驗與企業行銷;之後有機會,再聊聊日清企業的創辦人,在嘉義出生後歸化日籍的吳百福(安藤百福)的故事。光是這個館、這個人,就能讓孩子思考生命複雜多元的各種面向。
《太平洋的大歷史》:不錯的太平洋探險入門書,大是流翻譯。
讀者:蔡依橙
不錯的入門書
作為大航海時代,太平洋探險的入門書,不錯。內有不少航線圖,可以看到隨著時間演進,準確度越來越高。
尤其庫克船長,個性嚴謹,也能運用各種新技術,所做的探測跟確認非常了不起,也讓我清楚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受人推崇!
幾個在台灣知名度比較低,但在航海史上做出突破的人,介紹得也清楚。
大是流翻譯
至於比較不習慣的部分,還是大是文化的「策展式翻譯」,先聲明,雖然閱讀上對我來說會感覺頓挫與格格不入,但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做,以效果來說也不差,只是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忠於原著的作法。
閱讀更多 »